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中,筆者將從建筑工程項目給排水設計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與分析,探討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設計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具體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給排水系統設計;節能減排要點分析
當全球面臨水資源不足、短缺的問題,如何實現建筑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相互促進,如何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并實現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為城市居民創造一個溫馨愉快、舒適安全的居住空間,是每一位設計師所需要考慮的。給排水設計是建筑工程項目中的重要環節,設計師應當思考怎樣科學、高效應用水資源。
1、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設計的問題與不足
以節能減排為目標,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公司應當首先樹立科學的設計理念,并全面考慮到給排水設計與成本資金、施工技術等方面的關系,認真研究建筑工程項目給排水系統設計中普遍存在的不足與弊端。
一是建筑工程熱水供應系統設計中容易產生的問題。熱水供應系統的設計目標是,為居住者提供及時、安全的生活用水,但同時要避免對熱能、水資源的雙重浪費。現實情況中,很多建筑工程項目的熱水供應系統采用了不設限的循環輸送系統,熱水蓄水箱與輸送點之間的距離過遠,熱水供應管道沒有采用有效的防寒、保溫處理,都導致了熱能與水資源在輸送途中、未使用情況下的能源浪費。
二是建筑工程排水系統設計中容易產生的問題。如果排水管道、零部件發生腐蝕、滲漏,將嚴重影響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造成能源的不當損耗。如果排水管道發生滲漏,將嚴重干擾并影響建筑使用者的生活與休息,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有關設計人員應當加強規劃設計,對施工管材與零部件規格、施工技術明確規定,避免因為建筑材料質量不合格,造成零部件或者管道滲漏。
三是建筑工程給水系統設計中容易產生的問題。如果建筑給水系統設計不合理,將造成給水壓力較大和用水浪費的問題。除了提醒居民注意節約用水,培養正確的節能環保理念之外,還應當加強給水系統設計,提高建筑工程的節能性能。
2、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設計中的節能要點
一是,給排水系統設計中要注意控制壓力數值。首先,設計人員應當自覺遵守國家關于施工管理的相關規范規定,避免給排水管道壓力設定超過標準數值,造成水資源的不當浪費。其次,設計人員應當發揮主觀能動性,分析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和施工現場環境,分析周邊環境中的市政給排水管網布局,為建筑工程給排水設計搜集信息與資料。最后,如果部分住戶的用水管路存在壓力超標的情況,需要實施降壓處理,在適當的部位安裝減壓閥門,起到減緩水流量、降低供水壓力的作用。
二是,科學配置二次供供水裝置與設備。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給排水系統設計與規劃,應當從現實情況出發,結合建筑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科學選取變頻調速供水方案或者氣壓罐供水方案,確保建筑工程的給排水系統正常運行。首先,供水裝置與額設備的選擇中,應當參考裝置設備的參數數值與功能性,其次供水裝置的選購應當與后期的施工技術、施工方案相兼顧。
3、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設計的減排要點
一是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生活用水和二次供水污染防治。生活用水和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主要來源于生活供水水箱和供水管道兩個方面,當這兩個供水設備內水質污染后,終端用戶或業主就會排放已污染自來水,直至流出“干凈”自來水,此部分水未經使用即被浪費,如若能減少或防治二次供水污染,“減排”的效果將會凸顯。為了減少二次供水污染,在水池、水箱以及供水管材的材質選擇上,需選擇衛生性能良好、不易腐蝕、結垢和表面光滑的材質,減少細菌和微生物的產生;其次,水池、水箱的人孔、通氣管、溢流管、泄空管上應有防止昆蟲爬入的措施,如在溢流管、泄空管管口上安裝防蟲網罩。同時在設計時,盡可能避免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同一個水箱或水池。
二是選擇新型節水閥門。建筑設計中的高位消防水箱、生活水箱及室外消防水池的進水管上均需要安裝浮球閥,而傳統的浮球閥為閥芯兩部到位的配重逆開式浮球閥,不但使用壽命短,而且關閉反應較遲緩,溢流水過多。
4、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設計的改革方向
一是充分利用新能源和熱水供應系統的優化設計。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新能源的利用率越來越高,將新能源應用到建筑給排水系統的設計過程中是十分有效的。熱水系統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辯證地利用太陽能,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一般情況下,真空管式和熱管式的熱水供應系統可以保證較好的太陽能吸收效果,在供水過程中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去除外界因素的干擾。當然,熱水供應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受到當地環境和氣候的影響較大,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設計方法。
二是給排水系統的設計策略應當保證城市用水的循環再利用。所謂的城市用水循環再利用,是指城市建筑工程項目在進行給排水系統設計的時候,應當與市政供水、排水規劃設計方案相結合,妥善利用城市供水、排水管網的便利條件,注意對城市各種水資源的循環回收、再利用,通過修建蓄水池、雨水存儲場所或裝裝置設備,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天氣情況、氣候特征,分析當地的平均降雨量,并設計出蓄水池的規格、功能,將自然天氣中的降雨有效收集起來,將各種水資源進行分類、收集并循環使用。城市用水循環再利用的理論基礎是,根據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水資源的不同使用目標,將收集到的儲備水進行分類,將車輛、道路清潔用水、沖廁用水與飲用水源區別開,不同類型的水源分別要達到不同等級的檢測指標,確保城市居民的用水安全與身體健康。從實踐情況進行統計與分析,筆者發現在城市用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情況中,與未采用循環再利用措施的地區相比,實施循環再利用建筑工程實現了水資源的大幅度節約,其中居住區的節水量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商業區的節水量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建筑給排水系統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當從施工現場情況出發,不斷優化建筑工程項目給排水設計的方案與方法,提升珍惜水資源的使用效率,科學設定供水壓力數值,尋找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的節能減排 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蘇媞.建筑給排水設計常見問題及對策[J].居業,2015(22).
[2]趙永暉.有關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問題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1).
[3]于雷.建筑給排水設計常見問題及對策探討[J].智能城市,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