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項目本身具有結構復雜、建設周期較長、規模較大、 涉及的專業眾多等特點,因此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變更的項目,合同變更的執行須在符合法律的范疇內進行。本文在建設工程合同的法律特征基礎上對建設工程合同變更的約束條件、發生的時間進行簡單的介紹,并簡單介紹了合同變更和合同更新的區別。
【關鍵詞】建設工程;工程變更;法律特征
建設工程合同又被稱為建設工程承發包合同,是指由工程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建設工程項目合同管理具有幾大特點: ①法律關系復雜; ②合同條款繁多; ③合同變更較多; ④整個合同生命周期長?!?】工程合同變更與建設工程結束后的合同結算、項目竣工決算和竣工驗收密切相關,是建設工程項目投資控制的重點和難點,在建設工程合同復雜的合同關系前提下及時準確的處理工程合同變更,對推進建設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1、建設工程合同的法律特征和合同變更的條件
1.1建設工程合同具備兩個法律特征
1.1.1建設工程合同是以完成特定不動產的工程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合同。
建設工程合同性質上屬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務為目的的合同,但其工作任務是工程建設,與一般的動產承攬不同,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工作物是建設工程項目。
1.1.2在建設工程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各環節,均體現了國家較強的干預。
體現在立法上,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外還有大量的單行法律和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大量的國家或地方性行政法規和規章,對建設工程合同的訂立和履行諸環節進行規制。
1.2有效的合同變更需具備四個條件
1.2.1原已存在有效的合同關系合同變更是在原合同的基礎上。
合同變更是指通過當事人雙方的協商或者法律的規定改變原合同關系的內容。因此,合同關系不存在就無變更的對象,合同的變更必須具備原已存在合同關系這一前提條件。同時,原合同關系若非合法有效,如無效合同、已被撤銷合同或者追認權人拒絕追認效力未定的合同,合同便自始失去法律約束力,即不存在合同關系,也就談不上合同變更。
1.2.2合同變更須依當事人雙方的約定或者依法律的規定,并通過法院的判決或仲裁機構的裁決,發生合同變更主要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
我國《合同法》第77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眳f商變更合同時,變更合同的協議必須符合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任何一方不得采取欺詐、欺騙或脅迫強制他方當事人變更合同。
1.2.3合同變更必須遵守法定的方式。
《合同法》第77條第2款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如果當事人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變更合同的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未遵循這些法定方式的,即使達成了變更合同的協議,也不具備法律效力。我國法律和行政法規中未對合同變更的形式作強制性要求,因此可以認為,合同當事人雙方變更合同的形式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決定,一般應與原合同的形式保持一致。
1.2.4合同變更還可以依據法律直接規定而發生。
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以及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存在乘人之危的情況,使對方在違背自身意愿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但是又不存在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社會利益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2、合同變更
2.1合同變更發生的時間
一個建設工程合同從招標到合同執行完成,在法律的角度存在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發包文件發出、投標截止、發出中標通知書、合同簽訂、合同執行完成。
2.1.1中標通知書發出之前
中標通知書發出之前屬于無合同階段,根據1.2.1的要求,不具備合同變更的前提,因此本文中不予討論。
2.1.2中標通知書發出到合同簽訂
依據《合同法》第25、26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即中標通知書到達中標人時合同就已經成立。此階段發出的變更為有效變更。
2.1.3合同簽訂到合同執行完成
依據《合同法》第77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2.2合同變更對建設工程合同的影響
2.2.1局部變更,合同的非根本性變化。
合同變更只是對原合同關系的內容作某些修改和補充,而不是對合同內容的全部變更,并且對原合同關系所做出的修改和補充內容僅限于非要素內容。在非根本性變更的情況下,變更后的合同關系與原有的合同關系在性質上一致,屬于同一法律關系,學說上稱為具有“同一性”。
2.2.2變更了原合同的基本條款或主要內容。
合同當事人雙方在協商的基礎上,對原合同的基本條款或主要內容進行變更,從而使變更后的合同與變更前的合同在內容上失去了同一性與連續性,導致原合同關系消滅,新合同關系發生。此種情況又稱為合同更新。
3、建設工程合同變更的法律分析
3.1合同變更的基本程序
3.1.1變更合同應貫徹協商的基本原則。
提出變更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應向對方提出變更合同的要約,發起合同變更。對方對要約的承諾與否,若對方同意變更,則雙方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重新約定合同條款,變更相應的合同內容。合同當事人須依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批準、登記手續。
若對方不同意變更,且合同當事人未能協商一致,可根據法律程序確定合同是否變更。
特別需注意的是雙方在沒有達成新的協議之前,單方面變更合同屬違約行為。
3.1.2變更合同的協議最好采用書面形式。
《合同法》第270條“建設工程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新的協議未達成之前,原合同是仍然有效的。合同變更時若未采用書面形式,合同變更不能成立。同時,需注意在整個合同變更協商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書面文件,包括變更解除的通知、圖表、書信等也應作為資料保管。
3.2合同變更的效力
3.2.1合同變更的實質在于使變更后的合同代替原合同。
合同變更后,當事人應按變更后的合同內容履行,已變更了的原合同中相應條款已不再具備法律效力。
3.2.2合同變更原則上對“將來”發生效力。
合同變更確定之后,原合同中未變更的權利義務繼續有效,已經履行完成的合同內容不因合同的變更而失去合法性。
3.2.3合同的變更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的權利。
合同變更觸及合同當時人權利的,原則上提出變更的當事人應對對方當事人因合同變更所受到的損失負賠償責任,若合同變更給對方當事人產生利益,合同當事人應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進行處理。
3.3合同變更與合同更新的區別
3.3.1受限制不同。
合同變更只限于對合同相應的內容進行變更,不涉及主體的變更。
但在合同更新中,不限于合同內容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某些情況下還可能是合同主體的變化。例如,《關于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活動的通知》下發以后一些由軍隊承接的工程,工程甲方需解除工程乙方的合同關系而由新的合同承接人代替,可發生合同的更新。
3.3.2對合同的影響不同。
合同變更必須是對合同內容的非根本性變化,變更前后的合同必須保持同一性和連續性,原合同關系不消滅并繼續有效。
合同更新是對合同的內容產生根本性變化,導致新的合同關系產生,新產生的合同與原合同在內容上,可能并無直接的內在聯系,但是這種變化直接消滅了原合同關系。
3.3.3產生的過程可能不同。
合同變更的實現主要通過當事人雙方協商而實現,但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直接依據法律規定而發生。例如,國辦發[2016] 4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發出以后,建設工程合同中工程涉及工程保證金的變更。而合同更新必須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
結語:
在工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合同雙方必須非常謹慎的對待彼此的所有合同、簽證和其他與工程項目相關的資料,避免因為對于合同理解不一致而導致的工程合同變更,雙方簽合同時必須要非常謹慎,盡量避免與法律或其他合同有矛盾或明顯的不利于自己的條款出現【2】。不可避免的出現合同變更時,合同當事人雙方應當協商解決,在協商一直的基礎上對合同進行變更,如果必須進行合同更新的,必須在雙方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進行合同更新。不論是合同變更還是合同更新,如果合同當事人雙方協商不成,合同變更又沒有直接依據法律規定而發生,必須應當繼續履行原合同,否則就是違約。
參考文獻:
[1]翁小紅.建設工程合同管理要點及對策.福建建設科技2013.No.4:74~85
[2]張玉蘭,趙圣祥.談建設工程合同的變更管理.山西建筑2015年11月第41卷第31期:253~254
[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