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二000年九月二十六日頒布實施的建[2000]211號: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規定,明確了見證取樣送檢在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見證取樣和送檢是在建設單位或工程監理單位人員的見證下,由施工單位的現場試驗人員對工程中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和材料在現場取樣,并送至具備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見證取樣和送檢工作是保證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公證性、科學性、權威性的首要環節,對工程質量意義重大,為監理單位驗收、評估工程質量提供了直接依據。
[關鍵詞]見證取樣送檢;監理;重要性
如今建筑市場見證取樣工作多由監理見證,施工單位取樣,進行第三方試驗室送檢,但在實際中見證工作往往流于程序,使見證取樣送檢的代表性和真實性得不到保證,失去原本的質量控制意義,給建筑質量安全埋下隱患。以下從兩方面淺談個人的看法。
1、見證取樣和送檢中存在的管理方面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施工單位管理層對取樣人員的崗位重視度不夠,持證人員和實際取樣人員不是同一人,多委派只懂公辦室軟件的非專業人員上崗或委派善長處理各方關系但不懂試驗的人員上崗,導致取樣人員嚴重缺乏試驗專業知識,導致表面看似見證工作有條不紊,實際流于程序,見證取樣送檢工作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致使其在原材料的取樣和混凝土、砂漿試塊的制作、送檢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現象,可能會造成檢測樣品合格,但工程實體質量不合格的不良現象,給工程結構留下質量隱患。施工技術管理人員要加強見證試驗知識的學習,提高質量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充分認識到劣質材料的危害性和材料檢驗的重要性、必要性。從思想上重視材料取樣送檢工作,自覺把好原材料質量關,這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根本。認真學習和掌握現行各種建材標準,熟悉取樣方法,嚴格按要求從檢驗對象中抽取試驗樣品,保證樣品的真實性和代表性,這是做好材料檢驗的前提。
(2)監理單位既要控制投資、質量、進度、安全、環保,還要進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同時協調委托方與工程建設各責任主體的關系,要切實做好每一項工作需要投入極大的精力,實際監理單位人員結構不足,監理人員分身不暇,造成施工人員取樣送檢,監理人員未在現場見證而直接拿來簽字的混論局面。監理單位應配備足夠的人員,監理人員必須取得見證培訓崗位證書。加強對見證員的資質管理杜絕“一證多用”。在施工過程中,見證人員應按照見證取樣和送檢計劃,對施工現場的取樣和送檢進行真實見證,取樣人員應在試樣或其包裝上做出標識、封志。標識和封志應標明工程名稱、取樣部位、取樣日期、樣品名稱和樣品數量,并由見證人員和取樣人員簽字。見證人員應制作見證記錄,并將見證記錄歸入施工技術檔案。建議相關主管部門在監理單位資質年檢和日常管理中,須將見證人員配置、數量和承擔的建設工程監理總量結合起來,確保見證工作實際有效進行。
(3)取樣人員、見證人員對有關標準、規定不熟悉或是不認真對待甚至是不作為。比如施工單位為了節省檢測費而不按規定頻率進行取樣送檢。材料進場兩批只送檢一批;混凝土試塊應做5組的只做3組;材料采購無計劃,或是墊資工程資金不足只能分批、零星采購。比如三個月內水泥進場3次每次60t,只有第一次取樣送檢并在檢測委托單的代表數量欄填上180t;防水卷材采購數量不足,還差100m2,臨時買不到同品牌的就用其它品牌的同類產品替代,這一小批卷材的取樣送檢就免談了;見證人員坐在辦公室吹空調侃大山,懶得在烈日高照下監督混凝土試塊的制作過程,放任取樣人員自行取樣制作。建[2000]211號中明確規定:見證人員和取樣人員對試樣的代表性和真實性負責,歸根到底見證人員和取樣人員對于法律規定的責任義務不明確,法律意識淡薄。要真正把見證取樣工作做到位,筆者認為需要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檢測單位都必須嚴格按照強制性規定執行。從基礎抓起,重視見證取樣和送檢。從保證工程質量角度出發,進入現場的材料必須遵循“先檢驗、后使用”的原則,尤其是結構用材,關系到工程結構性能和安全,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要求,在使用前取樣送檢,符合相應材質標準后方可用于工程上。
2、見證取樣和送檢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及解決辦法
2.1取樣不按有關標準
比如水泥的取樣,沒有隨機從不少于20個以上不同部位中取等量樣品進行混合,經混拌均勻后再從中稱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作為試樣,而是在同一部位水泥中取樣,有的干脆整袋送去;鋼筋機械連接試件不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截取,而是在加工場另行用邊角料制作試件;熱軋圓盤條鋼筋的取樣應在冷拉調直前距端頭不少于500mm處截取,有的取樣人員卻在冷拉調直后任意處載取。
2.2試樣不按有關標準進行制作
比如施工現場采用人工插搗制作混凝土試塊,制作人員隨手抓起鋼筋頭一陣亂插猛搗,一邊還另外加入粗骨料:標養試塊、同條件養護試塊統統拿到水池里去泡。
2.3試樣所代表工程量的數量、批次不夠
比如水泥強度物理性能試驗報告中代表數量累計只有500t,而工程實際用量至少800t:鋼筋閃光對焊焊接接頭試驗報告中代表數量只有300個,而工程實際焊接接頭有450個。
以上這些技術問題存在的根源還是管理制度缺失。建設單位對取樣人員管理不到位,只要求資料齊全至于現場如何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各級領導應逐層加強監督管理、監理單位不僅僅要求加強自身建設,還需要采取措施對檢測單位、建設單位的行為進行約束,政府主管部門也應發揮作用,強化制度管理,推進見證取樣工作順利進行。
見證取樣及送檢制度是控制工程質量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它能做到工程質量事前控制(如鋼材、水泥、防水材料用前檢驗)和施工過程的監控(如混凝土、砂漿試塊強度檢測),可以防患于未然,從根本上消除或減小建筑工程質量隱患。所以見證取樣送檢工作是保證工程結構實體質量的基礎,可以保證全面、客觀、準確的反映工程質量所達到的真實水平,以便科學、公正、準確的評價工程質量,提高見證取樣送檢管理工作是整個施工過程的重中之重,也是監理把關材料檢測工作的主要任務,所以加強見證取樣送檢工作是至關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