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有點慚愧,我最近一次將自己鎖在房間里,非常認真地難過,是看完一篇科普文章后。文章結尾做了一個這樣的假設:就算科技突破新的高度,實現超光速旅行,在沒有平行時空的前提下,人類只能去向未來無法回到過去,時間旅行無可逆轉,我們無法回到過去,無法改變歷史——時間大步向前,我不得不忌憚時間的力量。
2017年爺爺奶奶相繼生了一場病,我在周末的深夜匆匆趕回家,在醫院的病床抱了一下奶奶,她躺在病床上身形孱弱,眼角濕漉漉的,沒有多少力氣,和記憶中那個夏日午后背著我,快步輕盈,笑聲朗朗的老人不太一樣。
外婆七十歲的生日宴上,見到了幾位兩年沒見的長輩,僅僅兩年而已,他們老得飛速,整張臉上瞬間出現頹態。
點開好久沒有上過的空間,在諸多曬娃秀婚姻幸福里,偶爾夾雜著一句同學的嘆息:“時間過得可真快,XX居然已經成了孩子的母親。”社交媒體,營銷軟文,鋪天蓋地的“油膩的中年人”、“奔三的九零后”、“九零后的中年危機”。而我也從起初地“哈哈”自嘲,到如今地真實的恐慌。
好像仔細想想,逃課玩耍熬夜背書,在操場找到那個喜歡的身影,在社團為了一件小事爭執不下,那些青春荒唐的時光,真的匆匆逝去,回想也有幾載光陰。時間比較可怕的是,你覺得一切都緩慢平靜,但在平靜之后突然回頭,卻發現一切過去了那么久。我們被時間,以平淡的方式殺死。
在不久的未來,我們要經歷更多的,時間殘酷的屠殺。看著生活被時間剪輯得七零八落,看熟悉的人各自散落天涯,依靠回憶茍延殘喘,但回憶因為時間的漫長,漸漸索然無味。就像多年前,你記恨的那個人,你愛過的那個人,而今想想一笑置之,不起任何波瀾。每每想到這里,我就特別難過。
我回不到過去,也不愿意去往未來,我忌諱回憶,也畏懼“今后”。所以,我喜歡現在。關于“現在”,一切似乎都像裹了糖衣的苦藥,艱辛一點也好,能力范圍內,其實可以改變。
人群之中,一眼看到那個喜歡的人,便勇敢地走上前,不管結果如何,大聲地問你好的樣子再蠢也不討厭。和重要的人激烈爭吵之后,立馬和好,不用等到多年曲終人散才念及曾經的情義。想念的人便去見,父母還在身邊,朋友還未分道走遠,難過的時候打開通訊錄依舊可以找到伙伴傾述一宿。
沉浸在回憶里的人,會成為回憶的囚徒,現在和將來成為過去的分支。永遠寄希望于未來的人,透支著生命和希望,步若浮云,會在當下摔了一跤又一跤。活在現在,讓我深感踏實,過去已經改變的我無法主導,未來將要發生的我避之無門,但現在的一切,我愿意坦然面對。要在而今的襤褸掙扎之中,認真踏實,要在被愛的時候懂得珍惜和回報。
我們在不久的未來,可能會海底漫游時遇到鯨魚,可能會開一家動物園,可能在荒漠古跡旁死去,這他們都不重要,我不期待未來,我只期待當下的平凡乏味里,我也能學會坦然面對。
我忌憚時間的力量,我無力暫停世界的節奏,便索性,在一分一秒的滴答里,竭盡全力的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