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巖土工程勘察就是給建筑等設計還有施工帶來有效的地質信息,以及給項目的正常開展帶來基礎保障。所以,巖土工程勘察為土木工程里十分關鍵的部分。本文主要探究了巖土工程勘察里出現的技術問題,涵蓋勘察的記錄,檢測方式等內容。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技術;技術問題
隨著國內經濟不斷發展,國內地址勘察業也獲得了較好發展,特別是最近些年,已經開始朝著巖土工程勘察上轉移。就總體而言,巖土勘察在勘察方式、設備還有計算機運用上都獲得了較好發展。在所有項目開始作業之前,都需要開展全面的巖土勘察。因為當前國內對巖土勘察需要遵守的規范和制度等的非統一性,還有國內當前的市場情況,勘察活動和技術已在很多方面都達成了共識,勘察共識要想在當前競爭中站穩腳跟,就要在較多方面上獲得提升,比方說勘察團隊的現代化訓練等。專門就當前國內勘察行業發展和國內經濟發展需求,本文要從勘察編錄、方式以及辦法選取等方面開展了探究。
1、巖土勘察的編錄工作
鉆探編錄是勘察質量最為基礎的保。特別是在開展野外勘察時,更需要關注編錄中信息的精確性與可信性。在開展野外編錄時,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巖土分層。在實際操作里,巖土顏色能夠較好的展現巖土性質。比方說,借助于顏色能夠得出沉積環境。巖土性質是野外編錄分層最為主要根據,所以,在開展野外編錄時,要依據具體現狀開展編錄總結,盡可能得到較為精確的信息。
身為綱要最為主要的實施者,野外編錄工作者必須要懂得怎樣正確掌握和實施綱要。盡可能在綱要編輯中,就已經明確好所有鉆孔種類,在實施中,還需要嚴格依據實際狀況開展。在取樣時,不可以因為鉆孔和取樣孔不同而不進行取樣,要依據具體現狀,確保取樣總數。這樣才可以保障在整理信息時,不會因為資料不足造成項目建設延遲。
2、勘察技術手段和方法的選擇
在全面掌握項目建設施工地區特征和信息以后,依據該信息選取最為合適的勘察設施與方式。然而,公司為了不斷削減生產費用,一般使用較多的為靜置探孔,甚至還會運用靜探的形式。勘察形式的選取就是根據當地實際狀況,必方說在淤泥、地下水位較低等位置,一般運用靜力觸探,該形式不光能夠準確掌握分層,還能夠準確展示地基土壤情況;而在顆粒較粗,并且還有著較深地下水位的地區就不能使用靜探。除了這些,在河床河漫灘相互相累積的地區,靜探所得結果一般是無法準確展示地質狀況,所得強度變形指標結果一般都是比較大,因此要進行適當考慮。
勘察中常會出現標準貫入試驗適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就碎石土、淤泥等則不具有較好的實用性,但是能夠依據具體現狀進行適當運用。其主要因素就是,擁有軟土屬性的巖土有著很好的靈敏度,在進行鉆孔時會造成一些影響,并且標貫技術的精準度也會對地基強度的評判帶來一些影響。所以,在勘察施工過程中,要依據具體巖土狀況,選取最為合適的勘察技術方式,從而保障勘察結果有著非常好的可信度。
3、有效的巖土勘察方式
3.1設計溝通的必要性
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中實際規定,在建筑項目開工以前,勘察機構都需要廣泛獲取具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圖,場地地面整平標高,還有建筑物規模、特征等信息。但是,當前許多運營和科技工作者都不具有足夠的關注,從而造成勘察項目和后續項目無法開展。所以,在勘察之前一定要開展好必要的設計溝通。在加上設計人員是勘察結果最為直接的操作者,在開展勘察時,設計人員一定要全面掌握設計意圖,掌握需要建設的項目特征。
3.2嚴格劃分勘察等級,合理投入資金
開展勘察以前,需要確定勘察等級、地基情況還有建筑物安全等級等內容。這些內容都會對日后項目開展造成影響。所以,只有全面掌握這些信息,才可以做到經濟、安全開工。并在該基礎上,合理有效分配建筑運營資本比值,提升經濟效益。
3.3不斷提升勘察人員自身的知識儲備量
勘察工作者一定要在準許范疇里,進行學習,全面掌握市場需求,盡量避免因為知識不夠而造成工作中的錯誤。除了這些,還需要仔細研究有關理論知識,并充分使用現代化學習方式不斷豐富自身知識。
4、巖土勘察的工作量和內容
4.1準備工作
一個較好的勘察團隊在開展勘察以前都需要做好全面準備,主要涵蓋:勘察設施的準備、工作計劃的設定、工作中將會出現的問題和對應的處理辦法、勘察費用、人員分配等。在開展勘察以前,都需要開展好足夠的準備才可以保障后續工作正常開展。
4.2鉆孔的間距和深度
鉆孔間距:在開展過程中,一般都是要依據實際狀況確定鉆孔間距,并非依據建筑物安全等級去明確鉆孔間距。鉆孔深度:一定要可以承受主要的受力層。使用筏基和樁基時,勘探孔深度要超過壓縮層下限。在開展中造成勘探深度出現改變的因素涵蓋:樁基長短、壓縮層和基礎的埋藏深度。在實際生活里,能夠依據壓縮層深度隨著負荷改變運算或選取基礎寬度。
4.3勘探和取樣
勘察取樣就是為了掌握巖土性質。使用勘察工程取樣原位測試與監督,涵蓋物探等方式。在實際勘察中,因為直接勘察可以迅速檢驗施工地區地質和巖土情況。所以,一般這種方式使用較多。該方式涵蓋了鉆并、點蝕等,操作原理就是依據各個種類階層與偵查需求使用對應的鉆井措施。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鉆探。
4.4原位測試和實驗室試驗
最終目的就是要給項目建設帶來較為準確的技術信息和參數。原位測試能夠較為正確的研究出巖土屬性。而實驗室試驗的優勢就能夠容易掌控檢測條件,其不足之處就是無法掌控應力途徑。
結語:
巖土工程勘察是建筑過程中一個較為系統和繁雜的項目。隨著國際化腳步不斷加速,國內科研人員需要不斷參考國外領先經驗,及時找到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還要不斷使用新科技,新設備,借助于實踐經驗,能夠有效提升勘察準確度,從而確保施工可以正常開展。
參考文獻:
[1]杜治國,鮑惠英.巖土工程勘察常見問題及改進策略探析[J].建筑設計管理,2016(10).
[2]王小龍,徐剛.巖土工程勘察中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0).
[3]鐘輝.巖土工程勘察質量有關問題及對策[J].住宅與房地產,2017(03).
作者簡介:
羅天才(440921198311203577),出生年月:1983年11月20日,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廣東省東莞市,當前職務:工程師,當前職稱:中級巖土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巖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