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界定市場層級的前提下,探討“改善型”對應的品質含義,從入戶方式、套內空間尺度、南向面寬、套內配置四個層面確定品質要求,進而擬定改善型戶型的定義和適用范疇。
【關鍵詞】改善型戶型;心理需求;老齡化;三代居
在改善型戶型的研究中,居住者在滿足生活需求的同時,心理需求的滿足是常被忽略的問題。建筑師在戶型設計中依據自己的設計理念以及對生活的體驗,常常是給用戶規劃某種生活方式,而是否滿足實際應用的使用者需求與習慣,是否滿足生理和心理需求,是我們在本次戶型創新研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1、剛需戶型向改善型戶型的轉變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時間和經濟都相對充裕的情況下,伴隨著剛需人群家庭結構的變化,從二人世界直接過渡到短期的三代同堂,戶型需要在功能空間的拓展上做更多的變革;如何更加有針對性的反應每戶居民的個性和想法,改善型戶型設計創新研究成為建筑師需要研究的新課題。
2016年1月中國國務院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從政策層面強調了在倡導從傳統粗放型社會向精致化個性化轉型住宅轉型的今天,發展高品質、高彈性的改善型戶型,為居民提供更多生活選擇的必要性。
從社會層面上來講,建筑的巨大物資消費對資源利用方式和建筑經濟性提出要求的同時,也對建筑設計提出了資源配置、經濟合理性和建筑實用性的要求,即效率的要求,而我國目前所謂對改善型就是更大型的誤解也使得住宅使用者的使用效率沒有充分發揮,在重視供給策精準化的今天,這無疑也是一種資源的極大浪費;從個體層面上來講,隨著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人與住宅的關系也從住戶適應住宅轉變成了住宅適應住戶,住宅不但高度集約化,也在朝著舒適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面對中國家庭結構的調整,為適應現代社會多變多樣的居住需求,改善型戶型的可持續發展,不同生活方式的適用面積及配置需求越來越引起市場、社會的高度關注。
2、改善型戶型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放開,二胎已經成為現實,產品創新也需要順應這個變化。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創新點就是全生命周期戶型了。所謂全生命周期,也就是讓戶型根據人生每個不同階段的生活習慣因需而變,與家庭一起成長。對于客戶而言,全生命周期戶型可以減少換房波折,實現一步到位,比如年輕夫妻買了這套房,生了娃也不需要換房,三代同堂也住得下。對于開發商而言,其核心價值則在于同樣面積的普通產品下,客戶打擊面更廣了,大大增了強產品競爭力。
改善型戶型設計應該具有靈活性與多樣性以適應不同使用對象的使用要求。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老齡化社會的住宅戶型問題成為建筑師現在就要在住宅設計中考慮的問題。通用住宅在改善型戶型上的體現。所謂通用住宅,是指人的一生從生到死都可以享用的住宅類型,在設計和建造時,就把人老年時的生活需求考慮進去,讓老年人能自己照顧自己并不需要一開始就把這些都做上去,而是通過留有余地的設計,逐步的視線。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在自己的一生中頻繁搬家,而希望在自己青年時代就擁有的家中安度晚年。再加上老齡人口的日益增多,相當一部分住宅需要考慮老齡人的生活需求。所以戶型設計要適應變化,要盡可能滿足人的一生的需求。
對于住宅使用者使用需求的改變,延長住宅的合理使用壽命,建設具有持久性、能適應生活方式、生活階段變化的可持續住宅需要同時提高住宅的物理耐久性和功能耐久性,以求滿足人在整個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分隔墻采用模數協調尺寸,采用可變型內部裝修體系等,在廚房、衛生間定型定位的前提下,用組合家具、折疊拉門等自由分隔室內空間,從而延長住宅的合理使用壽命。
3、改善型戶型的適用面積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人口不斷向大城市聚集,大城市人們的居住形態呈更為多元的趨勢:因信息化發展增加了居家上班的可能性;高速交通工具的發達擴大了遠距離通勤圈;隨著人們生活理念的多元化,單身者、丁克族等不同類型的家庭也更為常見。與均等、勻質化的城市住宅相對,由于家庭、價值觀、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這些都要求我們在改善性戶型的設計中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
從宏觀市場調研和微觀套內空間尺度研究兩方面入手,分析、探討二房、三房、四房的改善型戶型適用的面積區間;并結合當地的市場狀況,尋找最具競爭力的戶型面積區間,適應相對應的消費群體。
改善型戶型面積建議以90平米兩房,125平米三房,145平米二胎四房及160平米四房為主,這樣的面積,其面積有別于以往的剛需戶型,不能一味追求小而全的緊湊戶型,而是以舒適為原則,針對不同面積區間的客戶群體,注重功能與面積的比例關系,分區、布局與流線設置,物理性能的舒適性,功能設置,空間的形狀與尺度,戶型的亮點及其他細節;在適應目前商品房格局和戶型研究的基礎上,研發出適用高層、多層不同類型的戶型平面方案。
4、改善型戶型的配置需求
針對90平米房型,125到160平米房型的分析,在符合現代人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定位改善型戶型所需要的套內配置,建議90平米兩房兩廳一衛,125平米三房兩廳一衛,145平米二胎四房兩廳兩衛及160平米四房兩廳兩衛為主。
通過分析不同客戶群對客廳空間、臥室空間、入戶體系、廚房空間、公共空間等居住空間的需求,從居住體驗上,應注重入戶玄關、收納空間設計,衣帽;間設計細節上可考慮中西廚,早餐廳及橫廳布局。傳統平面布局應做到如下條件。
客廳,作為家庭在室內活動最廣泛的場所,同時也是家庭在購房時最關注的功能空間,在幾十年來經歷了萌芽期、成長期、發展期等階段的形態變遷,所體現的不僅僅是會客起居的作用,更展現了家庭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對居住的理解和對家的感悟。客廳小二房戶型(90㎡以下)開間不宜小于3600MM,大兩房及小三房戶型(90-110㎡)不宜小于3900MM ;大三房及小四房戶型(90-120㎡)不宜小于4200MM,130平米以上戶型不宜小于4500MM;客廳應有良好的朝向或戶外景觀視野。客廳、餐廳合設時,三房以上戶型盡量不需要通過廚房便能形成穿堂風。
餐廳的位置盡量縮短與廚房的距離,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做到明餐廳設計。餐廳開間凈寬度不宜小于2400 MM,大三房以上房型凈寬度不宜小于2700MM。
廚房單側布置操作臺時開間不宜小于1.8M,雙側布置操作臺時開間不宜小于2.4M。廚房宜配置服務陽臺,陽臺應考慮布置洗衣機,陽臺增設給水龍頭及洗衣機專用地漏。廚房操作臺總長度不宜小于2600MM,主臥室開間,小二房戶型(90㎡以下)不宜小于3400MM,大兩房及小三房戶型(90-110㎡)不宜小于3600MM;大三房及小四房戶型(90-120㎡)不宜小于3800MM,臥室開間一般不宜大于3900MM 。次臥室開間:中等戶型以上次臥室開間不宜小于3200MM,大戶型不宜小于3300MM。 5.1.3書房與兒童房開間:不應小于2400MM和2700MM。臥室進深最小值=衣柜深度+床頭柜寬度X2+床寬+300 (考慮抹灰厚度)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幾乎每個人都擁有幾十件甚至更多的衣服,這些款式、質地不同的服裝的累積,人們開始對其進行分類收納,因此衣帽間正逐步成為每個家庭空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居中的衣帽間給人生活帶來許多便捷的同時還會使在衣帽間中更衣的人帶來愉悅的心情和自信,更可以成為家居設計中的亮點,一個時尚得體的衣帽間,是我們精致生活的完美體現。
生活陽臺面積不小于4.5㎡,服務陽臺面積不宜小于3.0㎡,進深不小于1200MM,
總結:
對改善型戶型的創新研究可以為前期面積測算和戶型定位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對戶型配置的定位可以為戶型設計和小區規劃提供研究依據,使設計方案張弛適度;可以為有類似需求的甲方提供咨詢服務,為前期項目策劃提供技術支持;作為開發商需求和設計院繪圖的有效銜接;提供配合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住宅市場的發展提供建筑設計層面的支持,為市民居住生活提供良好的物理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