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大力進行城鄉一體化發展。其中,作為國家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城鎮規劃建設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在小城鎮規劃建設過程中存在建設技術,規劃理念落后等實際情況,影響到實際的規劃和建設效果。為此,有必要對當前小城鎮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積極的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小城鎮規劃;建設;問題;對策
近年來,國家小城鎮建設工作已經取得許多成果。但由于建設理論完善性差等問題,城鎮發展進程受到許多阻礙。因此,對于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當及時發現并予以解決,才能保證未來發展的科學性及穩定性。因此研究我國農村城鎮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影響其發展的原因,探討其解決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當前小城鎮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
1.1規劃意識不強缺乏科學性
近年來,伴隨國家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國內小城鎮建設工作穩步進行。但是,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制約,在進行未來建設規劃時缺乏科學性及合理性,直接導致當前建設措施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阻礙等現象,長遠意義上拖慢了小城鎮建設進程的發展[1]。此外,進行規劃時,由于沒有充分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導致規劃中缺乏對自身產業結構等因素的考慮,再加上小城鎮自身所具備的基礎設施落后,公共設施數量少,能夠提供服務型功能的設施不完善等特點,導致小城鎮規劃及發展工作無法深入快速進行,影響社會經濟發展速度。
1.2城鎮產業機制不健全
城鎮產業是城鎮發展的基礎與依托,而我國很多城鎮地區產業機制還不健全。例如,我國城鎮企業中普遍存在產業素質低、關聯度差等問題。產業素質低主要表現在企業的設備陳舊落后,技術含量低,工人文化水平低,職業技能低,生產的產品大多是劣質或低等級產品。這直接導致企業競爭力差,缺乏發展的后勁,推動城鎮產業更無從談起。而產業關聯度低更直接致使產業成本高、效益差,嚴重制約城鎮化建設的速度與質量。
1.3城鎮居民文化建設較為落后
城鎮化不僅需要生產方式的轉變,也需要進行文化的建設。我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忽視居民的文化建設,在部分地區,居民小農經濟意識濃厚,因循守舊的思想意識沒有改觀,現代化城鎮意識、創新意識、市場意識、環保意識很是薄弱。在基礎服務方面,缺乏如文化站、文化室等獨具特色、品位高雅的現代化服務設施。城鎮居民的這種落后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導致居民生活方式粗放單一,生態意識淡薄,這種落后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對小城鎮規劃建設十分不利。
1.4規劃建設資金不足
規劃布局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開展建設規劃工作前,首先應當對自身現狀進行詳細調查,以調查結果為基礎,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嚴謹預測,這樣才能保證城鎮建設規劃,城市布局的科學性及合理性。受限于自身經濟發展情況,許多小城鎮能夠投入到規劃建設工作中的資金相對缺乏,無法實現自身規劃設計工作與大企業的合作,只能尋求小規模規劃企業進行規劃設計工作,很容易導致規劃與自身實際情況脫節,設計與未來城市發展趨勢不符等情況的出現。
2、加快小城鎮規劃建設重點
2.1樹立科學的規劃意識合理規劃
新形勢下進行城鎮化建設規劃時,應當跳出以往模式的禁錮,給予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因素以足夠的重視。應當確立城鎮產業特點,將最具發展優勢的產業置于首位。明確城鎮自身在區域城市體系中所處的位置及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作用,結合當地城市體系發展趨勢進行規劃。開展規劃工作首先考慮位置因素。其次是自身產業布局以及具備完善城市功能的區域劃分[2]。最后還應注意設施建設,資源共享中所涉及的環境保護問題。只有科學嚴謹的建設規劃,才能夠使聚集的資源最大程度上發揮作用,降低建設成本,對城鎮建設破壞環境問題進行規避,保障城鎮可持續發展。此外,運用適當超前原則時應當慎之又慎,謹防規劃脫離實際,目標過高難以實現。
2.2提升產業機制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城市發揮其功能的重要載體,是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力量源泉。要促進我國城鎮化的科學發展,提升產業發展機制是必要前提和物質保障。首先,必須抓好已經形成和正在形成的特色產業,堅持一種特色產業為主,其他產業共同驅動,這樣才能壯大城鎮的發展,才能使經濟的發展獲得強有力的支撐。其次,要根據城鄉之間的發展方式,統籌諸如產業發展、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市場體系、就業制度等機制,實現城鄉間的聯動和協調發展。再次,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加強工人職業培訓力度,普及勞動基本道德。最后,城鎮要積極引進技術含量高、產品質量優、經濟效益好的新型產業。
2.3創設城鎮特色文化,推進城鄉文化交融
對于城鎮文化建設要彰顯特色,防止千城一面,發展有歷史文化、地域特點、民族風貌和文化脈絡的美麗城鎮,要對居民思想意識、科技知識、生活習俗、道德素質、生態理念、民主法制和規章制度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城鎮居民的文化水平。因地制宜地完善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培養居民現代城鎮意識,切實開展類似“圖書進萬家”、“高雅藝術進城鎮”、“愛護環境、保護資源”等項目,使廣大農民接受到先進的、鮮活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文明的洗禮,進一步推動物質資源、信息資源以及智力資源的利用,使云計算、物聯網以及大數據等創新技術成為城鎮發展的新動力[3]。
2.4拓寬融資渠道
傳統模式下,城鎮建設規劃主要依靠政府撥款作為資金籌集方式,未來城鎮建設工作中,首先要摒棄這種思想,充分利用政府支持性政策以及市場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契機,努力激發民間資本支持城鎮建設工作的熱情,達到提高市場開放性,獲取市場融資的目的。此外,應當明確的是,進行融資時要嚴格遵循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依照市場規則,杜絕非法操作。
結語:
總之,在小城鎮規劃及建設過程中,應當堅持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結合,確定未來發展思路及詳細發展策略。對于規劃及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正確看待并及時解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而達到更好的城鎮規劃建設效果。
參考文獻:
[1]顧婷婷.園林綠化與城鎮規劃建設的關系及其應用[J].現代園藝.2014(12):11.
[2]曾愛民,張宏軍.對城鎮規劃建設的思考[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0):72.
[3]何選高.民族地區小城鎮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