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以及建設規模的擴大、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如何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及建筑物的耐久性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因此,為了適應新時期國家建設的需要,混凝土技術作為土木工程建設中重要組成部分,不得不向高性能方向發展。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耐久性,而且在自然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生態環境友好性、良好化會效益和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優勢,滿足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诖?,文章根據實踐中遇到的幾點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因素,從而提出切實做好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措施,對今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發展及應用意義非常重大。
[關鍵詞]建筑施工;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
1、影響混凝土施工質置的主要因素
1.1材料質量問題
建筑施工中與混凝土質量相關的材料主要有水、水泥、骨料和外加劑等原材料,其中水泥是混凝土配料中的主要材料。水泥具有熱穩定性差但硬度較高的特點,遇水會釋放出較高的熱量,混凝土的溫度升高,如果熱量不能夠有效擴散,則會由于內外環境溫差較大,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溫差裂縫。
1.2混凝土配比存在的問題
在混凝土的配比材料中,水泥占有量比較少,卻是成本最高的材料。由于水泥有利于混凝土的強度提升,并且自身的體積變化率較大,當一些施工企業為減少施工材料成本時,就會減少水泥的用量,從而使得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導致混凝土強度不滿足建筑工程的要求。
1.3混凝土澆筑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時,要注意施工的環境,根據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施工之前必須檢查鋼筋和模板,以及運輸機具和澆筑模具。在具體的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施工人員沒有按照上述施工規范進行施工,致使其中一個環節出錯,或者是幾個環節出錯,都會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另外,混凝土澆筑時要均勻澆筑,進行分層澆筑時,必須考慮分層現象和澆筑間隔,以及冷縫現象。若不注意這些問題,就會使混凝土發生離析現象,致使混凝土抗剪、抗滲能力下降,影響建筑質量。
2、加強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2.1水泥
一般來說,對于普通混凝土只需考慮水泥的強度,而對于高性能混凝土對水泥性能卻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流變性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對水泥性能的要求,除最低限度的流動性外,還應保證水泥在低水灰比下也能發生水化反應,使水泥更加密實化。其次,高性能混凝土對水泥的質量要求,還包括以下幾點:(1)合理的顆粒組成;(2)較好的均勻性和穩定性;(3)和易性與需水量。
2.2拌合水
在混凝土攪拌時,加入拌合用水,賦予混凝土流動性,并和水泥發生水化反應,使混凝土凝結、硬化。因而拌合用水對混凝土拌合料的凝結、硬化、體積變化和強度等影響很大。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中不能含有對混凝土中鋼筋產生有害影響的物質。一般使用較清潔的河水、井水、自來水、湖水及溪澗水等,但PH>4。且不得使用工廠廢水、沼澤水及硬度較大的水;禁止水中含有酸類、糖類、脂肪等有害物質。
2.3細集料、摻合料
(1)細集料宜用級配良好、質地堅硬的潔凈天然中粗砂,其質量須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標準的要求。砂的粗細程度對混凝土強度有明顯的影響,通常,砂粒越粗,混凝土強度越高?;炷翉姸鹊燃壴礁?,配制所用砂的細度模數要越高。
(2)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時使用礦物細摻料的目的是抑制混凝土中堿骨料反應。高性能混凝土配制過程中,為促進水泥水化生成物的轉化,可摻入適量活性礦物細摻合料,硬化混凝土的孔結構能夠得到改善,且密實性提高。
2.4外加劑
在混凝土拌制中摻入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稱為外加劑。通常,摻入量小于或等于水泥質量的5%。目前應用的外加劑主要有早強劑、減水劑、速凝劑、膨脹劑、引氣劑等。
3、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3.1混凝土攪拌
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混凝土原材料的稱量,最大允許偏差應符合以下規定(按重量計);骨料±2%;膠凝材料±1%;拌合用水±1%;外加劑±1%。混凝土攪拌應采用行星式、逆流式或臥軸式等強制攬拌機,而計量采用電子計量系統。測定混凝土拌制前和拌制中砂石含水率,并檢驗各摻料的合格性,結合工作性能、環境條件及測試結果等提出施工配合比。攬拌時,先投入礦物摻臺料、水泥、細骨料和外加劑,攪拌均勻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粗骨料待砂漿攬拌充分后再投入,然后繼續攬拌至均勻為止,以上所述每個階段的攬拌時間不宜少于30s,總時間不宜少于2min,但不宜超過3min。
3.2混凝土運輸
在運輸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及各項工作性能指標的穩定性。摻入防凍劑時,混凝土試配強度等級要比設計強度高一個級別。一般水的加熱溫度不高于80℃。
3.3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應分層進行,時間間隔在90min內,施工縫按設計留置。澆筑混凝土時一定要充分考慮溫度變化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依據溫度的變化適時調整施工條件,保證混凝土的質量。一般情況下,夏季施工時,應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溫度不高于25℃;冬季施工時,應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溫度在10℃以上,以免混凝土因內外溫差較大而出現裂縫。此外,還可以采取降低出料口的溫度(搭設涼棚、采用地下水拌臺等方式降低入料溫度)及預埋冷卻水管加速混凝土散熱的方式來控制溫度條件,以減少內外溫差。
3.4混凝土養護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較快,通常7天即可達到設計強度的80%,需養護14天以上。高性能混凝土養護需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把握:(1)灑水噴淋養護時,表面可用土工布、棉捏等吸水材料包裹嚴實,減小灑水噴淋的間隔時間;(2)保濕養護采用養護劑時,應符合水泥混凝土養護劑標準。通常沿豎向和橫向各噴涂一遍,不得存在遺漏的地方,在養護期間,要保持涂膜的完整無損。如發現涂膜開裂起皮,立即補涂(3)要密切關注混凝土養護期間的天氣及表面的溫度變化。氣溫發生突變時,要及時采取溫控措施,保證混凝土表面與大氣溫差在15°以內;(4)依照不同的氣候條件和結構特征,高性能混凝土的養護期限通常應控制在14-28天之內。養護期間,要及時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做好巡查記錄,保證養護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