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紹我國農藥使用概況,分析目前農藥使用存在的問題,提出“抓好農藥安全使用培訓工作;加強農藥市場的管理;糾正農藥萬能的錯誤思想;改進農業防治措施;推廣生物防治”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農藥;安全;問題;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S48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9.029
知網出版網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714.1958.021.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7/7/14 19:58:00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日益關注,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受到追捧。然而,市場上大量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隱患,農民亂用、濫用農藥造成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如農產品中檢出農藥殘留、硝酸鹽等超標。多數農民缺乏科學使用農藥的意識和基本知識,隨意加大或減少用藥量,長期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有的農藥生產、經營單位違規出售禁用、限用農藥給農民使用,都是造成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的原因。筆者根據多年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實踐經驗,分析農藥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1農藥使用概況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占據著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農藥生產國和農藥使用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農業病蟲害加劇,造成農業生產風險增大,越來越多的農戶依靠施用農藥來確保農作物的安全生長。在一些農業發達地區,每年施用農藥高達20多次,農藥施用過量,特別是有機磷等高毒、高殘留農藥,不僅增大了農業生產成本,還嚴重污染土壤、水源、空氣,破壞生態環境。
1.1農藥使用廣泛
農藥使用廣泛,在糧食、蔬菜、水果等各個生產領域都存在大量使用農藥的現象。
1.1.1 糧食作物
在糧食生產過程中,絕大多數農戶都使用過農藥,沒施用農藥的僅占極少數,將近1/5的農戶在水稻收獲前15 d還使用過農藥。
1.1.2 蔬菜
蔬菜種植中,多數農戶都施用農藥,只有1/10的農戶未使用農藥,少數農戶還施用過高毒、高殘留農藥,部分農戶在榨菜收獲前15 d還在施農藥,其他蔬菜也不例外,甚至到了無藥不歡的地步,特別是反季節蔬菜施用農藥現象尤為突出。
1.1.3 水果
種植水果等經濟作物時,農藥使用也相當普遍。多數農戶對柑橘使用過農藥,少數農戶還施用過高毒農藥,在柑橘、桃子收獲前15 d依然施用農藥。一般情況下,噴灑過農藥的水果,外觀好看,價格高,某些農戶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過度使用農藥,造成果實農藥殘留嚴重超標,危害他人人身安全。
1.2禁用、限用農藥使用比例高
大部分農戶都使用過甲胺磷、久效磷、磷胺、甲磺隆及百草枯等禁用農藥,普遍使用過水胺硫磷、氧化樂果等限用農藥。這些農藥不僅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嚴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還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3農藥中毒事件頻發
近年來,農藥中毒事件頻發,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劇毒農藥殘留的食物會導致人、畜急性中毒事故;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農副產品,可能引起人和動物的慢性中毒,導致疾病的發生,危害身體健康。多數種植農戶不清楚禁用農藥有哪些,限用農藥有哪些。在使用農藥時,僅有少數農戶依照說明書規定使用農藥,其余的跟著感覺走,用量隨意。正是由于多數農戶缺乏科學使用農藥的意識和基本知識,造成農產品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發生農藥中毒事件。
2存在的問題
農藥防治農作物病蟲草鼠害,見效快,可以將大面積嚴重發生很快控制,防治效果較好,達到及時控制病蟲害、保證農作物產量的目的。農藥普遍都具有毒性,區別在于毒性大小不同,使用得當,能有效防治病蟲害,使用不當也可能影響農產品質量,危害人畜健康,造成農藥污染。過分依賴化學防治、不科學使用農藥,是造成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的根源。
2.1農藥種類選擇錯誤
部分經銷商在銷售農藥時,不向農民解釋清楚農藥的使用范圍和方法,結果農民不明白使用時應注意的種類、數量,亂用、濫用農藥,增加生產成本,影響農產品品質,還污染環境。施用農藥時,沒有充分考慮防治對象、農作物、栽培方式、氣候等因素,科學有效地選擇農藥種類,誤以為高毒、高殘留、殺蟲廣譜的農藥防治效果一定最好,從而影響農作物品質,危害人畜安全;將殺蟲劑當作浸種殺菌劑使用,造成播種后不發芽、種子壞死;將油菜除草劑當成麥田除草劑施用,將小麥苗打死等。
2.2用藥目的混亂
追求田間無病蟲雜草,不根據病蟲的防治指標,有蟲就施農藥,濫用農藥;個別農藥經營戶受利益的驅動,在銷售農藥時,有意增加用藥次數,加大用藥量,濫配農藥,誤導農民多施用。
2.3用藥時間隨便
只看田間有沒有出現病蟲來確定施藥時間,這樣容易錯過最佳防治期,造成防治無效果或效果不佳。一些種植戶,不顧農藥安全間隔期,農產品快要上市都還在施藥,造成農藥殘留嚴重超標。病蟲發生初期時,不及時施藥控制,等到病蟲大量發生時,頻繁大量用藥。有的農民在高溫天氣或正午前后施藥,有的在露水未干或陰雨天氣用藥,導致防治效果不理想。
2.4用藥劑量隨意
有的農戶以為增加用藥品種、用藥數量或用藥濃度,就能減少用藥次數,達到防治目的。農藥使用過量,對農作物產生藥害,使農產品受到污染。
2.5用藥方法不科學
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種田農民年齡結構偏大,整體文化素質較低,技術水平落后,缺乏安全用藥意識,容易亂用、濫用農藥,造成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多數農戶依照傳統的施藥習慣,在施藥時從頭灑到腳,大幅增加用藥量,這樣不僅浪費了農藥,還污染了環境,而且防治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在前茬作物中噴施甲磺隆可濕性粉劑除草,使間作或后作的蔬菜、大豆、玉米等不出苗或停止生長發育。在糧棉?;煸詤^,農藥的使用對蠶桑安全生產威脅大,因為藥液霧滴隨風飄移污染附近的桑園,甚至隨氣流傳播污染蠶室、蠶具及蠶體,或者還未到安全間隔期就采葉喂蠶,結果引起蠶中毒。
2.6農藥保管不妥善
由于實行分散性生產,普遍存在農藥亂丟、亂放的情況,給農藥錯用、誤用、亂用等創造了條件,造成了農藥使用安全隱患。
2.7用藥地點不適宜
用藥地點不適宜對農村環境的污染日趨嚴重。
1)隨意在活水田、魚池、水井、水缸邊等人畜飲用水等地配制農藥或沖洗施藥器械,污染人畜飲水。
2)農藥包裝物、殘留物不經過處理,隨意丟棄,對農村環境的污染日益加重。
3)農藥隨雨水流失污染水源。農藥施用后遇大雨淋洗,農藥隨雨水流失污染水源。
3對策建議
3.1抓好農藥安全使用培訓工作
農業科研部門應加快研制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配套安全用藥技術措施;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充分利用電視、黑板報、標語,印發相關技術手冊,組織培訓會、現場會等形式,向農民廣泛宣傳安全使用農藥的知識,讓農民增強安全使用農藥的意識,掌握安全用藥的基本技能。
3.2加強農藥市場的管理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打擊銷售明確禁用的劇毒農藥、高毒農藥的非法行為。農業執法單位要積極履行職責,對農藥銷售單位或個人開展定期檢查和抽查,杜絕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保護廣大農民的利益。
3.3糾正農藥萬能的錯誤思想
科學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草害的效果很好,但農藥不是萬能的,如果認為只有農藥才能防治病蟲草害,過度依賴化學防治,會造成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危害人身健康,污染生態環境。
3.4改進農業防治措施
積極采用農業措施防治病蟲害,同樣能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減少農藥用量。當前生產上廣泛應用的有采用輪作、配置殺蟲燈等措施來防治蟲害,采用人工除草減少雜草危害,摘除植株發病部分來有效控制病害擴散等。采取農業防治措施,可以減少農藥用量,降低農藥殘留。
3.5推廣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來抑制或消滅有害生物的一種防治方法,生產上常用的是利用天敵消滅害蟲,如瓢蟲吃蚜蟲、蜘蛛吃飛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放鴨吃草吃蟲等。
綜上所述,農業科研單位要加快研制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技術推廣部門及時向農民宣傳農藥安全使用知識,提高農戶科學用藥水平,農業執法部門加大對農藥市場的監督執法力度,共同做好農藥安全使用工作,有效提高農產品的質量,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
(助理編輯:易 婧;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