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橋梁在建設及實際運作時,除了要承受來自外部有害物質的不斷侵蝕,還要受到諸如行駛車輛的超載及駕駛員疲勞駕駛等影響,另外,橋梁自身所運用的材料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也會出現持續退化狀況,內部結構不斷損壞或劣化。因此,橋梁設計階段的合理化、規范化、科學化,是決定橋梁較好安全性與耐久性的關鍵性要素。文中對道路橋梁設計中存在的安全風險與有效優化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設計;安全風險;優化措施
1、道路橋梁設計任務的特點與原則
1.1設計特點
道路橋梁設計工作的實施應將道路與橋梁進行綜合考慮,首先,橋梁設計方案的選擇應以道路建設項目為依據,確保完成后使其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與銜接效果;其次,合理規劃道路施工過程與后期運營所產生的自重及荷載情況,確保結構安全;再次,結合實際考察,全面掌握設計結構所處位置及周邊環境的地質條件與自然環境,分析并調查潛在地質災害,綜合考慮所有因素,以此選擇合理的結構設計形式(橋梁跨度與墩形架構等);最后,現代路橋設計任務的實施還應充分考慮建設區域的總體規劃,確保與周邊環境完美融合,實現整體結構的美學特性,另外,結合經濟、節能與環保的設計理念,通過立體、簡約、時尚和大氣的設計手段與方式,將現代新型城市建設地標的特點充分體現,使其不僅在功能上滿足社會需求,更是在實際意義上實現設計理念的升華。
1.2設計原則
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相關設計規范與標準;緊密結合實際情況,設計過程中對建設材料的選擇盡量滿足就地取材的條件,達到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嚴格杜絕勞民傷財,切實關注工程工期,促使其按預計工期完成工程建設;充分利用結構優化設計與可靠性設計等現代化方法,確保設計成果滿足標準化要求;優先考慮新技術與新工藝,并結合傳統經驗,以保設計成果滿足環保、科學與合理等現代化要求。
2、道路橋梁設計任務安全風險因素分析
2.1道路橋梁工程的設計方案比較落后
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對于現代道路橋梁設計任務的實施起步較晚,各方面管理水平較低,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一些人員在設計過程中對交通環境、流量與風力等因素考慮不全,致使設計作品施工成實物后無法滿足使用性能的綜合要求;或是在設計過程中只是機械性的套用國家標準與規范,僅僅滿足于結構強度的控制,對于結構體系受力、耐久性和材料特性等其他方面未經涉及,導致結構體系簡單,受力不科學,無法達到現代化使用要求。
2.2道路橋梁工程設計的綜合考慮不周
在道路橋梁工程規劃的實際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可是,一些工程師或有關的規劃人員卻難以歸納思考發生的實際問題,這就為道路橋梁工程的后期運用留下來嚴峻的安全隱患。為了尋求規劃的高速度,不能歸納思考道路橋梁的交通流量和建造環境,對道路橋梁的耐久性和抗腐蝕性也思考欠安,乃至,有關的規劃人員對道路橋梁工程的規劃沒有進行實地勘測,這就在規劃上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致使道路橋梁在投入運用后發生易開裂、塌陷的景象,進而對全部交通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形成嚴峻的影響。
2.3道路橋梁工程設計中項目工期過短
為了趕進度、趕工期,一些設計者被迫加快了工程設計的進度,從而無法確保道路橋梁的質量,這也為后期道路橋梁的投入使用留下了又一大安全隱患。
3、加強道路橋梁安全系數的設計優化措施
3.1合理選擇設計方案
在設計道路橋梁工程項目主體結構時,需與實際工程緊密結合,對設計方案進行合理選擇,為工程項目持續建設及安全提供保障。道路橋梁工程在鋪設方位上比較廣,在環境地質條件方面差異性較大。因此,在對項目設計時,需綜合分析與考量橋梁主體的結構形式,依據控制因素的差別,選擇不僅能夠滿足項目需求,而且還較為合理經濟的結構設計方案。當前,大跨度與標準跨徑為我國橋梁結構設計的主要形式。在道路橋梁工程設計方案上,采用標準跨徑,相比于大跨度橋梁的設計方案,能夠預制裝配、造價合理,并且在施工難度上也比較小且造價合理,可廣泛應用,要想建設出高質量、高水平的道路橋梁工程,需將設計、成本與施工當中的各種問題給予有效解決,做好總體規劃工作。建設方需做好為監理、施工方及設計方的服務工作,提升各部門工作積極性。
3.2項目設計階段質量控制
道路橋梁工程設計水準高低,會對道路橋梁的使用安全造成實質性影響,另外,還會直接性影響工程進度,至此,對于設計單位而言,需給予設計單位足夠的設計時間。在設計時,設計人員在確保設計強度能夠與相關規范與要求充分滿足的前提下,還需要深入創新設計方案,多運用時下比較先進的設計理念與技術,保證設計方案的先進性。需要指出的是,設計人員在設計中,須始終遵循成熟技術原則,通過深入分析與研究,最終確定出最佳合理的設計方案,通過協調好傳統技術與創新技術間的關系,從中獲取最佳的設計方案,防止發生安全隱患。針對工程項目當中核心環節,設計人員首先要做的便是開展深入、細致、精確的計算,確保各項指標數據準確且合理,防止事故發生。
3.3道路橋梁工程耐久性設計
在施工及投入使用期間,道路橋梁工程均會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雨水腐蝕及地質災害等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會造成橋梁當中的一些結構材料,出現斷面及裂縫狀況,進而造成各種安全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設計時,未能充分、綜合考慮各因素,耐久性設計不合理所造成。因此,設計人員需依據項目要求與特點,結合施工場地實況,考慮最大交通流量及項目周邊環境等影響因素,開展全面性地預測與分析工作,在滿足設計強度的情況下,提升其耐久性與安全性。另外,在道路橋梁建設施工時,需盡可能減少環境因素對施工材料所造成的影響。比如氯離子對于鋼筋具有十分強烈的腐蝕性等。在設計過程中,需保證橋面存有一定坡度,在路面層與混凝土橋面間,需設置保護層,防止出現水下滲狀況,減小環境對道路橋梁施工所造成的影響,為道路橋梁施工質量提供保障。
結語:
總而言之,本文對現代道路橋梁設計工作的實施細則進行了全方位的論述,以存在問題為出發點,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體思路,將我國現代道路橋梁設計任務逐步推向標準化與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以此確保設計作品的先進性與科學性,實現我國道橋事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玲.道路橋梁設計隱患問題及完善措施[J].交通科技,2016,01:55-57.
[2]欒文輝.道路橋梁設計中的隱患及解決措施論述[J].四川水泥,2016,03:26.
[3]曹揚.道路橋梁設計中的隱患及解決措施探究[J].江西建材,2016,18: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