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高鐵系統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發展將隨著火車站地區“升級換代”,車站經濟將帶動城市的快速發展,并成為城市建設的先導區。本文通過對常州站和武漢站換乘樞紐中心的規劃特點進行解析,對城市換乘樞紐中心的規劃和設計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樞紐中心;零換乘;設計
1、前言
高鐵站作為城市換乘中心,是一個城市對外交往的窗口,是塑造地區形象、明確地區特色,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新窗口。良好的站前交通規劃能夠提升旅客的便捷度,從而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2、城市換乘樞紐中心規劃考慮的問題
2.1整體定位的研究
從城市的空間功能看,新站及周邊區域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從整合城市功能的角度出發,界定站前區域的功能定位,并進一步完善其功能,是規劃考慮的第一個問題。
2.2業態的選擇
以往,火車站周邊區域的業態一般以交通集散和針對旅客的商業服務功能為主。現在,按照時代要求,結合類似站點的規劃,如何從經濟、交通、景觀等方面選擇業態,是規劃考慮的第二個問題。
2.3空間形態的構建
高鐵站作為城市的大門,是城市風貌的集中體現,如何通過空間形態的構建,既傳承文化、又體現城市新區新形象,是規劃考慮的第三個問題。
2.4空間系統的組織
從整體系統來看,站前區域是城市空間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何通過結構、用地、道路、景觀、服務設施、步行聯系等系統的整合,將站前區域納入整個城市的空間系統之中,并盡可能發揮其在城市中的效能,是規劃考慮的第四個問題。
3、武漢站和常州站規劃特點分析
武漢火車站在功能定位上以動態發展的角度,綜合考慮交通站點的帶動和綜合資源優勢的影響,確立了以零售、酒店、會議、商務、信息服務、旅游服務為主的啟動區;以居住、多種形式的商業服務、生活娛樂、辦公、都市產業、教育與醫療服務為依托的支撐區;以大型主題游覽區、大型專業博覽區、其他區域及項目為目標的機遇區。在核心區規模上,確定了火車站周邊地區的商業、商務、酒店、辦公等功能區將小于1平方公里,在0.5~1平方公里之間。而其最大的現行延展距離在1.5km以下。
常州火車站形成南北組合站的形式,鐵路南站地區是過去百年逐步形成的,體現著地方豐富的歷史文化,鐵路北站地區是未來城市新建設的區域,體現將來的夢想,設計中把握住這一特點,將火車站地區建設成為聯系常州歷史與未來的橋梁和紐帶。對于地區標識、天際輪廓線的控制,把握整體的城市意象。
1)地區標識:通過在火車站南北區域和站前廣場設立城市意象節點(包括廣場、高層地標建筑和軸線對景建筑),形成地區的標識系統。
2)天際輪廓:通過對建筑高度和體量的控制,把握火車站地區的天際輪廓,使之錯落有致和富有韻律,并考慮南廣場與天寧寺塔的視線通廊。
3)鐵路廣場將建設成常州重要的陸上交通樞紐,同時也是經濟樞紐,將形成火車、城際鐵路、長途汽車、地鐵、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綜合性、現代化換乘樞紐。北站廣場將成為未來重要的現代化交通樞紐,圍繞北站廣場建設現代商貿城和交通商務園區、以發展商貿、餐飲、商務、酒店項目為主要內容。
武漢站和常州站的運作模式都取得了很大成功,帶動了城市新區的經濟發展,以下我們來對著兩個火車站規劃設計的成功模式進行分析和解讀。
4、城市換乘樞紐中心功能業態研究
依據對相關案例的研究,火車站地區應有三級功能圈;核心區、拓展區、影響區。
1)核心區——主要對外服務功能,半徑為300-800米左右。
2)拓展區一對外對內服務功能相互混合,半徑為1500米左右。
3)影響區一主要對外服務功能以及為主體功能服務配置的功能,主要分布在所在城區。
本次規劃的范圍涵蓋兩級功能圈,通過分析,有助于進一步把握基地的未來發展方向。
5、城市換乘樞紐中心規劃目標
活力樞紐——交通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設施。規劃首先以構建綜合性的公共交通樞紐為切入點,做到人車分流,且滿足火車站、客運站、公交換乘等交通設施之間換乘的需求,構建服務全區的換乘中心,打造具有活力的城市門戶。
生生不息——商業是區域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商業廣場與商街互聯成網的完整體系,為區域發展注入充足活力。
6、站前交通規劃組織的原則
1)鐵路客運站是一種多方式交通間的換乘系統,其主要解決市內、外交通換乘的銜接問題,故鐵路客運站的功能應突出對外的集散特征,降低其市內交通換乘樞紐的交通功能,簡化換成形式;
2)保證公交優先的原則;
3)步行系統應保證不同公共交通方式間換乘的連續性、便捷性及最短距離;確保人、車的分離,旅客駐足等待空間與行走空間的分離;
4)站場地區開發的商業附屬設施不能影響其換乘功能。
常州站和武漢站的“零距離換乘”,將地鐵(輕軌)、城鐵、公交、出租車等不同客運方式的換車地點,整合在一個交通樞紐里,使乘客不出這個樞紐就能改乘其他的交通工具。這種模式為廣大乘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為站前交通規劃的城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值得我們學習??偨Y:
從以上解讀,站前片區是城市對外窗口,同時也是重要的形象展示區。
1)提升規劃水平,致力打造區域交通樞紐中心。零換乘樞紐中心項目對于提升整個城市的區位交通優勢,在新一輪發展中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把項目實施好、推進好,靠的是規劃引領、規劃主導。
2)堅持公交優先,突出解決交通規劃問題。要突出“環通”,形成不同換乘方式、交通方式及地下、地面、廊橋的便捷環通,杜絕滯留、停頓,更不能堵塞;要突出“立體”,充分利用立體空間;要突出“綜合”,把零換乘樞紐中心打造成集高速鐵路火車站、長途汽車客運站、公共交通中轉站、軌道交通站等多位一體的綜合性交通樞紐。
3)注重項目運作,啟動實施項目建設。堅持政府主導、規劃一體、整合資源、市場運作、建管并進、總體平衡的原則,綜合考慮政府投資、政企合資、民間投資等投資模式,盡快確定投資主體。同時,對項目周邊可以利用的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嚴格控制,統籌安排,統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