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文化底蘊深厚,建筑物作為文化傳播的特殊載體,記錄著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輝煌歷史。總體來說,無論是物質層的要素,還是心理層的精髓都顯的尤為重要,表象與精神都是地域文化制約建筑設計的因素之一。正是因為這些“表象”與“精神”的影響,促使當今建筑呈現出一種積極的、循序漸進的尊重地域文化的發展景象。本文對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影響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地域文化;建筑設計;表現形式;融合方式
對于目前的建筑工程來說,不斷革新的技術一定要結合地域文化,這樣才能建造出更完美更有深意的建筑。建筑已經不僅是我們生活工作的空間,更是體現現代人思想的存在,建筑也是需要傳承的,在我國這個文化如此豐富的國度,通過建筑向世界展現我們的地域文化是非常可行的,這樣也可以讓我們的文化為世界所了解。
1、地域文化特性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方式并不相同,受到地域人文和自然環境的差異影響,建筑物所表現出的文化內涵也各不相同,各有側重點。建筑物體現出的人文文化,主要為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歷的社會性質、風土人情、意識形態等方面的體現;自然環境則主要為區域氣候條件、地質特征、經緯度、季節差異等方面的體現。在建設設計之初,必須深入了解項目所在地的人文和自然環境兩方面的知識,在建筑設計中將二者緊密聯系,融會貫通,相互襯托得以體現地域文化特性。若建筑設計僅體現自然環境特征,則缺少文化底蘊,建筑設計方案較為膚淺,不能被當地人民所接受,不能體現地域特征;而僅體現人文特征的建設設計,則會與周圍環境形成較大差異,顯得格格不入,無法達到美化城市的目的。因此,在建設設計中需將人文和自然特征相互均衡考慮,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方。
一個建筑所表現出來的社會屬性是通過建筑技術以及與特定的社會環境之間進行相互作用,人們將文化意識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技術,比如采用不同的色調、不同的材料或者是不同的形式賦予到建筑當中,讓建筑表現出這個時代或者區域所具有的獨特意義。建筑設計在一定的情況會受到環境的制約,而這種制約又會反過來與自然環境進行磨合,最后達到一種人性化的設計與自然環境的完美整合,不但推進了建筑的人性化發展,而且還加快了當地社會的進步。這種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讓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建筑的社群文化變得相輔相成,進而讓人們對建筑產生親切感。
2、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方式
2.1綜合區域自然環境、人文特色以及生活模式進行建筑設計
在現代城市建筑中依然保留古代時期的客棧、商鋪和院落等建筑,充分體現了該地區古代時期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風格,與周圍自然景觀相互襯托,共同體現出當地的區域特色。此外,現代建筑吸取了古代建筑設計精髓,并在現代元素和設計理念的幫助下進行升華,與當地人文特色朝相輝映,給人一種時空變化的感受。
2.2要善于借鑒當地傳統的建筑符號
裝飾是一種傳統文化,是利用各種裝飾材料進行藝術加工,具有一定的語言和符號等信息的載體和功能標志,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以各種存在方式為人們所感知和使用。我們可以通過裝飾的形式就可以判斷出哪些是東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表現的區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比如清代建筑裝飾中運用了大量的吉祥圖案,取材廣泛,各種人物、景物、動植物都有表現,利用其諧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義。
2.3建筑設計要充分考慮當地環境的影響
不同的地域環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域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異,使文脈成為建筑及空間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氣候及地理環境的不同,自然景觀、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現出巨大差異,而他們所形成的空間特征和風格也千差萬別。有高原的粗獷豪邁,也有水鄉的細膩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古鎮的古樸清新。
2.4充分利用項目所在地特有的建筑材料
不同地區受自然環境和地理特征的差異,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當地充足、優質的資源作為建筑材料。我們在設計建筑物時,必須了解地域性質和當地出產建筑材料的類別,使建筑設計既凸顯地域特色,也降低建筑物造價。
2.5建筑的地域性與當地的人文、歷史緊密聯系
建筑設計師在設計建筑時,要深入該建筑所在的區域進行了解,充分發掘周圍的有用信息,通過與現代的科技技術相結合,才能讓設計師們在繼承歷史建筑物風格的同時,還可以提出與當今時代相適應的新的創作理念。
2.6建筑理念要與時代要求相匹配
所謂傳統設計,就是指設計繼承歷史時期的人文因素、歷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現代建筑設計也是以這些因素為基礎的,這些因素雖然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或多或少的改變,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因素會遺留下來與當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個現代的建筑設計如果能夠充分的表現出這些細節問題,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詮釋該地區的特色。此外,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也要學習西方文化,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要大膽的去結合西方文化,正確對待西方文化問題。
2.7參照當地其他建筑物特色
建筑設計者短時間內對地域文化和歷史的掌握可能存在偏差,在建筑設計時可能微小的差異所表現出來的寓意則截然相反,同時,因受到地域文化和思維模式的影響,不同地區的人們對建筑的理解也完全不同。例如,西方文化中白色代表純潔和神圣,然而在我國的傳統思想中,白色建筑則多與死亡相關,僅是顏色的差異,就可能將同一建筑物賦予不同的含義。因此,建筑設計不僅要與地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特色相結合,同時也應該多借鑒當地的建筑風格和色彩運用,使新建筑物與周圍其他建筑相互融合,帶給人歸屬感。
結語:
總之,地域建筑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功效。因此,現代建筑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地域文化特色,從傳統地域建筑文化中吸取文化精神,從而設計出滿足人們物質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現代建筑。
參考文獻:
[1]肖嬋,張龍.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運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6(23).
[2]徐訓文.在建筑設計創作中地域建筑文化傳承的實現[J].住宅與房地產,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