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對鄉村景觀加強了建設,在這種背景下要求鄉村應轉變理念,完善鄉村建設模式體系,促進鄉村的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應對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引起重視,合理的對其進行設計,具備新時代所應有的思路,積極對鄉村進行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鑒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思路。
【關鍵詞】美麗鄉村;鄉村景觀;規劃設計
1、美麗鄉村的內涵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應遵循自然的客觀規律,還有不應忽視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系以及產生的影響,結合景觀優化的原則,將自然、人文以及環境等有效的協調起來,來選取最佳的景觀設計方案,保持景觀自身的獨特性。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應在合理利用景觀的基礎上使用鄉村資源,全面的分析鄉村景觀的實用性以及效益型等,合理的對鄉村景觀進行規劃設計,履行“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理念,實現鄉村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2、“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景觀構成要素
2.1鄉村聚落性景觀
鄉村聚落性景觀應從鄉居建筑景觀以及鄉村生活環境方面來分析,比如以鄉居建筑景觀來說,鄉居建筑景觀記錄了當地鄉村傳統的歷史文化風速,呈現出了當地鄉村的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安徽宏村,徽派民居很能夠完好的傳承保留下來,為人們呈現了百年徽派民居的獨特的景觀,其自身的歷史文化價值顯而易見,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以鄉村生活環境方面來說,鄉村生活環境景觀體現在了庭院上面,比如鄉村的公路、街道、基本設施、公園以及廣場等等,這些方面與鄉村人們密切相關,加強這方面的建設,在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提升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素養。強調鄉村聚落性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不可破壞鄉村本來的面貌,對用地也應加強管理。
2.2鄉村生態性景觀
鄉村生態性景觀包括了多個方面,比如豐富的森林資源、湖泊河流以及保護區等等,對于這些方面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應加強保護,在規劃方面不應作為重點設計對象。鄉村植被包括鄉村道路兩旁樹木、綠地資源等等,在進行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應在保護的基礎上才可進行,將設計與保護自然環境有效的協調起來。在對湖泊河流等都水域進行設計時,也是應在保護水資源不受污染的情況下,設計出合理的水體景觀。保護區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影響著當地鄉村的生態平衡,在鄉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人為因素而對景觀設計帶來不必要的影響。
2.3鄉村生產性景觀
鄉村生產性景觀在農業生產中集中表現出來,將整個鄉村生產環境呈現出來,其中農作物的生產狀態也呈現了出來,鄉村生產性景觀是人們進行生產勞動的全面體現,其生產方式與生產對象等與鄉村生產性景觀特色有著密切的聯系。以景觀生態學方面來說,田地可以當作一部分板塊,設計的過程中主要考慮其大小、類別以及布局等等,展現出了田地的整體樣貌以及農作物的生產景象。
3、“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法分析及應用
3.1結合傳統村莊肌理,構建聚落格局
在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應尊重傳統村莊肌理,構建聚落格局,這樣可以加強鄉村村落之間的聯系,促進人們之間感情的交流,還體現在了鄉村的休息區域、娛樂區域等等,加強了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鄉村景觀規劃誰應考慮到鄉村村落的原先的形態肌理,合理的使用資源,對景觀元素、空間位置以及村莊肌理等要加以還重視,從而能夠構建出一個良好的聚落格局。以昆山市張浦鎮清水灣村為例,在實際規劃設計任務中以SWOT分析法對村莊整體肌理格局進行全面整合梳理,尊重原始村落結構,整合村莊周邊環境,發展特色農業同時提升農村形象;深入挖掘清水灣自然村落的村莊鄉土文化特色,保護鄉村風情,從地方特色中提煉精華,塑造符合地方特色的村莊。汲取當地傳統民居元素,充分利用周邊水系、農田、綠地等自然資源,以設計結合改造的手段營造富有田園水鄉氣質的園林村莊風貌,將清水灣打造成宜人宜居、質樸寧靜的新江南水鄉小村。
同時將保護與發展有效的結合起來,秉承歷史文化的真實性以及延續性,明確保護的對象以及區域范圍,根據實際情況來合理的進行規劃向人們宣傳保護傳統文化村莊的重要性,在當地鄉村之間可以開展講座、開辦展覽會以及宣傳動員大會等,增強人們保護傳統文化村莊的意識。
3.2發揚鄉村的地域特色和魅力
在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應盡量凸顯出當地鄉村的地域特色,鄉村的地域特色涵蓋了傳統文化、傳統風俗以及傳統的生活方式等等,正確把握保護傳統文化村落與加快城鎮化建設之間的關聯,以保護為前提條件,促進二者之間協調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應合理的運用當地鄉土元素,比如當地的植物、樹木以及石材等等,以鄉村的特色為設計目標,將其與當地的自然資源有效的結合起來,將保護傳統文化村莊作為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核心目標,強調不可以追求經濟利益而破壞傳統文化村莊;在保護傳統文化村莊的基礎上實現發展,部分鄉村旅游文化產業中,在進行資源整合時,尊重本土資源的個性化,不可盲目對資源進行整合,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設計,顯現出鄉村景觀的個性魅力,為鄉村旅游創造良好的條件。
金華村位于昆山市張浦鎮北側,毗鄰昆山高新區,金華村曾先后獲得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省生態村、省文明村、省三星級康居鄉村、省村莊建設整治示范村以及蘇州市十大幸福鄉村等榮譽稱號。
2014年底,承張浦鎮政府委托對該村進行改造設計,以“彰顯村莊特色、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品質--打造為昆山市美麗村莊建設第一名片”為目標,通過對旅游線路的規劃,串聯起“綠地—果園—苗圃—水系—橋梁”等一系列景觀元素,結合金華村江南水鄉村落特點及特有的臘肉文化,設計一批特色景點,加以串聯融合,打造為宜人樂居的,集鄉村旅游休閑、村莊特色文化(臘肉文化)展示及農業產業化(苗圃、果園)于一體的現代特色新農村。設計過程中采用設計與提升改造相結合,對現狀景觀元素的整合設計、提升改造,將臘肉文化等民俗文化及忠孝禮儀、農耕農事等傳統文化與景觀設計相結合,從而形成村莊特色和亮點;統籌協調景觀規劃設計與村莊現狀的矛盾,在充分尊重村民生活習慣的前提下著力改善和提升村容村貌,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公共服務質量,以人文本,切實提高村民生活品質。
3.3構造尺度宜人的鄉村生活空間
在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還應注重鄉村的生活空間,比如以公共服務以及人們交際方面來說,從公共服務方面來說,應多增加公共服務設施,合理的布局,盡量使人們到達的時間縮小,還有人際來往方面,人們步行幾分鐘就可以達到地點,鄉村的規劃設計在用地規模方面應加以控制。
結語:
“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適應了社會發展,滿足了城鄉一體化的建設需求,遵循設計原則,合理的制定規劃設計措施,達到規劃設計的目標,提升鄉村人們生活質量,創造良好鄉村景觀。
參考文獻:
[1]任宏.基于\"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法探討[J].新農村(黑龍江),2016,(24).
[2]吳聰巧.淺論美麗鄉村景觀設計與建設[J].中國林業產業,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