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校園是教職工與學生學習工作的重要環境,大學校園景觀承載了學校的歷史文化與思想傳承。校園景觀中所蘊含的風景園林理論使得校園環境品質不斷提升。校園景觀中的人文內涵、生態內涵以及美學表現都體現了校園環境的多元性。
【關鍵詞】大學校園;人文;生態;美學
1、引言
當前.“環境育人”的理念己深入人心.通過風景獨特環境幽雅的校園景觀環境.從而實現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
人才的培養,固然離不開學校自身的教育實力和教學質量.而另一方面.作為影響學生成材的重要外部條件之一的校園景觀.同時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當代大學校園景觀
當代大學校園景觀是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構成優美良好的校園環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校園景觀可以使大學生產生濃郁的學習氛圍,也能夠促成大學生人格的完善及身心的健康發展。
時代的發展帶來的社會變革,同時給校園景觀帶來了更新換代的可能性。河南科技學院老校區繼承了學校的歷史,隨著新時代的展開新校區的建設也步入了正軌。新校區的建設形式要同老校區的風格有一定的繼承,同時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做出相應的改變。
當代大學景觀設計需要背負一定的歷史使命,大學應當注重學校的歷史,當地的文化情感,順應時代的特色,以及對生態文明建設大方向的順應。要知道育人與環境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是學生老師有較強的帶入感,將個人與學校融為一體,自己與學校榮辱與共,這樣學校的發展可以更上一層樓,個人也會在集體的發展中找到學習的精華所在。大學校園景觀設計要從歷史的角度入手,將人文環境與各個景觀要素完美結合,注入新時代的內容。
大學校園的建筑,景觀部分需要符合歷史文化。其中包括建筑的形式形態,景觀的組成,包括園林小品、植物造景、水體等景觀要素。通過校園景觀建設為學生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塑造優秀的品格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使千萬學子步入大學殿堂就受到大學精神的無形感召、辦學理念的無聲召喚,成為學校精神的傳承和實踐者,是校園景觀的重要內涵。
3、校園景觀中的人文理論
大學校園景觀所創造的環境應當隨著社會的發展潮流去建設,要符合21世紀的時代特征。大學是培養高等人才的高等學府,無論從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應對全校師生提供良好的條件。景觀擁有良好的承載性,校園的人文要素通過景觀來進行表達無疑是十分正確的。公共空間中所蘊含的人文特性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表達,比去雕塑、壁畫、建筑等。
校園環境是多種文化知識滲透交融的環境,是多元文化的組合。校園景觀設計中可以運用多種形式來體現這種文化交織的多元性。文化的傳承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中西方文化進行融會貫通。這樣景觀設計的形式就得到極大的豐富,多元文化內涵也得到了體現。校園景觀環境可以是多種風格并用,中國古典園林,也可以是西方風景園林的形式。
注重文化的內涵,花草樹木皆可成景。景觀硬質也是體現多元文化的一個方面,景墻、圍擋等構筑物都可以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除主要道路結構、建筑布局外,其余要素(如場地、水系等)均可根據需要予以調整。
4、校園景觀中的生態理論
生態原則的設計把景觀看成是天然的一個局部.把其中的人和景觀客體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來把握,認為景觀品質由景觀客體中相互依賴且呈動態的各部分和整體特性所決定。生態當然要從整體進行把握,設計整體具有生態性那么個體也相應的含有生態性。
校園景觀的設計是依據當地的生態環境來進行規劃的,不論整體還是局部細節都是體現當地生態特色的機會。所以設計需要考慮全面盡量保留更多的綠色生態空間。這就使得設計者要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豐富的知識經驗以及對設計場地的熟悉。校園景觀設計需要緊扣綠色生態這四個字,綠色指的是景觀的綠色,生態指的是人與自然的相和諧。綠色生態的校園景觀可以是流水潺潺,光影浮動,風輕云淡,花鳥魚蟲自然融入。
現代生態學家提出現階段的綠化建設要從“城市中有花園”向“花園中有城市”發展,其強調的是“大園林”的觀念。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設計時考慮到人類參與的因素,設計中盡可能保護自然環境的完整性。校園的一草一木都需要愛護,它們都是母校的一部分,在校時,我們享受了這樣的校園環境我們的下一代說不定也會在這個學校學習,所以我們要保護校園環境,使它能夠可持續的存在下去,讓更多的人來它的美好。
5、校園景觀中的美學理論
園林學者余樹勛曾說過:“藝術心理學認為視覺最容易引起美感。”景觀的一個重要理論就是美學理論。什么才能稱之為美,它需要獨特的藝術內涵,人文情懷等一系列的要求。校園景觀的美學首先就需要的到參與者的認可。比如我們經常說的武漢大學的櫻花很美,櫻花就是武漢大學的一個景觀,植物是這個景觀的主體。再比如,我們說清華大學的建筑很美,建筑就是景觀的主體。這些美麗的感覺都是藝術或者是人文給觀賞者帶來的體驗。美學個人有個人的看法,校園景觀中的美學包含了景觀要素的方方面面,怎樣做才是理想的效果,需要大量的書籍文獻及個人的經驗去表達。
結語:
大學校園景觀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同時留下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風景園林中的特有理論支撐了校園景觀的規劃設計,從人文、生態、美學等多種角度體現景觀的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