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的建筑設計是注重個性和實用性的融合與發展,因此,需要改變傳統設計中對各種建筑材料的浪費,加強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樹立“以人文本”的思想,遵循實用性、可靠性和標準化的設計要求,實現建筑的規范化設計。此外,還需要從當前建筑設計的實際狀況出發,按照一定的設計原則,確保在建筑設計中應該使用的新型技術和材料,通過利用新技術和新材料,以此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建筑工程的設計效率,增強建筑施工質量,從而推動建筑行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關鍵詞】建筑設計;新技術;新材料;應用
1、建筑設計的主要介紹
建筑設計的實質屬于一種模仿工作,需要設計出具有較強組合技能的建筑,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包括材料、技術、功能以及經濟等方面。就藝術層面而言,與其他的施工藝術相比較,建筑施工所耗費的材料較多,而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的材料相對緊張,嚴重制約了建筑業的發展,因此,建筑行業的經濟性和實用性關鍵在于能源的利用效率。建筑設計具有較強的目的性,主要為了給人民群眾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所以,舒適性和實用性是建筑設計的重要思想。近年來,隨著能源的枯竭和浪費,環境問題也逐漸突顯出來,建筑設計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最大限度的增強建筑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減少建筑施工中對環境的污染,加強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讓建筑滿足人們在各個方面的需求,同時還能夠避免建筑對人們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促進建筑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1生態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生態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主要是為了避免建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破壞,從而起到優化建筑設計,維持生態平衡的效果。生態技術的具體應用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利用生態技術對設計中的資源控制和環境保護進行深化,這種技術的應用需要改進傳統技術,使傳統技術能夠轉換為一種新型的技術,從而確保建筑設計中對環境和資源的關注力度,最終使得建筑設計突出生態化的設計理念。其次是引入行業外的生態技術,一般有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的引入,這些技術在其他行業中的利用效率較高,實踐性較強,將這些技術應用到建筑設計中,不僅可以提升建筑設計的效果,同時還能夠解決建筑設計中的生態問題。
2.2建筑設計方法應注重實用性
在過去人們往往認為建筑的高度是彰顯一個地區發展水平高度的重要標志,即地標性建筑。因此,以摩天大樓為典型的建筑群在我國逐漸增加。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意識到建筑設計方法應該從實用性出發,才能滿足人們社會生活的需要。例如:一個學校綜合樓的建設,其建筑的功能主要是區分藝術學院和人文學院,基于此,建筑設計方法可以采用多元化設計方案,把教學樓分為三個部分,采取 U 型方式體現出來,一邊是藝術學院,另一邊是文學院,其中間部分可以作為會議廳等,這樣的設計可以將三者有效的銜接起來,把實用性設計方法融入到建筑創作中,進一步體現了綜合教學樓教學空間的開放性。
2.3數字化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建筑設計中融入數字化基礎,包括信息處理技術、儲存技術、知識經濟技術以及信息社會方面的技術。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很多建筑已經開啟了樓宇智能化設計。建筑設計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在家購物和辦公。例如,南昌某建筑中就利用了西方國家的SOHO住宅理念,將數字化技術融入到建筑當中,這種建筑理念主要是辦公和居住合為一體的建筑理念,其核心就是在建筑設計中加強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應用,該理念打破了傳統辦公以及群居的方式,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捷性,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約城市辦公建筑的面積,從而降低了建筑設計和生產中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2.4建立健全建筑設計相關制度
建筑設計師應該改進創新建筑設計方法,逐漸提高建筑設計水平。例如:房屋建筑的層數和高度,應該從經濟實用性的角度出發,根據土地面積和空間大小,選擇建筑層數;在建筑設計的外形方面,不能以追求奇特和豪華為目標,應該以簡單、大方為目標,避免浪費建筑資源。與此同時,我國應該健全完善房屋保障體系,根據我國相關房屋規定,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施工和建筑設計,從根本上確保我國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廣大住戶的審美要求,使得新形式下的民用建筑更具有經濟實用功能和美觀功能。
2.5建筑設計中對隔熱材料的應用
隔熱設計是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環節,這種設計需要與建筑設計的標準保持一致性。在當前的建筑設計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絕熱材料,該材料的外觀透明,材料內部是蜂窩狀,圓形的蜂窩狀一方面可以節約大量的建筑材料,另一方面能夠得到太陽的輻射熱,同時起到反射的作用。這種隔熱材料主要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一層玻璃,可以對外面照進的太陽光起到反射作用,還有一部分是空氣間層,可以吸收建筑外部的熱量,第三部分是吸收面,主要顏色為黑色,可以避免外部的熱量進入建筑當中,有利于提升建筑的隔熱效率。外側的黑色吸收面在冬天時還可以組織建筑內部的熱量向外散發,起到保溫的作用。
2.6 建筑設計種對保溫材料的應用
在傳統的建筑材料當中,保溫材料占據的設計空間相對較大,外加建筑材料本身較厚,無法對其進行靈活的運用,而在建筑保溫設計中使用新材料,能夠解決傳統保溫材料過多的問題,從而達到高性能的保溫效果。例如,真空隔熱板的使用,這種材料的厚度是傳統材料的四分之一,并且材料結構本身比較薄,性能較好,是建筑設計中首選的保溫材料。
2.7建筑通風設計方面對新材料的應用
建筑通風設計是確保建筑室內空氣良好的關鍵設計部分。一種新型窗框及其開合裝置以其成本低、技術含量低等優勢特征成為建筑通風設計中的首選產品。這種材料的應用能夠確保建筑外界的空氣從底部進入建筑中,然后再由頂部進入建筑內部,從而減緩空氣流的速度,不會產生令人不適的氣流感。此外,這種窗框內部還有設置噪聲吸收版,可以過濾空氣,避免冷凝水吸入空氣中,使用者在具體的使用當中能夠掌握不同通風條件下的能源消耗。
結論:
總而言之,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建筑方案設計中的運用將會讓企業在健康發展的同時獲得最大的生產效益。今后的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應當做好建筑內部和外界環境的協調設計,加強創新設計,并進行可持續效能評價,從而達到保護環境和綠色生活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常愛國.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探微[J].江西建材,2016,16:23+26.
[2]趙海峰.建筑設計中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29:98-99.
[3]熱依木江·熱合木吐拉.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44:93-94.
[4]梁雯娟.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6,3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