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市政道路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堅實、耐久性好、防滲透性好等優點,逐漸成為市政道路的首選。本文主要闡述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以及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
目前城市道路建設對行車性能及便捷高效的施工與維護條件都較高的要求,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無縫接、形成平穩舒適、養護維修簡便等優點在路面施工建設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就瀝青混凝提路面施工方法進行論述,以便從施工角度提前預防道路病害發生的可能性。
1、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要點
1.1拌制與運輸
瀝青混凝土攪拌是一項專業性強的工作,攪拌質量對于整個工程的質量、路面使用情況和路面平整度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混凝土拌制前應將集料充分烘干,每種規格的集料、礦粉及瀝青都必須按規定配合比進行配料,同時根據工程規模和材料情況選擇合適的攪拌機。在加熱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各類材料的加熱溫度和拌制時間在規定范圍內。拌合后的結婚和料必須保證均勻,集料的所有顆粒都應帶有結合料,不得帶有花白半點、結塊和離析現象。對于加熱過度的混合料或已經起泡、含水和碳化的混合料應當做廢料處理。
瀝青砼的運輸宜采用有金屬底板、干凈,且載重量大于15噸的自卸車輛進行運輸。需要注意的是,在裝瀝青混合料之前,需要在車廂的內壁上涂抹上一層水油混合液,這樣能防止混合料粘接在車廂上,從而影響卸載。為防止運輸過程中塵埃和熱量損失,應采用布罩住混合料,從而保證混合料運送至攤鋪地點的溫度不低于130攝氏度。已經離析及低于規定攤鋪溫度的混合料應當廢棄,不得用于施工。
1.2透層油施工
瀝青混凝土路面應在各類基層噴灑透層油,在噴灑前應保證路基已經完全清掃干凈,并對路緣石和其他構造物采取相應預防措施,避免污染情況發生。根據試灑獲得的瀝青用量進行一次性噴灑均勻,如果有遺漏現象應采用人工方式進行補灑。透層油在實際噴灑過程中,對基層的滲透滲透深度應高出5mm,不應流淌在基層表面,也不能形成油膜。透層油完全噴灑完成后,應嚴禁行人和車輛通行,以保證乳化瀝青油十分充裕的破乳時間。對局部出現的仍沒有完全滲透的剩余透層瀝青,要及時清除干凈,然后在完成透層的灑布工作后,應盡快實行瀝青面層的攤鋪。
1.3攤鋪
在攤鋪前應進行找平,連接面層和基層的瀝青層作為路面的下層,下層的平整度能夠彌補基層厚度不足的缺陷,從而為面層的鋪筑創造有利條件,保證面層的鋪裝效果。由于瀝青混合料的粘度、攤鋪溫度都較高,攤鋪阻力比較大,應采用履帶式攤鋪機進行攤鋪。攤鋪機盡可能連續攤鋪,保證面層平整,接縫良好。合理調整攤鋪機的振幅和頻率,保證攤鋪后的混合料密度高于80%。瀝青混合料應盡量減少人工處理,防治破壞表面紋理,但混合料出現離析現象時必須進行人工篩料處理,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應立即退場。
1.4碾壓
碾壓是混凝土路面建設的最后一個環節,碾壓技術直接影響著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質量以及路面的呈現效果。應根據路面寬度、厚度、混合料類型、混合料溫度、氣溫和攤鋪能力等條件綜合確定壓路機的類型、數量及壓實參數。比較常見的碾壓設備有振動、靜壓以及輪胎等。碾壓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初壓,復壓,終壓。每個步驟都有相應的要求,初壓應該保證穩定、平整,復壓應該穩定、成型、密實,終壓必須消除輪跡。
碾壓成型后應安排專業人員檢測路面的平整度、路面厚度、路面寬度、實際高程和鉆芯取樣等工作,以保證在路面溫度較高時,能夠及時找出問題,并做出合理調整,使路面質量達到規定標準。
2、瀝青混凝土路面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
2.1裂縫類
裂縫是瀝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主要分成三大類型:橫向裂縫、縱向裂縫、網狀裂縫。對較小(縫寬≤5mm)的縱縫和橫縫,一般用灌入熱瀝青料,在裂縫兩側各50cm鋪設玻璃纖維格柵。對較大的裂縫(縫寬>5mm),在裂縫位置兩側各30cm范圍內開挖瀝青層,在基層裂縫內填入細粒式瀝青混凝土,在坑槽內回填、壓實細粒式瀝青混凝土,在瀝青補塊上鋪設玻璃纖維格柵,玻璃纖維格柵要超出補塊每邊20cm,用鐵釘加墊片固定。因土基強度不足引起的大面積裂縫,應對基層重新處理。對于路面半剛性基層向上反射的收縮裂縫,采用鋪貼玻璃纖維格柵的方法處理,最后再修復路面。在施工過程中,可采用低溫延展性好的瀝青或采用橡膠類改性劑改性瀝青或摻加聚脂纖維,提高瀝青混合料的密實度等方法來避免裂縫的形成,。
2.2 變形類
由于瀝青混合料本身經高溫灼焦,路面壓實度不足,因此瀝青混凝土路面經常出現諸如沉陷、波浪、擁包等變形類問題,導致路面凹凸不平,嚴重影響車輛行車的平穩性及安全性。對于路面產生的擁包、波浪可采用銑刨設備或人工刨削峰頂,挖出高出路面的峰頂,然后用拌和法和層鋪法補低凹處。在施工過程中,可采用高粘度瀝青,用塑料類改性劑或SBS改性瀝青,適當增大粉膠比(增加礦粉或減少瀝青含量),合理調整級配(增加粗集料含量、間斷級配),加強壓實等方法來避免路面變形。
2.3 松散類
松散類問題也可以稱作水損壞,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損害破壞是指在交通荷載和溫度脹縮的反復作用下,進入路面的水分不斷產生動水壓力或者真空負壓抽吸的循環,從而逐漸滲入瀝青與集料的粘結界面上,使瀝青的粘結力下降乃至喪失,最終導致瀝青和集料分離破壞路面。水損害從其破壞過程和嚴重程度來看,常見的有麻面、松散、掉粒、剝落、坑槽等表現形式。小面積松散可采用乳化瀝青封層處理;由于油溫過高,粘結料老化而造成的松散,應挖除重鋪;由于基層或土基松軟變形及凍融影響而引起的松散,應先處理基層或土基的病害,然后重做路面。在施工過程中,可選用與瀝青粘附性好的礦料,或添加抗剝落劑,做好路面排水系統,控制瀝青路面的空隙率,嚴格控制瀝青加工溫度,避免雨天和低溫季節施工等方法來避免對路面的破壞。
結語: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項專業性較高的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工作。為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水平,確保市政道路的長時間使用,需要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準備環節、施工環節和檢測環節等進行層層把關,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及技術標準進行施工,實現道路的健康運行。
參考文獻:
[1]張月.城市城區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要點[J].黑龍江科學,2014.
[2]于國鋒.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唐冬梅.瀝青路面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J].科學之友,2008.
作者簡介:
陳俊梅(1976-),女,漢族,籍貫:四川廣安,職稱:工程師,學歷:本科,單位:西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方向:市政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