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工程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質量安全事故頻發,嚴重危害到廣大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建筑市場混亂、各方責任主體行為不規范等是質量產生的主要原因,而要從根本上解決質量問題的產生,不僅需要加強對建筑市場的監管力度,規范建筑市場各方責任主體的行為,同時站在政府行政主管部門與質量監督機構的角度,也需從自身的監督管理制度入手,在建筑法律法規體系的框架范圍內,根據各地實際具體情況,細化和制定針對具體實際的監督模式與機制。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監督;管理模式創新;分析;發展;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TU712
【文獻標識碼】A
目前就我國的國民經濟和相關的建設工程而言。我國的基礎建設正在快速的發展著,對于工程質量管理的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作為建設管理者,我們不僅僅要將建設工程的建設力度作為主體,更要在一定程度上對工程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這樣才能夠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
1、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主要影響的因素
1.1質量管理的相關意識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影響
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有一個無形的因素一直影響著質量管理的質量,這種無形的因素就是工程質量管理的管理意識。質量管理意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以及整體使用質量。因此在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中,質量管理意識非常的重要。很多的施工企業沒有將眼光放長遠,只是看中當下的經濟效益,這樣就導致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沒有對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管理,沒有形成一種嚴格的,科學的質量管理意識,這樣的情況下,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可以說是形同虛設,沒有有效的管理意識,就不能夠有效地落實質量管理工作中的很多工作內容,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的質量數據,影響工程的質量,這樣不利于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制約了整個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工程行業是一種發展阻礙。
1.2質量管理的相關機制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影響
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質量管理意識是一個方面,還有另一個方面是在質量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是否有一套針對性的管理機制。如果沒有一套針對建筑工程自身的質量管理機制就會導致在質量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沒有一套質量管理體系來應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這樣的質量管理工作會對工程建設的起到一定的負面作用。沒有一套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就很難從宏觀的角度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以及控制,很難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達到我國相關部門以及建筑行業的要求。更嚴重的是,很多的建筑工程單位在施工的過程中,并沒有嚴格地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施工作業,沒有按照相關的質量施工規程進行施工,這樣的施工質量在質量驗收的過程中很難通過,往往是返工的命運,這樣既造成了施工工期的延誤,還會對施工成本造成嚴重的影響。
2、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在管理模式上的創新
2.1重視市場管理,強化管理意識
在進行建筑行業的生產和發展過程中,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必須要重視市場管理,并強化市場管理的意識。具體的做法,首先對于企業應當將傳統的單一管理模式轉變為橫向、縱向相結合的綜合管理模式,從傳統的注重企業的生產效益理念轉變為重視企業的生產效益、社會效益相結合的發展理念,在生產建設的過程中實現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重視建筑行業施工過程中也應重視制度的構建,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行業生產標準,有針對性的解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而實現企業在市場競爭當中的優勢地位,促進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2重視行業管理體制的構建
在新時期建筑行業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單位應當重視橫向與縱向管理的模式,在部門管理的過程中重視橫向管理模式,將部門之間的分工獨立化,使得部門之間的工作能夠更加細致,但同時不同部門之間還應當保持信息上的聯通性,保證信息的共享,進而促進建筑單位在監督管理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
2.3強化質量意識
在建筑行業的施工發展過程中,質量與速度往往是兩個矛盾的因素,很難有施工單位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既能夠保證高速度,還能夠保證建筑質量符合要求。因此對于建筑單位來說,方面應當重視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將質量責任主體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實行責任機制,通過負責人的管理模式來實現建筑企業的質量監督管理的有效性。同時,在企業內部要潛移默化的宣傳質量控制文化,要讓施工作業人員認識到,在建筑建設過程中沒有規范化的質量監督管理就沒有良好的市場競爭地位。
2.4重視質量保證體系的健全
在進行企業的監督管理機制的創新過程中,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制定相應的質量責任機制以及原材料的檢驗、驗收及原材料的保存等,在進行建筑材料的驗收過程中,一方面對原材料的質量設定相應的標準,按照特定的標準進行;另一方面在原材料的保存過程中則應盡可能的按照科學的程序進行。其次,在施工現場的施工工藝規范過程中,應當對原材料、有關建筑構件、結構半成品的質量進行充分的控制,有關管理人員應當定期的開展檢查工作,同時也開展一系列的技術交流工作,將設計環節的重要內容以及有關標準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和說明,保證施工現場的施工工藝規范化。最后,在施工現場的質量監督管理過程中,相關管理負責人一定要對相關材料和施工工藝進行嚴格的把控,一旦出現材料不符合質量規定的現象,一律不準再次使用,要將情況進行匯總,形成報告,進而上交到監理總工程師手中,由監督監理單位來進行審核,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等。
結語:
伴隨著國民經濟和國民要求的不斷提高,建筑行業開始日益進步,在我們的工程建設期間,國家和人民對于工程質量以及相關的全面監督行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我們必須轉變監督職能,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工作進行轉化創新思維,形成正確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并對此相關措施進行不斷的研究和優化,從而提高建筑行業的施工質量和行為規范。
參考文獻:
[1]劉墨淵.試論工程質量監督和指導模式探討[J].民營科技,2013(08).
[2]謝靖,王浩,黃賽武.工程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工程質量,2014(S2).
[3]吳加杰.探究如何完善工程質量監督體系[J].江西建材,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