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工程建設項目規模擴大、復雜程度變高、傳統的二維識圖已經讓設計人員、施工人員、監理人員和相關的施工管理人員力不從心。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出現,為建筑產業實現集成化、精細化、節約化提供了可能。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BIM施工管理平臺的建設為大規模、程度復雜、建設周期長的建筑施工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也為施工聯合體的施工協調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BIM;施工管理
集中化程度明顯不高、建筑信息化、數據化水平落后和整個建筑行業的表現水平就是效率低、落后。盡管一直強調供給側改革,倡導建筑施工企業也實現建筑產業的集成化、精細化、節約化改革,但是往往忽視了建筑信息化技術的支持,從而導致口號喊得響,但是生產效率一直提高不上去。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提高,計算機硬件的不斷升級,BIM施工管理平臺的是將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有的信息匯總到云平臺中,通過終端的大數據處理,分析和匯總到施工的各個因素,為工程的順利進行和后期的評估進行數據處理,同時,數據終端的數據是可以共享的,這樣為相似之間工程的對比和分析研究打下數據基礎,也為政府部門就行宏觀調控提供數據支持。對于BIM施工管理平臺來說,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共享云的發展,平臺本省依托這些因素的提高而功能更加強大,思路更加開拓。對于整個建筑行業都是一次從傳統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的方向轉變為技術與勞動聯系緊密、集中節約型。
1、BIM施工管理平臺建設的重要的意義
1.1無可比擬的優勢
BIM的本質將與建設有關的所有項目的數據進行匯總,從而形成三維的可視化模型,實現建設過程的可視化、數據化。這個過程包含于建筑生命全周期的過程,即:設計、施工、運營、維護等各個方面。通過計算機將施工項目數據化、可視化、共享化、信息化能夠從一個非??茖W非常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建筑模型設計、處理建設相關過程信息。這是任何一種傳統的施工數據采集無法比擬的。BIM的出現和發展,不僅僅挑戰者傳統的建設手段,更顛覆整個行業的理念。海南第一高樓??谒慕ㄔO就是采用最先進的BIM手段,摒棄傳統落后的建設理念,采用BIM施工管理平臺,對工程的從設計到后期維護的建筑生命全周期進行信息化采集和數據化處理,得到了大量的傳統手段無法得到的建設數據,為BIM施工管理平臺的建設提高了寶貴的經驗,這是從理念到技術的一次質的飛躍。
當今越來越多的施工項目采用聯合體施工,怎樣做到多家施工單位信息同步、溝通及時、責任明確一直是一項難題。但是只要引用BIM施工管理平臺,在云端平臺可以很輕松的做好數據處理和信息溝通,并且可以運用管理員權限制度網簽合同,做到信息同步、溝通及時、責任明確不是難題。兩外BIM施工管理平臺可以利用數據庫里的大數據,對聯合體各家進行分析,能夠合理分配工作工序和工作搭接的時間節點,保證各個聯合體之間能夠相對和諧順暢的工程完成施工任務。
1.2精確的計量提高速度
最早運用的BIM過程是設計階段,但是應用更新最為發展迅猛的是計量與計價階段。BIM目前對應算量最好的方向是房建計量,通過BIM施工管理平臺的建設對于市政、石油化工,水利、電力等行業部門造價實現算量,軟件的計價和組價也會變得更加智能化、規范化。隨著CAD共享技術的突破,國內的計量軟件,將cad圖導入軟件中自動形成完善的可視化數據模型,這是傳統平臺所沒有的。運用BIM施工平臺,能夠迅速的跟蹤工程建設施工該過程中的材料消耗和使用的情況,做到跟蹤審計和造價控制。BIM施工管理平臺中包含完善的定額庫和工裝結構庫,大大提高了建立數據信息模型的速度和效率,BIM施工管理平臺當中還包括完整的工藝施工要求和精確地施工消耗量定額。
1.3全面的提升
隨著BIM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平臺多終端可視化軟件的出現,我們可以運用手機下載相應的軟件,隨時隨地在工地現場對比建筑信息模型與實際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在工程交底的過程中可用智能手機等工具,對建筑工人進行技術交底。通過BIM施工管理平臺中的交底信息和技術施工資料,技術工人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等終端進行視頻學習施工工藝流程,做到交底可視化,大大降低了技術人員對施工人員技術交底的難度,和減少了施工人員在實際施工曾出現因交底不明確出現的施工誤差和錯誤,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質量可靠程度。傳統的施工模式,有些班組對工程施工下料自己負責,往往會出現差錯。在BIM施工管理平臺幫助下,下料時的數據都已得出,可以通過手機終端進行或缺,避免了重復計算,節約大量的人力和智力。常見的鋼筋班組,鋼筋的型號尺寸,已經各種各樣的鋼筋,需要的彎勾類型,最重要的數量,在傳統施工下都是鋼筋工按照圖紙進行計算,往往會出現差錯,甚至質量不合格,通過BIM施工管理平臺的數據支持,鋼筋工將會得到一個精確的數據,并且鋼筋在制作加工中的難點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會的得到提示,后期發展應用中,BIM施工管理平臺和施工準用的機械相連接,實現工廠化生產,鋼筋工只需要提供鋼筋的模型就可以實現機器自動化生產。當工地出現滯工現象,通過施工工序之間與平臺上的組織規劃的對比,能夠發現出現問題的環節,找到影響工程進度的主要原因。為改善生產組織提供數據依據。
小結:
BIM施工管理平臺是大數據時代、云平臺運用、互聯網+共同發展的結果。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引用BIM施工管理平臺,意味著建筑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共享的建設信息數據的處理對所有的建設者都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手段,是建筑信息化應用的一次質的飛躍。通過BIM施工管理平臺的應用,建筑行業的參與者們能最大程度上實現建設信息的自動采集和處理,建設合同溝通的平臺化,減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提高管理管理手段,降低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提高施工質量上。最大程度上避免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施工偏差或者誤差等影響施工質量,同時做到早預防、早計劃。BIM施工管理平臺上的數據能自動傳輸給各級使用者做出反饋,為各級使用者做出決策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馬獻民.議建筑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本質問題[J].科技信息,2011(12):707.
[2]陳甫亮.基于BIM技術的施工方案優化研究[D].長沙:長沙理工大學,2014.
[3]張建平.BIM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施工技術,2012,41(37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