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選用常規野生品種托魯巴姆作為茄子嫁接苗的砧木品種,以浙江省杭州市主推茄子商品種引茄1號為接穗,通過基質配比、種子處理、催芽及苗期管理等得到健壯的茄子砧木幼苗和接穗幼苗,再采用劈接法和斜接法對幼苗進行嫁接,并做好嫁接后的管理。這種較為成熟的嫁接苗工廠化育苗技術體系可用于嫁接苗的生產及推廣。
關鍵詞 茄子;嫁接苗;工廠化育苗
中圖分類號:S64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1.015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我國南北各地栽培最廣泛的蔬菜之一,其產量高,適應性強,采收供應期長,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主要蔬菜之一。但近年來浙江省各地作物連作情況較為普遍,部分區域土壤板結,連作病害(如黃萎病、青枯病等)發生頻繁,嚴重影響茄子的產量和品質,給菜農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嫁接作為克服土傳病害、消除連作障礙的一項有效技術措施,在生產上已得到廣泛應用,防治效果達 90%以上[1-2]。在保質保量的同時,也可減少肥藥使用量,從而降低環境污染,促進生態平衡,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發展現代化農業有著深遠的意義[3]。杭州市原種場就茄子嫁接苗穴盤育苗進行探索,以形成成熟的嫁接苗穴盤育苗技術,促進嫁接苗在種苗行業健康發展中的作用。
1工廠化育苗栽培設施
1.1智能溫室
智能溫室擁有溫度、光照、濕度的控制系統,可以為育苗生產提供適宜的生長條件。
1.2肥水一體化自動控制系統
該系統利用計算機控制肥料和灌溉水用量,可以實現精確控制,大幅度減少人工,降低因人為操作造成的澆水、施肥不均勻,提高育苗整齊度。
1.3自動穴盤育苗精量播種系統
同人工播種相比,采用精量播種生產流水線省人工、省種子、效率高。
1.4嫁接愈合室
嫁接愈合室可以為嫁接苗傷口愈合提供良好的溫濕條件。
1.5嫁接操作室
用于嫁接工的嫁接操作。
1.6其他必需品
主要包括基質、穴盤、育苗床和穴盤架等。
2嫁接砧木
優良砧木的選擇原則是親和力好、根系發達、抗逆性強,且不改變蔬菜品種原有優良特性。新砧木的選用,需經過田間試驗反復驗證,表現性狀穩定的砧木品種,方可在規模生產上應用[4]。目前,茄子嫁接苗常用的砧木品種主要是托魯巴姆,該砧木品種高抗青枯病、黃萎病及根結線蟲病等多種土傳病害,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耐瘠薄性。托魯巴姆作為嫁接生產砧木品種,已被廣泛應用于茄果類蔬菜生產,并取得了良好的抗病增產效果[5]。
3基質配方
3.1基質配比
基質配方一般按照草炭、珍珠巖、蛭石3種原料體積比3∶1∶1的比例配制,根據不同的溫濕條件適作調整,冬季可用草炭、珍珠巖、蛭石3種原料的體積比為2∶1∶1,或草炭與蛭石的比例為3∶1。按照每立方米可添加復合肥1.0~1.2 kg(用水溶解后拌入基質)及百菌清或多菌靈等殺菌劑。
3.2配制方法
將各原料混合干拌,農藥和復合肥混入基質拌均,再將基質噴水濕拌,充分攪拌混勻。盡量使其細化不能有團狀,調節好基質濕度至60%左右(手握緊成團,手松散落地)。忌攪拌過長時間,造成蛭石破損。注意不使用貯存較長時間的潮濕基,各基質裝袋密封,避免污染。
3.3成品基質要求
配制好的成品基質含水量為約60%(手捏成團后,松手后散開),pH值5~6(如pH值低于4,可用5%石灰水調節)。草炭可以用進口的陽光、發發得等產品,較小的苗場也可用價格較高的成品基質,如浙江錦海農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金色3號等。
4播種及催芽
4.1播種期的確定
茄子嫁接苗在嫁接14 d后就可達到出苗標準。播種期可根據供苗時間、播種至達到嫁接標準時所用的生長天數來確定。托魯巴姆從播種期到可嫁接期時間約為50 d,引茄1號從播種到可嫁接時間30 d,以春季供苗時間4月5日為例,托魯巴姆播種時間為1月14日左右,接穗2月4日左右播種。
4.2種子處理
4.2.1 砧木種子處理
因托魯巴姆為野生茄,存在發芽時間長、出芽率低、出苗整齊度差等問題。為促進發芽,可采用赤霉素浸種、變溫催芽的方式進行催芽。根據作者經驗,采用赤霉素濃度為100~200 mg·kg-1的溶液浸種24 h,然后進行變溫催芽,具有良好的催芽效果。
浸種及催芽方法:將種子常溫水中浸泡15 min,然后溫湯浸種(55 ℃恒溫)15 min并不斷攪拌,以殺滅種子攜帶的病原菌和蟲卵,隨后自然冷卻至常溫,繼續浸種6 h。浸種結束后,濾干,將種子浸入濃度為100~200 mg·kg-1的赤霉素溶液中24 h,在浸種過程中不斷攪拌,搓洗。赤霉素溶液浸種結束后,轉入人工氣候箱中變溫催芽,條件設定為循環變溫(16 h溫度保持30 ℃,8 h 溫度保持20 ℃),變溫催芽5 d左右時觀察種子發芽情況,如果已經有部分露白,可撒播于方盤中,播種后置于催芽室催芽2~3 d,然后移入育苗溫室進行常規管理。
出苗前保持溫室內溫度白天在20~30 ℃,以便盡快出苗。為保持穴盤濕度,冬季提高土溫,可在穴盤上直接加蓋1層薄膜,夏季時換成蓋遮陽網,約1周后出苗。
4.2.2 接穗種子處理
接穗種子的殺菌消毒處理與砧木處理相同,也可不處理,直接播種。播種后將穴盤至于催芽室中,露白后轉至溫室育苗。
5育苗管理
待砧木出苗后,及時補給營養。可隨澆水噴施平衡性水溶肥,噴施濃度前期可控制在質量分數為3‰,隨著植株的增長,增加至5‰,每10 d左右噴施1次。待砧木長至2~3片真葉時,及時分苗于50孔穴盤中。同時按照植株大小分開管理,通過水肥管理,促進偏小植株生長,使其與較大植株長勢較為一致。
待接穗出苗后,隨水施3‰的平衡性水溶肥,每10 d左右噴施1次。為防止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等病害的發生,應提前噴藥預防,可在每次施肥時同時施入殺菌劑,如50%的多菌靈、70%的百菌清、代森錳鋅等。苗期噴藥應注意幾種藥劑的輪流交換使用。
6幼苗嫁接
待砧木長至4~6片真葉、接穗4~5片真葉時,將其移入嫁接室進行嫁接。嫁接前1 d澆透水,并全面噴施1遍殺菌劑。嫁接可用剃須刀片,也可使用專門的嫁接器。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法或斜接法。
6.1劈接法
將砧木從基部往上約4 cm處平切,去掉上部,保留2片真葉;然后將刀片從砧木的平切口莖中垂直切入1 cm,隨后將接穗在半木質處取下上部,保留2~3片真葉,削成楔形,楔形大小與砧木垂直切口深度相當(1 cm),隨即將接穗楔形尖頭插入砧木的垂直切口中,對齊后用嫁接夾固定。
6.2斜接法
當砧木直徑達到3~5 mm時,從基部往上約4 cm處斜切,去掉頂端,形成角度為30°的斜面,斜面長1.0~1.5 cm(斜面越長,和接穗的接觸面越大);再將接穗去掉下端,上端保留2~3片真葉,用刀片削成一個與砧木同樣大小的斜面,將砧木和接穗對齊,用套管夾固定好。斜接法相對于劈接法而言,每次操作少切1刀,比劈接更簡單、省時,但要求砧木和接穗的直徑相近。
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斜接為主,劈接補充。不管是劈接法還是斜接法,在操作過程中,切面要整齊光滑,速度要快,以避免傷口水分流失和感染。
7嫁接后管理
雖嫁接時砧木和接穗切口契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嫁接工作成功與否,但嫁接后的管理也對嫁接有很大的影響,管理做不好,也將前功盡棄。嫁接后將嫁接苗移入嫁接室,置于專用的多層苗架上。同時,為防止水分流失,保持嫁接傷口周邊的濕度,苗架四周用塑料薄膜包裹,愈合室溫度控制在28~30 ℃,濕度在85%~95%,愈合室要求恒溫、黑暗。3~4 d后,在早晚空氣濕度高時開始少量通風,7 d后傷口愈合,即可移到溫室管理,逐漸加大通風量,溫濕度管理恢復正常,同時逐漸延長見光時間,萎蔫時及時加蓋遮陽網,補水。待14 d后,就可以出苗了。煉苗期間要做好合盤、打側芽工作,并在出苗前澆透水,做好病蟲害防治。
參考文獻:
[1]周寶利,姜荷.茄子嫁接栽培效果和抗病增產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蔬菜,2001(4):52-54.
[2]尹玉玲,周寶利,李云鵬,等.嫁接對茄子根際土壤微生物種群的化感效應[J].園藝學報,2008(8):1131-1136.
[3]傅鴻妃.嫁接對茄子杭茄1號植株和果實形狀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0(5):939-942.
[4]葉慶成.茄果類蔬菜嫁接苗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2(12):28-30.
[5]李楠洋,陳鈺輝,劉富中,等.托魯巴姆(Solanum torvum Sw.)在茄子嫁接栽培上的應用研究[J].中國蔬菜,2013(10):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