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質量是建設項目的靈魂,也是建筑工程的基礎前提,質量保證建筑無論設計巧妙,外觀美觀多變,都可以看作合格的工程投入實際使用。因此,有必要加強施工項目質量及其預控制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地基基礎工程;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
建筑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同影響因素對于建筑工程質量產生的影響結果也會存在差異。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具體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強化對工程質量的有效控制,從而打造高質量的建筑,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1、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特點及影響
1.1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主要特點
1.1.1復雜性。建筑工程的質量通病具有復雜性。原因是:有多種復雜的因素會導致質量問題。因此,判斷,分析和解決質量問題更為復雜。例如,造成樓房倒塌的因素有很多,地面不均衡,處理不善,造成不均勻沉降過大:設計的實際力與計算不一致。內力的測量是禁止的,結構不牢固,不難,穩定性不高。在施工的情況下,由于偏離圖紙或敷料,整體質量較差。產品和材料不符合標準,隨意更換材料。因此,很多時候問題是一樣的,可能會有各種觸發。工作人員應根據業績的不同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和調查,分析和解決質量問題。
1.1.2嚴重性。質量通病一旦出現,工作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因為,延長工期、提高項目費用已經是最輕的危害;嚴重時,可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妨礙用戶正常使用、甚至無法使用;若出現建筑坍塌,會帶來嚴重金錢損失、并危及用戶的人身安全。據有關記載:A市某處建成一座六層高樓。在此樓施工時,澆圈梁時的軸線偏移93mm。結果,圈梁上搭接的樓板長小于30mm。六層樓板掉落至一樓,導致十一人死亡。由此可見,施工者在質量不合標準時不得輕視。應迅速分析并排除問題,保證建筑的穩定性、安全性。
1.1.3可變性。有些建筑的質量通病,在出現后會持續發生變動。比如:溫度、濕度的改變均會導致混凝土裂縫的改變;荷載的歷時及大小也會使裂縫改變;下沉的地基、不斷變大的附加彎矩會使傾斜度改變;地基下沉度及熱應力的改變會使墻體裂縫改變;像一些構件裂開等嚴重問題也可能是輕微裂縫造成的。因此,“通病在不斷變化”應是工作人員判斷、解決質量問題時重點考慮的因素。這樣才能夠找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抑制事故的持續惡化。
1.1.4多發性。建筑施工的質量通病會像感冒一樣,經常發生。比如:房屋漏水;抹灰層的掉落及裂開;地面的空鼓、若質量通病種類相同,可能會反復發生。如:混凝土強度不良、雨棚傾覆等。所以,工作人員應在實踐中多思考、總結,想辦法降低事故重復發生的可能性。
1.2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影響
1.2.1帶來安全隱患。工程的質量通病會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如果施工單位偷工減料、不做全面計算、事先不做仔細調查等,會導致各種通病的發生,如裂縫、沉降不均勻、構件斷裂等,提高建筑物的使用風險。若出現坍塌等重大事故,會帶來嚴重的人身、財產損失。
1.2.2妨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若建筑物出現屋面滲水、外墻透寒、散水坡滲水、地基沉陷、水管漏水、板面空鼓等各類問題,會妨礙用戶正常使用建筑物;此外,若工作人員不負責任,施工時不保證地基、結構等的質量過硬,會使建筑物在長期使用中出現滲漏、開裂、易倒塌等問題,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1.2.3影響外觀。很多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如材料使用不合格、模板處理不佳、混凝土澆筑不良等,會影響建筑物的外觀、甚至導致蜂窩麻面等外觀缺陷。
1.2.4影響企業經濟運轉。施工項目出現質量通病,輕時會妨礙工程進行、延誤工期、提高施工成本及導致資源浪費;重者會影響建筑的正常使用,提高用戶投訴率;一旦因質量問題出現重大事故,將大大影響施工企業的社會信譽及經濟收益,不利于企業的長期運營、發展。
2、影響建筑工程質置控制的主要因素
2.1人為因素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起決定性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參與工程的管理人員還是施工人員,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實踐經驗會直接對建筑工程質量帶來影響。當前在建筑工程施工項目中,施工人員多是雇傭的來自于農村的務工人員,這些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和訓練,而且自身文化水平較低,這就極易給施工質量埋下安全隱患。而且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部分質量管理人員由于自己責任心不強,對于工作疏忽大意,沒有履行好自身的質量管理職責,從而導致質量隱患的發生。另外,部分工程安全監督機制形式化嚴重,監理人員無法有效的發揮監理作用,這對建筑工程質量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2.2材料質量不合格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泥、保溫材料、鋼筋等,這些材料質量會直接關系到整體工程的質量。當前建筑行業普遍追求更高的利潤收益,為了實現更高的回報,往往采購劣質的材料,材料以次充好,再加之運至施工現場的材料管理不到位,導致材料性能下降,這都會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埋下安全隱患。
2.3施工技術的局限性
近年來雖然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相較于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當前我國建筑施工仍然沿用傳統的施工方法,在施工過程中不嚴格依照相關的規范標準要求,存在較大的隨意性,而且施工技術相對落后,這都導致施工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的標準。
3、建筑工程的質置控制措施
3.1加強對人員進行管控
做好人員管控是加強建筑工程的管理的關鍵所在,這其中主要是提高承擔工程策略和決策的建筑單位和承擔工程建筑質量責任的事管理單位的管理意識,使使其能夠真正認識到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實際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預防工作,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質量。
3.2做好施工機械設備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機械設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此只有加強對設備的管理,從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入手,有針對性的采用合適的施工設備,才能保證建筑工程更加順利的進行,施工設備應該與建筑工程具有配套性,在滿足施工工期要求的前提下,科學的應用機械設備,并且在應用以前,詳細的對施工設備進行檢查,這樣才能保證使用的安全性。除了在應用的過程中加強管理以外,還要定期的進行維護,以確保機械設備的完整性,讓檢測結果更加準確。
3.3控制好建筑材料的質量
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工程質量具有最為緊密的聯系,因為建筑工程的實現都是以施工材料為首要前提的,建筑材料從類型上進行劃分,有原材料、半成品材料以及成品材料之分,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材料,對于工程項目的質量都將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要進一步完善對材料的管理與控制,滿足設計的相關要求,檢查材料是否具備出廠日期以及是否存在形變等現象,并且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對材料的監控,將其分門別類的堆放在施工現場。
3.4努力提高施工質量管理水平
3.4.1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進度、投資目標的實現。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工程特點,施工要求,項目成本,質量目標:施工方案和計劃:季節性施工技術: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施工技術措施等,每項工程直接影響到項目質量。在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時,要分析項目時間限制,成本,質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質量控制對策措施和技術質量常見故障的措施,施工部署和方案可以滿足要求工程實體質量,季節性施工措施合理,采用新技術,新技術,新材料可以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3.4.2施工方案的制定要求
通過施工方案能夠對工程中施工步驟、工程質量控制方法、材料選擇和檢驗等技術問題進行明確,而且在施工開始之前,需要對設計文件和規范進行熟悉,針對重點和關鍵部位督促施工單位施工方案的制定,并對其進行必要的審計,需要項目技術負責人要與工程實際結合,并綜合分析技術、組織、管理和經濟等方面的具體要求,確保施工方案在技術上、工藝上和經濟上具有可行性,并與國家相關施工規范和質量檢驗標準相符,確保整體工程的質量。任何一個建筑工程項目在實施整個過程中都會受到來自于經濟、政治、社會和技術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建筑項目可行性研究、風險識別及管理過程中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實現對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的有效控制。
3.5加大施工質量的監管力度
完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和管理的基礎,合理科學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實施責任制,明確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流程,確保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完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企業的組織結構,技術水平,工作流程和人員地位為出發點,根據施工設計和工程實際情況對管理體系的設計和完善,確保適用性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和科學性,推動工程質量管理和管理工作。
結語:
對于我國建筑工程建設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其中存在著眾多質量通病,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也造成了一定阻礙。相關人員需要對質量通病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找尋有效地治理和預防措施,加強施工材料質量控制,強化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保證建筑工程建設施工質量達到預期標準,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穩定的建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