摘 要 調查分析浙江省中山、丘陵區獼猴桃生產中常用授粉技術及其適用性,認為落后的獼猴桃授粉技術體系是影響當前產業產量、品質、效益的關鍵因素之一,針管接觸式授粉器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自然因素對獼猴桃授粉的不利影響,其中一代授粉器可以滿足浙江中山、丘陵獼猴桃產區手工授粉技術要求,能使授粉效果、獼猴桃產量和果實商品性有質的提升,二代精準授粉器完成輔助授粉可供追求更高產業利潤且具有一定規模實力、管理水平的企業、合作社采用。
關鍵詞 獼猴桃;授粉技術;適用性;針管接觸式授粉器
中圖分類號:S663.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6.013
浙江省中山、丘陵地區近幾年獼猴桃產業異軍突起,速成規模,勢頭迅猛。由于生產利潤優厚、市場前景廣闊,引得更多農戶、合作社等紛紛加入獼猴桃產業大軍。然而,與產業勢頭難匹配的是較薄弱的生產體系基礎,其中問題尤為突出的是落后的獼猴桃授粉技術體系。以遂昌縣獼猴桃產業為例,2015年獼猴桃總生產面積200余hm2,占該縣水果生產總面積的25%,居水果產業首位。筆者調查得知,遂昌縣獼猴桃生產的花器授粉方法是以毛筆蘸粉輔助授粉、手動或電動噴粉器輔助授粉為主,其中絕大多數噴粉器是從業者通過不同渠道購買所得,制造來源、適用標準、授粉效果的信息多樣,無一致性保障,使實際授粉操作的質量效果亦無法保障,進而給該地區獼猴桃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因素。據此,本文在總結生產中獼猴桃授粉實效的基礎上,對該地區授粉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提出適用于浙江中山、丘陵地區的統一的、高效的獼猴桃授粉技術方法。
1研究方法
研究采取走訪果農、實際觀察和理論推導為主的方法展開。
1.1走訪調研
筆者先后到遂昌縣9個鄉鎮和街道、30個行政村及近100戶農家走訪果農,并重點走訪、調研了當地具有代表性的農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對獼猴桃授粉過程及關鍵方法進行較為詳細的了解。調研采取了問卷、訪談及隨機聊天方式進行,詢問了果農生產情況與果品銷售、授粉與果實大小關系以及形狀變化等信息。
1.2實際觀察
在調研果農的同時,對農戶所用授粉器具進行了實際觀察,記錄產品來源、型號、名稱、規格等有關信息;對農戶獼猴桃園現狀也進行了實際觀察和記載,了解果農在授粉過程及獼猴桃生產過程中的有關技術方法及生產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1.3理論推導
查閱獼猴桃花器結構、開花授粉機理、花粉性狀等方面的技術資料,有關獼猴桃開花授粉的研究報告;梳理獼猴桃授粉輔助方法與器具等方面的技術信息與實物圖像;提取浙江中山、丘陵區近五年的氣象資料和土壤類型變化、地形地貌特征以及農業生產習慣等相關信息,以該生態區域獼猴桃開花授粉為核心進行推導。
2結果與分析
據研究報道,獼猴桃果實大小與果實種子量之間具有直接相關性,而種子量多少又與充分授粉的柱頭數即授粉受精充分性有著直接的關系[1-2]。所以,授粉的充分性幾乎決定了獼猴桃果實的商品性檔次。據調研觀察,由于獼猴桃具有雌雄異株的特點,雌雄花不在同一個微小環境中,自然情況下,完全靠花粉的借力傳播和布朗運動來完成授粉;加之獼猴桃花粉不產生花蜜因而對昆蟲吸引力小,即使可以自然授粉結果,果品質量也較差。故人工輔助授粉為獼猴桃生產技術的關鍵點之一。
2.1自然授粉
野生獼猴桃主要依靠自然傳粉方式進行授粉、結果,一般結果率低、果個小、單果重低,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授粉不充分。自然傳粉方式主要有風媒授粉和蜂媒授粉。
2.1.1 風媒授粉
風媒授粉是指獼猴桃雄花花粉借助風力到達雌花柱頭并完成授粉受精的過程。然而,獼猴桃花粉顆粒較重,有效傳粉距離一般不超過3 m,不能滿足授粉需要[3]。且生產中均連片栽植,獼猴桃葉片較大、葉幕遮蔽,加之風速、風力變動系數大;即便是在每根水泥柱下增植雄株的方式對授粉效果的改善也有限[2],同時這種降低雌雄株比例的方式必然會對果園產量造成影響。
風力不受人力控制,風媒授粉效果受到制約;增植雄株將降低果園整體產量,與生產中穩產、高產的要求背道而馳。因此,產業化發展中單純依靠風媒傳粉不能滿足生產要求。
2.1.2 蜂媒授粉
在不需要人工疏果情況下,足量的蜜蜂能夠優質高效地完成授粉工作[4]。
獼猴桃花不產生花蜜,在割刈園內綠肥植物、防止獼猴桃花期與其他樹木花期相遇的同時,還要對蜂群進行授粉訓練和管理,如糖漿獎勵喂養、對雌花噴灑蜂蜜液等[4-7]。
但蜂媒授粉存在問題也較多:1)產區擴展迅速,蜂群不足;2)陰雨天、大風天嚴重影響蜂群出巢授粉活動;3)獼猴桃雌雄盛花期交錯,影響授粉時間和效果。因此,蜂媒授粉達致良好效果的前提條件相當苛刻,蜂媒授粉技術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受到制約。
2.2人工輔助授粉
2.2.1 花對花的授粉
即用開放的雄花直接涂抹雌花柱頭的授粉方式,一般一朵雄花可對5~8朵雌花[8-9]。
作為較原始的人工授粉方式,對花授粉操作簡單,且具有一定的授粉效果;但花粉用量大,工作效率低,有效授粉時期短,生產中已逐步淘汰。
2.2.2 毛筆點授
即用毛筆筆頭蘸取粗制花粉點授雌花柱頭的方法,在一些新興或較落后的產區常用,據調查也是遂昌產區常用的授粉技術之一。此法較花對花授粉先進、效率高,但存在較嚴重的授粉不充分問題,普遍導致著果率低、平均單果質量低、果實畸形率高,在影響果實商品性和產量的同時制約產業化發展。
2.2.3 噴粉授粉器
噴粉授粉是模仿自然風力授粉,使花粉從噴粉管均勻噴出,在定向風力的作用下直接噴向花柱;此法省時省力,工作效率高[10-11]。
但目前尚無經歷科研、實踐考驗后成熟應用于市場的獼猴桃專用噴粉授粉器;市場所售手動或電動噴粉授粉器多簡單改良于其他噴霧或噴粉裝置,標準不統一。經筆者調查,遂昌地區噴粉授粉器大多是獼猴桃從業者自主購買甚至網購所得;其授粉效果難以保證,成為影響產量、果實品質甚至產業發展的潛在不良因素。
2.2.4 針管接觸式授粉器
為目前陜西獼猴桃產區應用較多的授粉器,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教授及其科研團隊研發;廣泛用于生產的是一代接觸式筒式手持獼猴桃授粉器和二代接觸式精準充分授粉器。
一代接觸式授粉器結構上形似去掉針頭端的針管注射器,前部蓋子可取下,裝入花粉后推動助推桿對準雌花柱頭進行授粉,使用完后再蓋上蓋子。此款授粉器使用方便,可使獼猴桃雌花充分授粉,提高著果率、單果質量的同時降低畸形果率,提高果實商品性,且授粉器使用成本低、無技術含量。
二代接觸式精準授粉器在一代授粉器的頭端添加了控制授粉量的芯片。根據獼猴桃充分授粉理論,只要授粉柱頭數量達到該品種充分授粉柱頭量化標準即可完成充分授粉,不必對所有柱頭都進行授粉。通過不同孔數的隔離芯片對獼猴桃進行量化授粉,在充分授粉的同時達到節約花粉用量的目的,降低生產成本、增產增收[12]。
3討論
根據遂昌獼猴桃產區產業及授粉現狀,結合浙江中山、丘陵地區獼猴桃種植的生態與生產習慣,認為一代授粉器可以滿足浙江中山、丘陵獼猴桃產區絕大部分企業、合作社、果農對授粉技術的手工要求,通過使用,能使授粉效果、獼猴桃產量和果實商品性有質的提升。
對于追求更高產業利潤且具有一定規模實力、管理水平的企業、合作社,可采用二代精準授粉器完成輔助授粉。利用此授粉器,可在滿足充分授粉、增加果實產量、品質達標要求的同時,做到節約花粉、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業利潤。
針管接觸式授粉器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自然因素對獼猴桃授粉的不利影響,具有廣泛適用性的特點。浙江中山、丘陵地區的獼猴桃園多依山傍水、憑地勢而建,面積大小不一、形狀不定、坡度多變,適合采用人工單獨操作、靈活的授粉方法。由于該產區的農村年輕勞動力大部分外流、留守勞動力年齡普遍偏大、文化水平偏低,這種授粉器操作簡便,容易掌握,值得推廣。
從發展角度看,無論哪種人工授粉方法,均以人工為主,單獨操作,授粉效率提升的空間還很大,需要在機動性和智能性方面進行研究提高,希望相關科技單位進一步開展創新研發,提高獼猴桃人工輔助授粉效率。
參考文獻:
[1]潘林娜,邱武凌,B Vaissiere,等.中華獼猴桃果實大小相關因素和授粉技術[C]//中國園藝學會首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4:403-405.
[2]安成立,劉占德,姚春潮,等.美味獼猴桃控制授粉對果實及種子影響的研究[J].種子,2016(1):72-76.
[3]安成立,劉占德,姚春潮,等.風媒對獼猴桃授粉作用的研究[J].北方園藝,2013(19):30-33.
[4]朱友民,金云華,周宗旺,等.獼猴桃蜜蜂授粉技術研究初報[J].中國養蜂,2003(5):9-11.
[5]張清明,李連琪,張強.獼猴桃授粉不足及其對策[J].西北園藝,1997(1):17-18.
[6]何麗麗,張宏亮.獼猴桃輔助授粉技術[J].科學種養,2012(5):22.
[7]敖禮林.獼猴桃高效人工授粉技術[J].農家科技,2012(4):18.
[8]劉旭峰,姚春潮,龍周俠,等.獼猴桃人工授粉技術研究[J].西北農業學報,2002,11(3):91-93,108.
[9]張清明.提倡獼猴桃樹進行人工輔助授粉[J].西北園藝,2011(12):8.
[10]舒巧云,劉珠琴,章建紅,等.不同授粉器對獼猴桃授粉效果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5(9):1416-1417.
[11]葉開玉,蔣橋生,龔弘娟,等.不同授粉方式對紅陽獼猴桃著果率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8):165-166.
[12]安成立,劉占德,嚴瀟.獼猴桃充分授粉技術研究與應用[M].陜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111-117.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