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幾年來,重慶市永川區通過項目的形式,補助部分財政資金,吸引大批農業公司、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投入資金、技術、人力等,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同時加大了對項目申報和執行的管理力度,在項目建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析特色效益農業項目申報和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永川區現代特色效益農業項目管理的對策:編制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規劃,做到項目支持有方向;建立現代特色效益農業項目庫,做到項目支持有目標;加強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監督管理,做到項目管理有手段;完善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績效評估機制,做到項目效益有保障。關鍵詞 特色效益農業項目;申報;管理;驗收;重慶市永川區
中圖分類號:F323.9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3.016
知網出版網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508.2145.016.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7-5-8 21:45:00
為了支持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的發展,近年來,各級地方都加大了財政投入力度,對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現代化農業的進程,都發揮了財政資金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調查重慶市永川區特色效益農業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分析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管理對策建議,以期促進項目資金能夠更為合理地利用,項目建設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1現狀
現代特色效益農業,是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增收為目的,運用現代科技,優化配置要素,高效開發資源,特色鮮明,形成完整產業鏈、安全生態鏈、靈敏需求鏈、快捷供應鏈的現代農業。現代特色效益農業項目(以下簡稱項目),主要是指蔬菜(含食用菌)、茶葉、果樹等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產業項目。
近幾年來,重慶市永川區通過項目的形式,補助部分財政資金,吸引大批農業公司、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投入資金、技術、人力等,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同時加大了對項目申報和執行的管理力度,在項目建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目前食用菌年產量永川區占重慶市的70%以上,永川區已成為重慶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其中“永川香珍”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在逐步提高。2)“永川秀芽”茶葉已注冊為國家地理證明商標,每年永川名優茶產量供不應求。3)“百里優質水果長廊”“黃瓜山梨”早已遠近聞名,以此為基礎的永川區黃瓜山特色鄉村旅游,觀光休閑、采摘體驗式的150余家特色農家樂蓬勃發展。
1.1項目申報堅持規范統一
1.1.1 發布申報
1)由區農業委員會通過“永川區農業農村信息網”、永川經作QQ群等網絡平臺發布申報指南。
2)電話通知區內各鎮、街農業服務中心,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將項目計劃上報區農業主管部門。
1.1.2 申報格式標準化
必須按照項目要求的標準文本組織業主填報項目,只有嚴格按照文本格式逐條編寫申報方案才能通過項目初審,不得隨意調序、添加、刪除申報標準文本大項。
1.2項目評審堅持公開透明
按照項目指南剔除不在支持范圍和不符合支持環節的部分項目后,再由區農業委員會組織成立項目評審專家組進行評審。評審專家組一般由財政、農委等相關部門的農業、工程、財務、管理等專業的人員組成。對通過初審的項目申報方案,根據其時效性、可行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等進行綜合評分。評審結果及時公開,通過網絡公示,做到項目評審的公正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1.3項目實施堅持質量優先
1.3.1 項目實施前的準備
1)物資入庫準備。建設單位對項目實施中需要的物資種類、數量、規格等嚴格按照批準的項目實施方案中的要求準備或采購,入庫前嚴把物資質量關,查驗相關質量證件、手續合格后放心入庫。
2)組織施工機械與勞動力。對項目實施中需要的機械做好施工前的檢修、安全檢查。組織充足的勞動力,進行施工前的安全培訓并做記錄,杜絕實施過程中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
1.3.2 項目實施中的把控
1)每日技術與安全交底。安排當天施工任務,掌握技術要領,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有序施工,不盲目趕工,杜絕違反規程野蠻操作。
2)每日監督與巡查。安排專人對項目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進行監督與巡查,發現與實施方案不符、質量不達標的地方,做好記錄,并要求立即整改。
3)每日工程進度記錄。每日工程完工后做好記錄與總結,力求與計劃一致,出現延誤要及時調整施工進度,保證項目建設在計劃期內順利完工。
1.3.3 項目實施后的完善
1)項目資料的完善。項目實施過程與完工后,做好項目各類資料的收集與完善,重點做好各類材料合格證件的收集,材料入庫、出庫記錄;監督檢查記錄資料,安全記錄資料,項目總結資料,申請驗收資料等。
2)項目資金的完善。項目投入資金在項目完工后要及時結清與完善,尤其是勞動力務工報酬不能拖欠,需及時全額結清。
1.4項目驗收堅持嚴格標準
1.4.1 項目驗收成員構成
項目主管部門在收到項目建設單位“兩表”(“××項目實施情況表”和“××項目驗收申請表”)后,組成項目驗收小組,成員有“區財政局涉農部門+區農業委員會財務科+區經作產業主管科室+項目主管單位+鄉鎮農業主管部門”共5~7人(一般為奇數)。對項目進行實地與資料查驗驗收。對較大面積的項目(一般要求在2 hm2以上),由區農業委員會與區財政局共同認定一家具有測繪資質的第三方測繪公司,對面積進行GPS測繪確認,達到項目要求建設面積,出具專業文本簽字蓋章后,項目驗收小組才能對建設內容進行驗收。
1.4.2 項目驗收要求
1)實地驗收。對照項目實施情況表內容達到或超過項目實施方案中的建設內容后,根據項目實施情況表,逐一核實認定,涉及無法全部認定的項目(如高接換種中的嫁接刀數認定)由驗收組成員根據資料記載,隨機抽取10%核查。
2)資料查驗。對項目隱蔽工程,根據建設過程中的施工記錄、施工照片和監督巡查記錄等資料確認;對建設資金支出是否規范,各類發票是否符合規定,自籌資金比例是否達到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等方面進行初步查驗。只有通過實地驗收全部合格,資料收集整理完善,資金票據初驗合規,驗收小組出具相關驗收結論并形成文本,成員共同簽字認可后,該項目建設才算順利通過項目驗收。
3)賬務審核。項目建設中的各種票據必須保證真實性,不能弄虛作假,對建設材料的名稱、型號、規格、單價、數量等必須標明,不能含糊其詞,特別涉及到項目建設中支出資金的發票,務必真實有效。項目建設單位將發票和專賬交由項目主管單位,經過專業財務人員審定認可,核查項目總投資達到項目實施方案要求,自籌資金投入比例達到項目最低要求標準,各個建設環節資金使用合理后,填寫項目財政資金撥付申請表,提交相關部門簽字后,財政資金撥付進入項目建設單位對公賬戶。建設單位專賬按照財經制度保管封存妥當,隨時接受各級部門或指定機構的查驗審計。
2存在的問題
2.1項目前期工作不充分
一些項目前期調查不深入,分析論證不充分,項目規劃布局不科學,選址不合理。多數項目是臨時編制,其目的不在于組織實施項目,而是在于能夠得到財政資金。因此,一些項目在實施中推進十分困難。
2.2項目方案編制不具體
相當一部分業主,對項目怎么建、建多少、建在哪,其實是心中無數,編制方案只好粗制濫造、交差了事。如果項目下達單位在審核時稍有不慎,將導致項目實施非常困難,實施質量進度都難以保障。
2.3項目監管手段不強硬
在項目監管中,多數存在重申報輕實施,重驗收輕監管的現象。制度建設還不完善,制度執行不力,監控不嚴,現行的管理機制和制度還不夠規范和完善,缺乏項目資金使用和監管的長效機制。
2.4項目效益發揮不明顯
由于部分項目匆忙實施,論證不夠充分,項目驗收后,基本就沒有正常投入運營。部分項目因硬件投入比例較大,項目竣工后缺乏流動資金,而無法發揮項目的效益。同時,項目的資產管理混亂,監管缺失,導致資產損失和流失嚴重。
3加強永川區現代特色效益農業項目管理的對策
3.1編制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規劃,做到項目支持有方向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要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為依托,科學合理劃定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制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因此,根據永川區的實際情況,要編制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對特色產業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提出重點發展產業和目標,使之形成現代農業園區加鎮街特色農業園區相結合的格局。在特色效益農業項目安排上,嚴格遵循產業發展規劃予以配套安排。
3.2建立現代特色效益農業項目庫,做到項目支持有目標
在發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中,可根據產業發展規劃,滾動建立項目庫。任何項目都要經歷其產生、發展、終結的過程,即有一個項目周期:項目選定、項目準備、項目評估、項目執行、項目評價等5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要以前一個階段為基礎。項目的選定是項目工作的開始,經過項目選定,隨后的初步可行性研究,項目準備、評估、執行、評價均在此基礎上一環扣一環地進行。項目庫就是在一定時期內選定項目的集合。建立項目庫有利于提高項目管理的科學性,因此,必須建立項目庫,儲備特色效益農業項目,避免項目選定的盲目性。
3.3加強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監督管理,做到項目管理有手段
嚴格堅持 “誰主管、誰負責,誰立項、誰負責”的原則,對項目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各級農業部門的管理責任。區級農業部門按分級管理要求,負責按上級項目管理要求做好轄區內項目的申報、立項、督查、驗收及監管等工作。同時健全責任體系,堅持“責權統一,分工協作,互有側重,形成合力”的原則,明確農業部門內部職責分工,明確責任主體。實行全程監管,推進“規范立項、過程督查、核查驗收、績效評價、信息公開”,實行特色效益農業項目全程監管,建立長效機制,不斷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
3.4完善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績效評估機制,做到項目效益有保障
完善農業項目管理和資金使用績效評價機制,全面客觀評價項目資金分配使用、項目監管、任務完成和實施效果等。在自評的基礎上,重點就組織領導和責任制度的落實情況、項目信息的公開情況、項目資金使用的規范情況、跟蹤指導檢查的到位情況、竣工驗收的及時合規情況以及后期運行效益的發揮情況、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等方面內容開展集中評價。及時通報績效評價結果和強化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將評價結果與下年度資金安排掛鉤。
近年來永川區經作項目通過對以上幾個方面嚴格把關,科學管理,項目實施較為順利。在項目建設完成后,主管部門并非就撒手不管了,而是經常查看項目建成后的日常管理,并給予相關指導,使各級財政資金在經作項目發揮著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永川區的經作產業正在健康、平穩地發展與壯大。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