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民族高中語文教師而言,最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但是目前很多教師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基于這種情況,本文通過對民族高中語文教學案例的相關分析,闡述了一些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策略,希望給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民族高中;語文教學;語文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17)23-0031-02
言語和思維具有密切的聯系,語文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也應該有自己的思維。思維是一種心理學術語,而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民族心理,即使面對同種事物,也會由于民族間的差異產生不一樣的思維。在新課程背景下,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時代發展的需求,要想培育學生的語文思維,就要合理應用相關策略。
1 民族高中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在《再別康橋》的教學過程中,某民族高中語文教師首先向學生們講述了康橋對徐志摩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是他曾經學習和生活過的地方。其次向學生們介紹了一些徐志摩描寫的和康橋有關的詩句,比如“沒有過康橋的日子,我就不會這樣的自信,我一輩子就只是那春”等。最后讓學生探討徐志摩對康橋的情節。一名學生拿出了一份準備好的材料,讀了一段徐志摩的相關介紹,包括生活年代、經歷、思想感情、創作背景等。之后教師問學生:徐志摩對康橋的情結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并解釋原因。學生的回答是:必然的,因為詩人比較喜歡安靜與自由的生活,而康橋的環境與徐志摩的要求相一致。也有學生說是偶然的,因為出門在外的人懷念家鄉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最后通過大家的共同討論,得出的結論是:來到康橋并非必然,但是康橋的美景俘獲了詩人那顆具有靈性的心,因此他對康橋的情結又有著一定的必然性。必然性隱藏在偶然性之中,要學會從偶然性中尋找一些必然因素。
這節語文課從表面上來看是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結合康橋情結來感受詩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但是這節課實際上也摻雜了一些心理學色彩,研究了偶然與必然之間的關系。“康橋情結”并不是本文主要的學習內容,當《再別康橋》編寫到語文教材時,言語的環境就發生了變化。這篇詩歌在告訴我們詩歌美的重要原因就是音樂美及意向美。對康橋的依戀之情,體現出康橋在詩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語文教學與心理學分析存在一定的差別,要充分了解作者的經歷以及心理變化,結合文章情節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學習語文需要一定的思維[1]。
2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思維培育策略
2.1 培育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對于語文閱讀具有重要作用。學生能夠按照自身記憶中的相關表象,通過歸納、整理,在頭腦中會展現出作者所描繪的畫面,進而擁有美的體驗。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對于一些關鍵語句或者是優美畫面展開再造性想象。比如陶潛的《歸園田居》,通過教師的言語、表情、動作等教學方法的應用,有助于學生頭腦中積累一些與農村生活有關的表象,經過剪輯,形成了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畫面。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可以加深對這首詩的理解,從而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改寫、補寫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利用學生已學的課文,收集材料進行改寫、補寫,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及記憶,是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有效途徑。教師也還可以在文章學習完成后,讓學生通過合理想象來補充故事的結尾,寫出結果不同的小文章。
2.2 培育學生的聯想能力
聯想指的是由一種事物想到另外一種事物,是由某種意象想到另外一種意象的思維過程。比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一組對比聯想,通過兩種意象間的對比,充分體現了官僚地主階級與勞動人民間的貧富懸殊,闡述了封建社會中的階級矛盾以及對立的階級關系。因此,培養學生聯想能力是培育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在培育學生聯想能力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他們聯想的豐富度,還要確保他們聯想的品質。在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學作品中,作者給我們展示了很多豐富的生活場景,它們有的清雅脫俗、有的活潑生動、有的優美詩意,學生可以對其展開合理的聯想,從中獲取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以此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及文化品質。
2.3 培育學生的抽象思維
對于語文的學習其實就是一個理解、分析、概括、鑒賞及評價的過程。鑒賞、評價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理解、分析等就是利用抽象思維方式來進行的。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對課文整體結構進行有效把握,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及理解能力,可以通過對段落進行劃分來把握文章的整體結構。比如首先找到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或者是概括每個段落的大意,再利用合并同類項方法進行歸納總結,把意思相近的段落劃分為一個層次。另外,對于文章總體而言,也可以通過寫故事梗概、闡述中心思想、列提綱以及擬標題等相關方法進行思維訓練。比如在《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小說的開始、發展、高潮以及結局,擬出相關標題來培養他們的綜合概括能力,學生通過課文內容以及自己的理解可以概括為:買藥、吃藥、談藥以及上墳,這也恰恰是文章情節的提綱。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進而培育學生的抽象思維[2]。
3 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的語文思維對學習語文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語文教學與語文思維進行有效結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聯想能力以及抽象思維,從而促進民族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海燕.新課程背景下民族高中語文教學和語文思維培育[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08:20.
[2]趙玉峰.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策略[J].課外語文,2017,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