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征地中的各種糾紛案件大家時常關注,而我們在征收征用中出線的那些違憲問題很難重視起來。我國的第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明確的提出了“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以及“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能夠為我們在土地征收征用中作為對違憲審查的例子,說明了這一現象的存在并加以證明,敦促相關部門糾正違憲的法律法規。目前,我國的土地征收征用是現代化城市建設過程中土地資源來源的主要方式,由于用地補貼的發放而引起社會糾紛問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種土地征用補償制度嚴重的制約我國土地管理方面的發展。為了能夠有效的保護我國公民合法權益,讓社會能夠持續發展,就需要我們必須解決土地征用環節出現的各種矛盾。
【關鍵詞】憲法;征收征用;法律保留;違憲
1、《土地管理法》第2條第4款與《憲法》第10條第3款相抵觸
《土地管理法》中的第2條第4款中明確的提出了:“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土地法里出現的這個“依法”與我國憲法中第10條第3款中提到的“依照法律”其意思是不一致的,而《土地管理法》中的“依法”從字面上看,可以理解為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也可以理解為只包括法律。但實際上“依法”一般都被理解為廣義意義上的“法”,即包括法律、行政法規、部委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等。《土地管理法》大大擴大了規范征地補償的法的規范的范圍,因而,《土地管理法》第2條第4款與《憲法》第10條第3款相抵觸。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不僅是法的形式要求,而且是憲法對公民私有財產權保障方面的一個合憲性要求,也就是說,征地補償只能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制定法律來加以調整,法規、規章只能在法律的規定之下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和實施,并不能夠進行實質性的創設相關權利義務與標準。
2、《物權法》第44條與《憲法》第10條第3款和第13條第3款相抵觸
《物權法》中第44條有兩處違憲。一是關于補償問題,我們不難看出,《物權法》認為征用時只是在“毀損、滅失的”情況下才應當給予補償。顯然,按照憲法的字面含義,只要征用了就應當給予補償,至于是否“毀損、滅失”,憲法并沒有規定。二是關于征用的前提條件。按照憲法的規定,征用及補償的前提條件是為了公共利益,既可能是為了“緊急需要”,也可能是為了非緊急需要,而《物權法》卻要求必須是“緊急需要”,不是“緊急需要”就不能對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進行征用,縮小了征用的范圍。所以,《物權法》第44條與《憲法》第10條第3款和第13條第3款相抵觸。
3、《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6條與《憲法》第13條第3款相抵觸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第6條提出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并不是一個明確的授權規定,明顯的違背了憲法中對授權的明確性原則的要求。也就是說,關于城市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的征收、拆遷補償的規定完全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來規定,而法律本身即《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卻針對此一事項并未設定相關權利義務,使得憲法中有關私有財產的征收征用補償的“法律保留”原則被通過所謂的授權條款而虛置。
4、《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違憲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違憲問題不同于上述四個方面的違憲,上述四個方面的違憲是個別法律條文的違憲,而該條例的違憲涉及到整個條例的制定權限問題,按照《憲法》第13條的規定,征收與補償問題只能由“法律”來規定,國務院盡管有《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6條的授權,前面已經論述過該授權條款違憲,所以,國務院制定這個條例也就自然是違憲的,也就是說國務院無權制定這樣一個本該由“法律”來規定的內容,制定主體不合格,條例整體上應當是無效的。該條例還有一個不足,就是沒有具體的規定城市房屋之下的土地使用權的問題。而按照我國《物權法》中的規定,如果土地使用權被提前收回,那么是應當得到相應的補償的,那么,有償提前收回只能屬于征收,因為政府在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只能有征收或征用這兩種方式,二者必居其一。如果城市土地使用權的有償收回屬于征收,那就推翻了征收只是針對所有權的判斷,征收也可以是針對使用權的,是對使用權的收回。這樣,我們就找到了“有償提前收回土地”的定性,即屬于征收的情形。
5、《土地儲備管理辦法》違憲
對于納入土地儲備范圍的依法收回的國有土地和已辦理農用地轉用都存在問題,依法收回的國有土地中依法收回的國有土地可能是使用權沒有到期的土地,這種收回實際上是征收,那么,這種方式獲得的土地只能用于公共利益而不能用于商業利益,或者通過依法收回的國有土地和已辦理農用地轉用方式獲得的土地面積占整個土地儲備中的比例與今后用于公共利益方面的土地的比例相比,至少是不低于這個比例,也許不一定是當初征收的那塊地,但可以是儲備中的土地之中的另一塊地。作為部委規章的《土地儲備管理辦法》規定了因儲備而征收的制度顯然也是違背憲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該辦法屬于幾個部委聯合發布的規章。
結論:
土地征收征用中的違憲問題屬于我國眾多違憲現象的一方面,通過對征收征用法律法規的分析,可以感受到違憲情況的客觀存在。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我們必須建立違憲審查機制,由此對法律草案、法規備案起草的合理性進行研究,違憲現象并不是多么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真正建立違憲審查的體制機制。
參考文獻:
[1]莫于川.財產法治視野中的我國土地征收征用問題——兼談如何看待當下的行政管理革新舉措[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財產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9.
[2]楊麗娟.我國城鎮化過程中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4.
[3]張燕琴.我國農村土地征收征用中存在的問題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1:67.
[4]侯旭.論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法律制度的完善[D].北京交通大學,2013.
[5]王小魯.尋根土地溢價 改革土地制度[J].中國房地產業.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