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由于我國國土面積遼闊,不同區域在土質狀況及地質環境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由于土壤環境的復雜化帶來的影響市政道路施工的情況屢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城市交通建設與居民出行安全。軟土路基施工問題,作為市政道路施工出現的最主要問題,由于軟土土質較差,缺乏必要的承載能力,使路基在支撐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這也是相關工作人員在路基建設方面需要長期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市政道路;軟土路基;施工技術
1、市政道路軟土路基施工問題概述
1.1市政軟土路基簡析
構成市政道路軟土路基的主要部分是粉土和粘土等混合較多其他微細顆粒的一種松軟土,還包括孔隙較大的泥炭土與有機質土等松散砂。這些土雖然在結構和成分上存在差異性,但他們大多具備相關與相似性特點,例如,高含水量與壓縮性、低強度以及透水性較差等。對于軟土路基而言,對其進行正確確定要基于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與填方的形狀,以及構造物和填方等的相關形式、種類與規模等這些關鍵因素和情況對其加以判斷,最終確定是否屬于軟土路基并對其進行相關處理,此判斷過程由于并非局限于簡單的路基條件,所以有一定的難度。對于施工中的道路而言,雖然對路面進行了鋪筑處理,但鑒于軟基出現變形現象,致使路面過早的出現了失穩狀況,直接影響到交工和驗收工作的效率和工程進度。另外,還有一部分道路在運營過程中出現變形現象,不但需要耗費較大的精力以及人、物、財力,而且對于行車與交通安全也造成了惡劣影響。在此種情況下,在軟土路基之上再進行道路修建施工前,對其進行必要的加固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1.2市政道路軟土路基施工問題
(1)不均勻沉降問題在市政道路相關項目的施工過程中,較大的建設規模直接導致軟土路基較為廣泛的施工范圍,在此種情況下,為了更好的保障軟土路基固有的承載力與自身強度,減輕市政道路在施工時的難度,必須以軟土路基的自身的結構形式為切入點,借助科學、合理的加固處理手段,例如,排水固結、管樁加固處理以及換填土等,進而對軟土路基土層予以有效的加固和防范處理,對于影響到市政道路路基的重要參數——不均勻沉降量予以嚴格控制,對于其剩余沉降以及沉降量比值要合理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尤其是在對市政道路的軟土路基進行施工時,必須按照相關的工程要求進行施工,進而保證各個施工環節都符合施工規范。(2)邊坡失穩問題在市政道路軟土路基施工中,邊坡失穩的現象經常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對軟土路基的施工處理不當造成的,尤其是未對邊坡路基處理提起足夠重視。鑒于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大對市政道路邊坡軟土路基問題施工路段的管控力度,對軟土路基在施工方面的工藝要進行積極改進,實際施工時,要立足于市政道路項目的整體性,運用科學、合理的處理方式,尤其是對市政道路邊坡進行施工時,要對其效果進行綜合考慮,以免邊坡路基因雨水沖刷而出現市政道路邊坡失穩的問題(3)強度較低問題鑒于軟土路基自身存在的土層顆粒松散性以及承載力與自身強度的低弱性,而作為市政道路項目本身來說,其對施工技術的相關要求多且高,為了有效的鞏固市政道路在其穩定性與耐久性方面的成果,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軟土路基由于自身強度較低,出現震動或擠壓情況時,易導致市政道路產生路面變形或不均勻沉降等問題,進而使市政道路不符合相關的施工設計要求以及技術規范。
1.3軟土路基的質地與危害分析
通常意義上的軟土主要成分為:軟粘土、多水分淤泥、粉土、泥炭土等,軟土的土層飽和度通常較高,達到95%以上。軟土的質地特征意味著該類土體牢固度與硬度較差、承重能力差、穩定性低等。當被施加強大的外力時,將出現結構變形、破損等問題。
2、針對市政道路軟土路基問題采取的施工措施
2.1采取加筋施工處理
在對市政道路軟土路基做加筋處理時,要確保砂墊層與土工格柵之間結合的有效性,便于軟土路基能夠均勻承受市政道路上部的荷載,鑒于軟土層、合體層以及路基的不同強度性,借助柔性基礎,進而形成有效的軟土路基固結排水面,運用行之有效的基礎處理,提升市政道路路面整體的穩定性與平整度,確保施工質量。。路面結構根據層位和作用分為面層、基層與墊層。針對于載荷對路面的影響程度隨著深度的增加而減弱的情況,因此在路面的多層結構中,路面上層是應力最大位置,必須鋪設較好的材料。而對于在基層與土基之間的墊層而言,對上層路面結構能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又由于土質濕潮、凍脹現象,以及路基存在自由水的情況較為常見,因此加強對軟土路基的施工處理是至關重要的。所以,除了對土工格柵予以均勻布置外,還要對市政道路施工段內的軟土層加以檢測,徹底清除下承層的垃圾與雜物,在進行土工格柵的相關施工作業時,要由專業人員進行鋪設,然后進行加固、綁扎以及搭接等施工處理,均勻攤鋪上層路基土并對其進行反復碾壓,最終確保市政道路軟土路基的施工處理質量
2.2回填土施工
在進行回填土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對市政道路施工段的部分軟土層進行挖除,依據施工圖與相關技術規范,對軟土路基進行分層回填,分層厚度不超過30cm,并對基土層進行均勻碾壓,鑒于市政道路軟土路基密實度必須大于90%的相關規定,因此進行分層填筑時,相關人員應對填土用量予以科學計算。其次,使用裝載機有效的對市政道路軟土路基加以平整,然后再由壓路機進行均勻碾壓,遵循先靜壓后振動以及先兩側后中間的施工處理原則,參照標準化的流程,做好壓路機相關的施工管理工作,確保其符合軟土路基在穩定與密實度方面的具體要求。再次,在對軟土路基進行換填作業時,應選擇顆粒密度較大的中砂和粗砂,確保其高穩定性與壓實性,并在軟土路基的土層內均勻鋪設一定碎石。最后,對于市政道路軟土路基產生影響的不均勻沉降量要予以定期觀測,施工時,相關人員要實時觀測施工現場軟土路基情況,并對水準尺與相關測量儀器進行準確、合理控制,對于后視尺的測點和轉點要予以有效固定,保持沉降點與觀測點的前視位置之間的距離。
結語:
鑒于軟土路基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復雜程度,因此在進行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首先應對施工路段的軟土路基土層特性有較為全面細致的了解,然后結合市政道路施工路段實際狀況,有針對性的改進相關的施工工藝,不斷完善施工技術上的缺陷和不足,做到對各個施工環節實時化的有效控制,不斷強化軟土路基的施工管理手段,最大化的保證市政道路在軟土路基施工中的質量,延長其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傅云坤.軟土路基勘探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學報,2015(6):269.
[2]高建飛.市政道路軟土路基施工技術的提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2):172.
[3]舒林.探索市政道路工程軟土基礎施工技術[J].中國本土式住宅,2014(7):219.
[4]張謙猛.市政道路軟土路基施工技術[J].門窗,2013(0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