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識別柑橘潰瘍病的為害癥狀,掌握柑橘潰瘍病的傳播途徑,認清柑橘潰瘍病的發病條件,抓住柑橘潰瘍病的防治方法,強化柑橘潰瘍病的生物防治,抓好柑橘潰瘍病的果園管理”幾個方面對防治柑橘潰瘍病進行思考,以便有效地進行防控,減少防控成本,使柑橘生產能夠得以順利發展,達到經濟效益少受損失。
關鍵詞 柑橘潰瘍病;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S436.661.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6.015
柑橘潰瘍病是一種檢疫性病害,在我國柑橘種植區普遍發生,其病原是致病性最強的、分布最廣的一種細菌。只有掌握根據此病的為害癥狀、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等,才能有效地進行防控,減少防控成本,達到經濟效益少受損失,為順利發展柑橘生產提供一些保障。對于防治柑橘潰瘍病,筆者認為應從幾個方面加以思考。
1識別柑橘潰瘍病的為害癥狀
柑橘潰瘍病主要為害柑橘的葉片、果實和枝梢。在受害葉片上,首先表現出較小的濃黃色的油漬狀圓斑,然后,葉片正反面隆起,呈現海綿狀,結果病部中央破裂、木栓化,形成灰白色火山口狀,黃綠色暈圈在周圍。果實和枝梢上的病斑,先是產生黃色的小斑點,之后隆起,出現米黃色海綿狀物質,形成褶皺。后期病斑為淡褐色,中部是灰白色,并形成一圈褐色的釉光,病斑的木栓化程度較嚴重,開裂更為明顯。最后多個病斑融合形成黃褐色不規則形大斑,邊緣明顯。
2掌握柑橘潰瘍病的傳播途徑
潰瘍病病原細菌在柑橘病葉、病枝或病果的病部組織越冬。翌年,只要溫度適應、濕度較高,細菌就會從病斑溢出,借助風、雨、昆蟲和枝葉交互接觸,或者農具等進行短距離傳播。遠距離的傳播,是通過苗木、接穗和其他帶菌繁殖材料。病菌只要落到寄主植物幼嫩組織上,就會從寄主氣孔、皮孔及傷口侵入,潛育期一般3~8 d,在高溫多雨情況下,病害流行。此病發生的最適氣溫是25~30℃。以夏梢發病率最高,秋梢和春梢發病率低一些。從4月上旬到10月下旬都可發生,5 月中旬為春梢的發病高峰期,6—8月為夏梢發病的高峰期,9—10月為秋梢發病的高峰期,6月至7月上旬為果實發病的高峰期。
通過歷年實踐綜合分析論證,此病的發生、流行與氣候條件、品種、栽培管理措施有密切關系。高溫度、高濕度、多雨水的條件下,有利于此病發生、流行,出現暴風雨和大風之后更容易發病,栽培管理不當,偏施氮肥,施用量不足,品種間混栽,有利于發病。對夏梢控制不恰當,徒長枝顯著增多,更易產生此病。幼年樹和小苗比成年樹和老齡樹發病率高。柑橘潛葉蛾、鳳蝶等食葉害蟲的幼蟲,大風暴雨,都是傳播潰瘍病的媒介,害蟲所造成的傷口利于病菌侵染。
3認清柑橘潰瘍病的發病條件
高溫多濕的氣候與容易感病的柑橘幼嫩組織結合,成為病害流行的基本條件。實踐表明,不同的柑橘種類,其抗病性有差異,對潰瘍病的感病性,甜橙類較重,酸橙、柚、枳和枳橙一般,寬皮柑橘類品種抗病力較強。剛發的嫩梢葉和剛形成的幼果,因為其氣孔還沒有形成,所以病菌是不能侵入的。嫩梢上的葉在萌發后20~50 d,幼果在落花后40~70 d,其氣孔已經形成,并且處于開放時期,病菌物容易侵入,從而致使其大量發病。高溫有雨情況下,加上病菌生長適溫在20~30℃,病菌侵染加快。如遇到大風天氣,將會增加寄主的傷口,同時加劇病菌的傳播,致使病害發生。
4抓住柑橘潰瘍病的防治方法
4.1嚴格執行植物檢疫
在調運柑橘苗木、砧木、接穗、果實和種子的過程中,必須按規定嚴格實施檢疫,防止柑橘潰瘍病的傳播蔓延。保護區只要發現有病樹、病幼苗,必須立即燒毀。一定要做好加強檢疫,選擇無病毒的柑橘繁殖材料。病園范圍大時,要進行大面積焚毀根除,必須全面徹底,執法必嚴。
4.2培育無病苗木
建立苗圃地,以選擇在周圍1 000 m以上沒有柑橘類植物,且沒有病菌的地區為宜,同時,建立無病的優質母本園,供應無病接穗。
4.3不損傷果實和葉片
在風大的地區建立果園,應該造防風林,有利于減小果園風速,減少病害發生;注意加強潛葉蛾等害蟲防治,以減少蟲傷,防引發此病。 銷毀所有病枝、病葉以及病果等帶病殘留物。
4.4使用綠色無公害制劑預防
在柑橘夏梢、秋梢的抽發期和幼果期,用靚果安300倍液全株噴霧周到,可以較好地預防柑橘的潰瘍病、瘡痂病等,以增強樹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4.5使用化學制劑藥物防治
在春、夏、秋3次嫩梢抽發的生長期,每間隔7~10 d噴1次化學藥劑保護。常用的化學農藥有硫酸鏈霉素、代森銨、波爾多液、葉枯靈和膠氨銅等。根據農藥使用說明,進行交替輪換噴霧,防治效果達25%~70%,能有效地減輕為害。正確的用藥方法是:1)在春季抽梢后,剪掉春梢80%時,噴霧第1次藥,隔10~15 d噴霧第2次。 2)果實謝花后20 d,噴霧第1次農藥,隔20 d左右噴霧第2次。3)將夏梢全部抹掉,待秋梢生長至5~10 cm長噴霧第1次農藥,隔10~15 d噴霧第2次。4)冬季清園時噴霧1次農藥。
當前對潰瘍病有防治效果的農藥有:20%噻菌銅懸浮劑500~6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殺菌劑混劑8 000~10 000倍液、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46.1%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注意: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一般不可以混合其他農藥,宜單獨使用;另外3種農藥可以混合其他農藥使用,但在多種農藥混合使用時,應該先配成母液,攪拌均勻后進行噴霧。
4.6強調冬季清園
在剪除發病枝梢、果實的情況下,還必須進行冬季清園,清除出的病材料要全部燒毀,以減少菌源量。
4.7堅持統一放梢
堅持統一放梢,及時抹除遲抽的新梢。
5強化柑橘潰瘍病的生物防治
1)在柑橘萌芽前,即3月初,噴霧潰腐靈100~200倍液1次。
2)在花期和展葉期噴霧靚果安250倍液+沃豐素650倍液,3月中旬、4月上旬、4月下旬各噴1次。
3)謝花期,即5月中旬,用靚果安350倍液+沃豐素700倍液噴霧1次。
4)果實生長期,即在5月中旬至11月上旬,用靚果安300~600倍液+沃豐素500倍液+大蒜油1 000倍液,實行多次噴霧,一般間隔15~20 d噴霧1次,最少一共噴霧5次。
6抓好柑橘潰瘍病的果園管理
6.1新建果園防治措施
1)必須嚴格執行植物檢疫制度。新建果園引種無病苗是有效預防柑橘潰瘍病病關鍵措施。嚴禁從病區購進柑橘種苗、接穗、砧木、果實等,一旦發現有帶潰瘍病的種苗、接穗、果實等,應立即徹底燒毀。建好無病苗木地段,采集無病接穗圃,選擇無病砧木。
2)新植果園重點是搞好預防工作。果苗可用600~800 mg·kg-1農用鏈霉素+1%酒精浸泡15 min左右進行殺菌。無病地段如果發現初發病株,首先必須挖除病株實施燒毀,然后隨時加強檢查,只要發現零星的病株,就應將四周延伸30 m作為隔離帶,對處于隔離帶內的柑橘植株及時全部清除處置,并噴農藥防治 。
3)冬季清園。剪除發病的所有枝葉和果實,集中全部燒毀。
6.2老果園防治措施
對已發生柑橘潰瘍病的老果園,堅持以清園為主,采取化學藥劑防治。
6.2.1 冬季清園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柑橘潰瘍病的發生 ,保證柑橘植株正常生長,冬季應剪除所有帶病的枝、葉等,立即放入竹筐內帶出,要求帶離果園30 m以外,選擇好地方集中全部燒毀。剪除前后,用0.5度波美石硫合劑各噴霧1次進行防治,目的是減少該病害的侵染來源。
6.2.2 園區管理
由于夏季屬潰瘍病發病高峰時期,因此要注意合理進行水肥管理,控制夏梢生長,可通過人工或藥物把夏梢去除,以控制夏梢的抽發。重點培育好春梢和秋梢。同時,及時用藥防治潛葉蛾和蚜蟲等傳播媒介,有利于阻擋潰瘍病侵入 。
6.2.3 發病區化學藥劑防治
以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配以50%代森銨800~1 200倍液、25%葉枯寧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進行噴霧。同時,可以用0.5%等量式波爾多液,但使用波爾多液之后,容易引起紅蜘蛛、銹蜘蛛發生,須注意防治這些蟲害,以保證柑橘的正常生長發育。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