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目工程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使得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途徑降低工程造價,是工程發展過程中必須面臨且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本文首先闡述了有效降低工程造價的現實意義,繼而分析目前工程造價所面臨的瓶頸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策略,希望對提升工程造價控制水平起到有益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工程;造價;降低;問題;對策
1、有效降低工程造價的現實意義
工程造價管理是政府在認清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的基礎上,為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采取各種手段對造價進行管理和調控,并通過對市場的有效管理,來適當適時干預市場主體價格的管理過程。在當今社會經濟形勢下,工程造價是保障工程按照合理化規范化要求運行的重要條件。在某種意義上講,工程造價是過程從成長到落成的縮影。對工程造價加以合理的控制,實現有效降低,能夠有助于工程成本的降低,從而更加迅速的推進工程進度,實現工程運行的預期目標。同時,對工程進行造價控制,可以督促工作人員更加重視工程質量,為國家減少不必要的經濟虧損。
2、影響工程造價降低的瓶頸問題
工程造價是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元素,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工程造價問題,針對現存的瓶頸進行深刻的剖析,以滿足所采取措施的正確方向,使措施能夠切實可行。
2.1工程造價管理缺乏前瞻性,市場調節能力有待提升
在我國,很多企業對過程中造價的認識還停留在較為落后的局面,沒有對工程造價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研究,究其原因在于沒有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形勢進行到位的評估的審視,最終,導致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即使想通過市場自身來調節,往往也是出現問題后才為之,效果不甚明顯,也不利于工程資源的有效整合。
2.2施工設計圖缺乏穩定性,更改現象日益嚴重
工程的施工方案是工程落成的指定指引,缺少了固定的施工規劃藍圖,或者對施工設計圖紙進行頻繁的更改,勢必會影響工程進度,繼而使更多的資金被無端投入進去,影響了工程的成本控制水平,延誤了工程的竣工日期,無疑給造價帶來了諸多不利。
2.3政府參與度較高,工作手段停突顯計劃經濟特征
很多當地政府往往習慣用計劃經濟的觀念去衡量工程造價問題,因此,他們容易采取明顯的行政手段對工程造價管理進行約束,使得工程造價缺乏正確的方向指引,造價管理的手段方法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使工程造價降低的可能性變得很小。
2.4發包現象呈現極端化,工程造價波動明顯
很多發包單位想—步到位,往往將工程分包給—個人,而對分包人的行為不進行任何合理的干預,承包人處于壟斷地位,承包人就會在相應的費用上大做文章,使整個工程的造價明顯提升;同時,部分分包人也會將工程詳細肢解,分包給多個承包人,致使工程質量千差萬別,自然會導致工程造價的不合理。
2.5法律法規嚴重欠缺,可操作性無從談起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領域都應當有法律法規作為運行的有力支撐。然而,在工程造價方面缺乏統一的正式的法律法規,致使工程造價領域處于混亂狀態,無法對其適用統一的法律法規加以衡量。
3、有效降低工程造價的對策
對待工程造價控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應當采取審慎態度,我們不應盲目慌亂,而應當深層剖析產生問題的癥結所在,使我們對這些問題有一個全面徹底的了解,然后才能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對癥下藥。
3.1高度重視造價有效較低問題,營造合理的運行環境
工程造價是建筑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企業領導應當及時轉變思想觀念,認識到工程造價對于自身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首先,企業的領導要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形成清醒的認識,要學會從社會發展中體悟工程造價對自身發展的影響。畢竟,社會迅速發展要求建筑企業要做出發展理念上的調整和篩選,不利于企業發展的理念不能被定位和堅持;其次,重視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通過實際行動真正的重視起來,使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工作意識,切實在工作中推進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工作。最終,重視工程造價控制的不斷推進,才能為建筑企業發展指引正確的方向。
3-2充分把握設計圖紙的穩定性,為實現預期效益打好基礎
工程設計圖紙是設計看獨特思維的凝結,是工程得以按期啟動和竣工的重要指引。因此,在工程項目領域,要高度重視設計方案的穩定性,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能隨意的更改設計方案內容,畢竟,一旦有所變動,就可能針對變動后的內容投入更多的資金,這與最初的成本核算結果產生了沖突,不利于預期經濟效益的順利實現。因此,在工程領域,應當著力保障設計方案的穩定性,為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打下良好的伏筆。
3.3政府部門要及時反省,不給工程造價管理增加麻煩
政府部門應當對工程市場進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但不能事無巨細,而是應當將自主權交給建筑企業,讓他們在自身的管理中成長變強。因此,政府部門應當明確自身的本職工作,不能越權對工程造價問題加以無休止的干預,甚至是強行管理,這不利于市場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也會給市場自我調節工作造成了很多的困擾和障礙,不利于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針對個人行為,政府還要組織工作人員觀看視頻,時刻警醒他們不能存在超越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行為。
3.4強化工程質量意識,避免不合理發包現象
工程的發包和承包過程都應當公開透明,不能存在不可告人的行為。因此,在進行工程發包和承包時,應當以工程質量意識作為先期指導,只有強化了工程質量意識,才能謹慎認真的對到工程發包問題,使工程被有資質的承包人承包,保障工程質量過關。一旦不這樣行事,工程質量出現問題,還要投^大量資金,或者因為經濟糾紛投入大量財物,反而影響工程的投入,擾亂了造價管理。
3.5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營造去制競爭環境
法律法規的規范判別作用是其他規范所無法實現的。因此,我國相關立法機關應當針對工程造價領域制定統一的法律去規,使其在適用范圍、適用對象、適用主體等方面都存在規范的指引。如此,一旦出現不合理的現象或者行為,就會運用法律來衡量,使一些政府干預行為、個人違反違紀行為被法律評判,瓦解他們的不良思想意識,使工程造價的過程更加公開透明,利于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
結語:
工程造價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實現良性循環管理。因此,在面對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我們首先應當采取審慎態度,綜合考量瓶頸問題,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理性思索,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為工程造價管理贏得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