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建設中,公路設計被提出較高的要求,傳統的公路設計方法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新時期,更多的公路設計新技術與新方法被研發,在應用了新技術、新方法的公路設計,其設計效果更加的直觀,并且提升了設計效率,并且能夠與社會發展形式相互結合。因此,關于將新技術、新方法在公路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對于經濟建設而言,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文中對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橋梁工程施工;應用探析
1、導言
如今,我國橋梁工程數量逐漸增加,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運用也更為普遍。該技術具有如下特點:施工用時少、施工難度較低以及不會干擾橋下通車等特點。施工企業為了提高自身施工質量,便需提升該技術的運用水平。故而,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逐漸成為各個施工企業關注的熱點。
2、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難點
2.1地形復雜,難以處理支架基底
通常情況下,橋梁施工工程處于地理環境較為復雜的河面部分,同時地勢也容易發生變化,使得支架難以處理。大部分橋梁施工部分,其滑坡坡度值較高,且部分穩定性較差。故而,施工人員如果在該滑坡環境下進行支架的建立,施工難度也會有所增加。特別是在使用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其施工難度較大。因為周圍地理環境較為復雜,導致橋梁工程施工時,施工人員難以進行處理。所以,地理環境復雜問題對該技術的運用形成了阻礙。
2.2支架搭設高度較高
支架所需搭設的高度過高是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難點之一,跨河道建立的支架數量頗多。究其原因,是因為施工人員在使用支架法實施橋梁工程建設時,支架建設的區域主要處于滑坡部分。部分河道深度較深,從而令施工人員需架設一定高度的支架,導致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在橋梁工程的應用具有較大難度。
2.3預應力體系較為復雜
相比一般建筑工程項目,橋梁工程施工中所應用的預應力體系更為復雜多變,施工時,施工人員需建立多個管道,管道長度較長,且容易出現較多曲線。同時,部分橋梁工程在實施時,施工人員還需實施索道管的安設作業。但索道管所在位置一般難以確定,這也成為橋梁工程中主要的施工難點。
3、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應用
現存在某橋梁工程項目,橋梁型號為95+180+95+3*30,架構為分布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梁主體頂部結構規格為95+1800+95,箱梁屬于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箱梁界面為單箱,同時也是單室,頂部寬度設定為12.25m,底部寬度則設定為6.5m。
3.1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在懸索橋施工中的技術分析
對于懸索橋而言,在很多橋梁設計中會使用這種結構形式,這一橋梁的設計也是大跨徑橋的基本形式,其具體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
通過對圖示的分析,某地區的橋梁建筑企業在大跨度懸索橋施工中,應該認識到以下幾點內容:
3.1.1吊橋施工技術分析。
吊裝的設計應該嚴格遵守準確、規范性的工程設計,施工中主要是從跨梁中心向兩邊進行施工;吊裝設計中,應該觀察索塔位移的現象,通過對塔頂位移以及設計需求的合理分析,進行工程設計的科學調整;在工程施工設計中,應該保證工程項目長度的合理性。
3.1.2錨道面設計,在工程施工項目設計及分析的過程中,應該觀察索塔兩側的水平力度,保證水平力設計的合理性。
3.1.3索力調整分析,在大跨度懸索橋施工設計中,施工企業應該按照基本的數據要求,進行裝置的數據的調整及分析。
3.1.4錨錠的大體積混凝土在工程設計中,應該注意對溫度進行合理的控制,有效方式工程設計中發生形變。
同時也應該注意的是,在大跨度橋梁工程施工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需要的水泥、砂子以及碎石等材料應該明確配比,構建科學化的材料設計理念,將混凝土分層厚度控制中,其基本的標準應該保持在30~40m范圍內,合理保證項目程序的聯系性以及有效性。
3.2大跨徑連續橋梁中斜拉橋施工技術分析
斜拉橋是一種相對特殊的橋梁結構,對于該種橋梁結構而言,主要是由主梁、索塔、斜拉索三個部分組成的,是一種連續性的橋梁設計技術。由于拉索代替了支墩中所受到的牽引力相對較大,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張拉以及兩端的牽引,保證工程項目不會出現工程扭轉的現象,因此,在工程施工及項目設計的同時,應該保證索償的科學性及合理性,保證工程項目設計的合理性及穩定性。施工設計中,應該選擇橋面吊機一體化以及兩端牽引的科學化,有效減少工程項目設計的負載項目,保證斜拉索彎曲半徑的準確性,而且,在工程設計中也應該保證主梁誤差的合理性,其具體的誤差標準如表1所示。
3.3大跨徑連續橋梁在拱橋施工中的技術分析
拱橋是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中的一種,同時也是較為重要的工程項目施工理念,通過該項目的設計,在施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到不同階段施工項目的合理安裝,在繩索吊橋安裝的過程中,應該在項目工程中預制拱肋,并在其基礎上檢查預制拱肋的基本強度,通過工程項目的合理分析,保證后期施工吊裝、擱置、懸掛以及工程安裝的順利性。在鋼管拱助安裝的過程中,施工設計人員應該通過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性分析,為了保證施工的順利,可以減少支架吊裝的工程、無支架吊裝法等系統性的工程技術,并在橋梁成拱之后,采用橫向的鏈接方式進行系統的安裝,對于沒有安裝的項目工行才能,應該進行可科學化的調整,保證工程項目的完整性。
結語:
總之,在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實際應用期間,相關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必須要全面分析各類施工技術的應用特點,并且根據施工技術的應用要求,制定完善的安全控制方案,提高橋梁施工安全性。同時,施工管理部門還要制定完善的質量控制方案,從根本上提高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祖小寧.基于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46-50.
[2]邢偉夫.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29:109-110.
[3]李慧云.試論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5,22:18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