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時居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居民人均住宅面積也在不斷擴大,在人口相對密集的大中城市,地少人多,高層住宅可以容納更多數量的人口,相繼建設了一批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剪結構的住宅,其中前兩種形式多為高層住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住房的壓力。
【關鍵詞】高層住宅;建筑設計;要點;原則
1、高層住宅建筑設計原則
1.1建筑設計的統一性
高層建筑設計不再單純建筑單體的規劃設計,而是以一定規模的小區作為前提,小區的規劃設計首先以人為本,同時營造更優美的室外環境。要求功能合理,讓居住者能在其中方便、安全、衛生、舒適地生活。住宅內部房間齊全,動靜分開,潔污分離;主要居住的房間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各種設施齊全,能滿足節能的要求。
1.2建筑細節的合理性
未來的住宅標準將有很大的提高,細微之處將得到重視。節點細部設計在于整體布局合理,功能性強,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同時細部設計、節點處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設計的尺寸、體量都應從人的生理學考慮,作為主體人感受到外部環境的舒適程度,可以直接衡量設計的好與壞,千萬不能忽視細節的小問題,一切從人的需求考慮是獲取成功的關鍵。
1.3建筑空間的舒適性
現在,人們對住房的要求不僅是“住得下”,而且要“住得好”,這就是說人們對住房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要求住宅要方便、舒適、自由、美觀。對室內采光、日照、通風、采暖、景觀等因素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需要現代、接近自然,要有時代感,體現自由、體現家庭的親切感。
2、實際案例分析
2.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建設項目用地由北至南,點式與雙拼相結合的布置七棟高層住宅樓,用地面積為33671.0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34509.42平方米,其中地上:107436.29平方米;地下:24967.79平方米,地下一層車庫層高為3.9米,住宅首層層高4.45米,標準層層高2.9米,容積率3.19,建筑密度28.21%,綠地率32.25%。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
2.2規劃建筑設計概念及構思
2.2.1設計理念
在尊重控規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充滿濃郁現代人文氣息,飄灑著現代化,智能化,配套設施完善及富有人情味的生態型健康居住小區。
2.2.2布局構思原則
(1)以點式與并列式相結合的布置方式,在中心設置花園,景觀水池,有效地提高土地使用價值;(2)注重社區居住性的整體感,安全感和鄰里交往,在開放空間,公共綠地等處開辟多種自然輕松的交往空間,建構和諧而有文化內涵的社區氛圍。
2.2.3景觀設計原則
(1)小區沿街景觀綠化帶,由建筑物退縮用地紅線形成,有效的緩沖了城市干道對居住區的負面影響。使道路與建筑,車與人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2)中心綠化在半地下室頂板上,以人工水景為主,并以其為中心向四周發散,小區內部建筑以園林路連接,形成許多景觀節點,使景觀形成多種變化和轉換。
2.2.4人車分流的交通結構系統
本項目在入口處均設置進入地下車庫的出入口,機動車輛不直接進入小區,因此地面上基本沒有機動車輛,很好的做到人車分流原則。
2.3總體規劃布局
2.3.1總體布局
(1)在滿足控制相關指標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布局,建筑物南面退縮用地紅線大于5米;(2)建筑采用點式與雙拼相結合的布置,空間有收有放。在主干道側設置小區入口;次干道設置車輛出入口,機動車在入口處就近進入地下車庫,園區內人行為主,形成人車分流系統;(3)在符合日照,消防間距等條件下,布置高容積率,有效減少建筑占地面積,擴大綠化空間,為使用者提供優良公共開敞空間。
2.3.2功能分區
(1)住宅布置在地塊周邊,點式與并列式相結合,空間統一協調;
(2)設置沿街商鋪,為小區配套相關生活設施,并適當提高土地使用價值。
2.3.3交通結構系統
(1)小區內全為環形人行道,行人由干道進入入戶路進入建筑單體,小區內人行道緊急時可作消防車道;(2)機動車系統與人行系統分流,車輛由城市干道利用地下車庫坡道進入地下車庫。除消防車及救護車外,所有車輛均不直接進入小區內部,行人感覺安全可靠。
2.3.4景觀結構系統
(1)在尊重自然地貌基礎上,綜合建筑的布局與空間軸線,并用半圓形及帶狀等綠地布局,同時將組團中心綠地,宅間綠地結合使之為一整體;(2)景觀帶在設計時,強調空間形體特征,針對不同空間采用不對稱環境設計手法,通過多樣的種植,多樣的雕塑,景觀小品,豐富綠化景觀系統。
2.3.5功能分區
(1)住宅布置在地塊周邊,點式與并列式相結合,空間統一協調;
(2)設置沿街商鋪,為小區配套相關生活設施,并適當提高土地使用價值。
2.3.6交通結構系統
(1)小區內全為環形人行道,行人由干道進入入戶路進入建筑單體,小區內人行道緊急時可作消防車道;(2)機動車系統與人行系統分流,車輛由城市干道利用地下車庫坡道進入地下車庫。
2.3.7景觀結構系統
(1)在尊重自然地貌基礎上,綜合建筑的布局與空間軸線,并用半圓形及帶狀等綠地布局,同時將組團中心綠地,宅間綠地結合使之為一整體。(2)景觀帶在設計時,強調空間形體特征,針對不同空間采用不對稱環境設計手法,通過多樣的種植,多樣的雕塑,景觀小品,豐富綠化景觀系統。
2.4建筑單體設計
2.4.1住宅單體設計
(1)平面功能動靜分區??蛷d,廚房,衛生間相對集中。臥室,書房等相對集中;(2)所有臥室,客廳,廚房都有自然采光通風,衛生間盡量自然通風;(3)客廳,臥室盡量向南,東南或西南,且面向景觀好的一側;(4)部分戶型可根據需求空間靈活分隔,多變。
2.4.2配套公建
在地塊沿干道一側設置沿街商業,部分公共服務設施放置在住宅首層架空位置,方便快捷。在小區內設置9班幼兒園。
結語:
在當前社會發展中,高層建筑作為城市化發展的標志備受人們的關注。對于一個建筑物的最初方案設計,建筑師要給當前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而不是詳細地確定它的具體結構,而是盡量揚長避短,發揮其特點及長處,使之成為更完善、更與人新近的居住環境、現代住宅作為商品己完全進入市場,但對開發商來說,并不能做到統籌兼顧,有時為了獲得高額回報,過于追求高標準,超豪華,而于大量急需的經濟適用性住宅缺乏熱情、目前前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己達到36%,而城市化水平還需要提高,城市化進程還要加大,因此在大中城市,人口的劇增,居民房住要求的提高,使高層住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然發揮作用??磥?,只有提高科技含量,運用超前設計,在政策的宏觀控制下大力推進康居工程,才能滿足下世紀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智.淺談當今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幾點思路[J].現代農業,2009(6).
[2]張琪.高容積率住宅建筑形態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