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園林作為城市中惟一具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在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環境質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內的園林植物造景,不僅改善了居民活動空間環境,而且為居民創造了休息、娛樂、觀賞的藝術空間與場所,給人們現實生活以美的享受,是城市內自然風景的重現和空間藝術的展現。本文主要分析了山水園林城市建設中特色植物資源的應用。
【關鍵詞】山水園林;城市建設;特色植物資源
1、山水園林城市
在中國,山水美就是指的是自然美、天然美,不加任何修飾,是人們所向往的一種美。不管是在古代的詩詞歌賦中,還是繪畫中,都可以發現人們比較注重山水田園美。對于山水在中國園林中的表現,可以看出山水并不僅僅是一種實體,更是一種精神的載體與表達。人們可以通過欣賞自然美來凈化心靈,回歸自然,也同樣是心靈的解放。因此,山水園林城市的建設更加注重的是自然美。為此,本文主要介紹了植物在山水園林城市建設中的應用方法,以體現山水園林城市的生態美。
2、園林植物的作用
植物具有吸收區域內的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調節溫濕度、改善光照、凈化空氣、監測環境、凈化水體和土壤、調節風速和風向、降低噪聲等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園林植物是園林景觀營造的主要素材,園林綠化能否達到實用、經濟、美觀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園林植物的選擇和配置。豐富多彩的植物材料為營造園林景觀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利用點、線、面相結合的植物配置手法形成綠地系統,組合空間,控制風景線;利用植物的形態和色彩組景,創造豐富的植物景觀;利用植物的季相交替,表現季節,增強自然氣氛;利用植物的色、形、姿,以植物點景,創造意境。
3、特色植物資源在山水園林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3.1植物的選擇
園林造景手法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喜歡用植物來表達寓意,善于寓意造景園林造景一方面選擇花木,賦予花木一定的品格和寓意,另一方面選擇植物在不同季節的形態來表現一定的意境或者來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比如,海棠花、牡丹、玉蘭象征著“玉堂春富貴”;竹子象征著有氣節的君子;“夜雨芭蕉”表達了一種安靜的氛圍;如意蘭、吉祥草,這些從字面上就可以領會其含義等。園林植物造景對植物花草的選擇重視品種求精而非繁雜。同時也可以選擇鄉土植物,鄉土植物是一個地方中常見的植物,不需要需特定的地方進行購買,成本較低。在進行栽培的時候,對技術的要求十分的簡單。
3.2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園林城市設計中,為保證植物配置的合理性,應當將觀花與觀葉植物進行合理搭配,在生態園林中種植一些顏色多變的植物,通過顏色艷麗的花朵以及顏色淡雅的綠葉,促使社會群體放松身心。在生態園林城市設計中對植物進行配置時,應當對顏色深淺不一的植物進行合理配置,促進植物層次感的形成。同時通過科學合理的配置與布局,實現喬木、灌木、花與草之間的協調,促進點、線、面、環之間的有序銜接,構建獨特的生態園林系統,促使其充分發揮自身功能,改善生態環境。無論是不同植物之間的配置還是與其他園林物質要素之間的配置,在植物種類選擇、數量確定、配置方式和風格上都應強調主體,主次分明。將喬木、灌木、草坪等地被植物相互結合,使不同的植物相互協調,富有層次感和豐富的季相變化。樹木的配置要得當,疏密要合理,應根據樹冠的大小來確定株行距。樹木的長勢要樹姿端正,形態優美,枝繁葉茂,顏色鮮亮。兼顧速生樹與慢生樹、常綠樹與落葉樹、觀葉樹和觀花樹之間的搭配,處理好植物與建筑、山、水、道路的關系,構成一個和諧有序、穩定、富有藝術美感,充滿生機而優美的景觀生態環境。
3.3植物造景
現代園林植物造景更多的是城市園林綠地中的園林植物,在園林學特性以及生物學特性的基礎上,通過運用藝術法則以及科學規律,設計和建造各種類型的植物景點,更多表現的是實用價值、生態以及美化效果。園林植物造景涉及了園林藝術學、生態學、美學、植物學等多種學科,演繹了人們的生活、文化、運動、精神等要素,是一門有機的靈活的空間藝術。合理的植物造景,能夠豐富園林整體規劃,讓人們在欣賞的時候,能夠陶冶身心,逐漸放松下來。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在園林設計當中,不僅能夠將其自身的功能性充分發揮出來,而且能夠給人們帶來美好的視覺效果,讓人們能夠暫時遠離城市的喧囂,靜下心來感受自然。接下來主要介紹植物造景的方法:
(1)因地制宜。園林植物造景實際上是仿照自然山林景觀和狀態,或者是直接利用植被,將亭臺樓榭等建筑與山、石、水流等融為一體。園林植物造景向往自然,追求返璞歸真的藝術效果;(2)突出季相,色相染景。園林植物造景重視運用植物自身的色彩來營造園林環境,充分利用有觀賞價值和色彩鮮明的植物在自然氣象變化中營造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觀,在植物生物學特性的基礎上表現出獨特的藝術效果。(3)裝點園林,襯托建筑。園林植物的造景手法要求園林建筑與環境相協調。建筑周圍的植物要與建筑自身特性和所表現的主題相適應。如果建筑物位置不當或者形式比較單一,可以用植物來彌補和點綴;利用植物來完善建筑的功能要求,比如,在建筑物的閑置空間、走廊等配置一些鮮艷的花草,可以有效的把建筑僵硬的感覺轉變成柔和的自然狀態;植物可以帶給建筑空間感和季節感,比如,植物在四季的不同生長變化可以為建筑增加不同的美感;(4)位置錯落,疏密有致。園林植物的造景手法要順應自然,保持植物位置錯落、疏密有致。比如,植物可以一枝獨秀、可以是三五成群、也可以是整片成叢,不同植物可以穿插種植,一些位置的植物可以不修理,以象征自然。
結語:
本文從山水園林城市內涵入手,重點分析了特色植物資源在建設山水園林城市中的應用,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志磊,趙紅霞,翟付順.園林植物防治霧霾的應用研究[J].北方園藝,2015,04:196-199.
[2]顧翠花,王懿祥,白尚斌,吳建強,楊一.四種園林植物對土壤鎘污染的耐受性[J].生態學報,2015,08:2536-2544.
[3]馬志斌.園林植物的整形與修剪[J].現代園藝,2014,02:44-45.
[4]陸哲明,武祥永.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及其對景觀效果的影響[J].南方農業,2014,16: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