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我國很多城市的土地資源非常緊缺。種種要素的集成導致各種矛盾出現,城市的空間容量供求也面臨著很多的矛盾,地下空間開發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些都給城市的地下空間開發帶來新的改變和突破,但是也有很多的困難和挑戰。本文主要通過政策法規和開發的現狀以及相關的用途各方面著手進行分析問題,與外國的地下空間相結合,并且給我國城市地下空間的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通過這種形式開展我國的城市地下空間發展情況。
【關鍵詞】城市;地下空間;分析
我國的經濟發展飛速,很多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人口和車輛的使用大幅度的增長,并且加劇了城市空間容量工序的矛盾。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充分的解決了城市建設的空間不足的情況,并且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促進了城市的有效發展。目前很多城市都比較側重高度和平面的擴張發展模式,經過調整以后,把重心放在地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上面。
根據國外的地下空間發展情況來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都是從功能單一性逐漸走向綜合性發展的,都是從局部、單個的地下空間轉向整體的、系統的開發。并且從單點向線、面、三維一體方向發展。因為我國的開發情況比較遲,所以在建設的時候很多方面都有不足和欠缺,在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我國除了幾個大城市的地下空間進入了“規模化、系統化和綜合化”的階段,其他城市都是屬于獨立、單一的開發模式。要讓城市的建設有規范性并且合理的運用,就必須要有全局統一性,必須完整的規劃、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
1、關于城市地下空間的發展
1.1關于我國的地下空間開發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進程也是在不斷的發展和改變,城鎮的人口率已經從過去的17%提升到現在的47%,如此大的一個增長幅度讓我國的城市化水平越來越高了,但是我國仍然存在長期的工業化滯后狀態,相比較而言,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口率達到80%以上,從這些概率和數據可以得出我國的地下空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還有很多需要進步的空間[1]。
城市的進化和改變,地下空間也會隨之而改變;首先是地鐵的建設,一定要根據全市的軌道建設來規劃和把握;其次是基礎的設施建設需求,比如說干線系統,這些基礎設施都是需要規劃和把握的。還有公共地下停車場、地下交通步行系統和建筑物地下利用,都是需要進行相關處理的。
1.2資源的合理分配
目前我國在耕地和水資源方面的總量在世界上的水平處于劣勢狀態,而且中國又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大國,人均的占有量非常的少。據數據顯示,我國的耕地減少了近億畝,這其中就包括了城市用地的無限制增長。
1.3我國地下開發面臨的挑戰
根據發達國家的地下開發情況,可以看出地下空間的開發是結合不同發展階段來建設的,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趨勢——從點到線到面再到三維一體的趨勢來發展的。地鐵或者是地下商業中心作為起點然后以城市空間的視覺,向空中和地下以及周圍的地區發展,把城市的地下空間跟地上面的空間進行系統的融合,這就是地下空間開發的趨勢和模式。地下空間已經成為城市公共空間比較重要的一個延伸。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城市變化,我國的地下空間發展將會進入一個大規模的發展階段[2]。
2、關于地下空間的法規
2.1我國的標準
首先是我國的《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規范》主要針對世界城市規劃建設的問題進行規劃和編制的一部規范性文件。這部文件的實施讓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越來越有依據和規范。
2.2關于地方的政策和法規
隨著大城市的地下空間的開發和規模的不斷擴大,相關地方的對空間開發的規定也不一樣,比如說《上海城市地下空間建設用地審批和房地產登記試行規定》這些都是由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并且在9月份就已經正式試行了。我國的各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的規定是通過分裂審批和明確權屬,從根本上規范了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并且進行了規范的管理,讓城市的空間規劃、建設、管理等問題都一一得到解決。并且運用這種方法對其他城市也進行了相應的嘗試和應用。比如《杭州市區地下空間建設用地管理和土地登記暫行規定》、《深圳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暫行辦法》等其他城市,很多地方的政策法規都是有了實質性的推進,而且采用后的效果非常明顯[3]。
雖然政策在法規上有一定的推進作用,但是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在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在多個目標之間很難進行協調統一,缺乏相關的制度,地下建設的使用權和產權登記都是不具備法律性的,而且有很多地方的法規都不夠完善。
2.3當前城市地下空間的發展情況
2.3.1地下開發、地面開發、地下空間的協調和規范化
目前我國的地下空間發展已經嚴重沒有秩序,缺乏統一的管理制度。一般的地下空間都是獨立存在的,許多道路兩旁都在做地下空間的開發的建設,但是各個單位的所屬性不同,所以在開發的時候僅僅只是隔著一條馬路的距離,這樣建設下去完全沒有考慮地下空間的互相銜接問題。舉個例子,青島的海底世界這個地下開發就是非常典型的實例,它的開發功能非常簡單,只是一些基本的展覽功能,對于配套的設施也并沒有完整的建設起來,沒有停車的位置,對于旅游的游客來說造成了嚴重的交通堵塞,影響了整個城市的交通運行。
在城市的快速發展當中,很多新區的建設沒有基本的公共空間,很多高層或中層的寫字樓都是間距非常近的,建筑密度很大,甚至都擠在同一個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對地下空間的面積產生了一些影響,這些都是沒有考慮到地下開發接口問題。目前很多土地的可利用性已經非常的局促,通過逐步的開發地下空間,可以提高城市的容量和集聚程度,這其實也是未來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的重要方向,這樣開發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
2.3.2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不夠規模化
現在很多城市商業中心地面上的建設都逐漸的處于一個飽和的狀態,很多地區缺乏對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除了極少數的商業區商場的附屬地下開發以外,很多大規模的地下商業設施的開發和利用都是比較少的。并且商業空間的容量也需要人們去拓展,比如說地下停車場、餐飲、文化、娛樂和商業功能等,這些空間的建設對于城市的發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2.3.3關于城市的地下管溝
城市的地下設置了很多管線,比方說自來水、污水、天然氣和煤氣這些管線都是錯亂的放在一起的,每個管線的管理部門也都不一樣,都是各自為政,其中的利益關系相當復雜。要維修這些破損的管線,維修工不得不給馬路進行開膛破肚,這樣一來就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影響。同時,這種獨自施工的情況會影響到其他管線的正常使用,會給污水管道造成破壞,并且管內會流出很多水,這樣長期發展會給路面造成很大的坑,對人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2.3.4關于地下空間的形式
我國的地下空間開發主要形式是商業和地下停車場這兩種方式,其他的功能基本上沒有用到。可見我國的發展形式非常單一,地下空間開發應該向交通、旅游、教育、娛樂多方面全面發展,而不是單一的某種功能。同時,地下空間的開發可以考慮縱向分層設置,按照地鐵、地下快速路、停車場、商場、地下管廊形式等由地面向地下延伸分層建設,既能緩解地面交通擁堵、綠地減少等城市病問題,又極大地發揮了城市地下空間的作用,從而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結語:
關于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要引起重視,必須根據世界的情況進行資源的合理分配和設計,開發一些有利于人們的好的地下空間,并且要汲取過往的不足經驗,重新審視和規劃地下空間的開發。
參考文獻:
[1]謝和平,高明忠,張茹,徐恒,王勇威,鄧建輝.地下生態城市與深地生態圈戰略構想及其關鍵技術展望[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7,36(06):1301-1313.
[2]方寅琛,龔日祥,李三鳳,潘聲勇,顧明光,黃衛平.基于三維地質模型的地下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以嘉興城市地質調查工作為例[J].上海國土資源,2017,38(02):43-45.
[3]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前沿論壇[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5,34(06):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