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類生存所需的各類物質中,能源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之一,由于近年來經濟水平逐年上升,人口數量也在隨之增長著,隨著人口密度不斷增加,需要用到的能源也是逐年呈遞增趨勢,甚至出現了不少能源枯竭的現象。雖然目前能源已經遠不足以應付需求,但是人類仍然未足夠珍惜能源的來之不易,在使用時非常浪費,不注重細節,所以引起了能源過早枯竭。本文對于綠色生態建筑進行了研究,探討綠色生態建筑中節能的技術,希望可以將節能技術在綠色生態建筑里推廣,全力推行能源節約,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綠色建筑;節能;生態;
作為人類生存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能源對于我們的生活影響很大,肩負著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義務。由于近年來城市化進程逐漸加重,全球工業化大背景下對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資源與環境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我國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因為發展中國家的特點,經濟水平和民眾生活水平均快速提升,使得建筑也不斷消費大量能源。從1978年時10%的建筑能耗,目前是激增至28.1%,占到全球建筑能源總量的近三分之一,占到社會總能耗量的近50%,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在這種節能迫在眉睫的環境下,發展綠色節能生態建筑,是必然的發展動向。
1、綠色生態建筑概況
1.1綠色生態建筑的起源和發展
在社會向工業時代邁步后,不斷加大了需要能源的用量,雖然開采能源確實使我們的生活及生產得到了進步與提升,但同時付出的代價也是極為昂貴的:隨處可見的森林破壞、全球溫室效應、臭氧層漏洞等等,這些均和過度開采和環境污染有著直接關系,于是生態平衡開始被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正是此時,綠色生態建筑及時出現,在各行各業提倡環保之時,被廣泛推廣開來。
1.2綠色生態建筑的概念
使建筑以生態學視野來審視,正是綠色生態建筑的理解,其融匯了生態學于建筑之中,從而實現使人和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其核心思想是更為高效的利用綠色能源,可建筑可循環及再生使用。
2、生態建筑具備的優點
2.1高效
生態建筑較之常規建筑最為突出的優點是其具備的高效性,可最大化利率空間資源,其沿用的是原生態系統,優化建筑物的內部空間,最大化利用空間面積,避免了不必要的空間浪費。比如說生態建筑會在規劃時以使用者的具體要求來進行,提升出最為合理的空間規劃方案,使資源利率低的問題迎刃而解。
2.2低耗
在設計生態建筑時,降低能耗是最先考慮的重要內容,要既能夠使用戶的基本使用得到保證,還要同時保證電氣系統以能耗量最低下正常運行。在建筑工程里電氣系統是必備的部分之一,而生態電氣系統在設計時便是本著最低能耗的態度。通過優化設計家用電氣設備,可以使最優化電能的傳輸路徑,使線路電能消耗量得到顯著降低,同時降低了在使用建筑期間的成本。
2.3建設過程無污染
一般來講,想要優化建筑最常用的便是通過裝修的途徑,根據設計單位出具的規劃圖紙來處理使用環境,更加符合使用者的建筑環境構想,無論建筑的屬性是民用或是商用,都能夠實現“無污染”。為了能夠降低能耗,最大化節能,綠色建筑里所使用的均為環境材料,并會將綠化做到地面、墻體以前屋頂多個細節上。
3、生態建筑中的節能環保措施
基于我國人口數量在逐年增加的背景,目前能源匱乏已經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建筑節能能夠在保證室內溫度的基礎上,不影響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時還可降低其在使用中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建筑節能非常復雜,需要多方面的技術,經歷由設計到施工以及管理等諸多流程,覆蓋了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生態建筑較之未接受任何節能措施的建筑物,可以節能高達50%,其中建筑轉換結構可實現20%左右的節能,照明及空調可實現30%左右的節能。
3.1建筑圍護結構節能
組成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主要部分為屋頂、門、穿以及墻,由于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墻體保溫技術目前也十分完善,于是人們紛紛將目光聚焦在如何使外墻保溫的性價比更高,開始在建筑時便考慮使用外墻外保溫技術。例如界面層使用界面劑,保溫層為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抗裂防護層使用抗裂砂漿復合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等等,這將技術的應用都可以使生態建筑在保溫節能功能方面效果更為突出。
建筑物圍護結構里窗戶可實現驚人的節能效果,通過窗戶,我們可以和外界的環境實現溝通,窗戶也能夠把室內相對于人工處理的環境和外面的大自然隔離開。目前窗戶較為流行使用熱鋁型框、熱反射玻璃和中空玻璃這節能材質,應用了這些技術,能夠顯著降低室內對外界傳熱,使窗戶的整體傳熱系統下降。
在做好外窗、外墻的保溫措施之后,同時還需要將屋頂的保溫隔熱性能做好。夏季陽光強烈,可以在屋頂進行綠化措施來降低陽光的輻射。近年來很多建筑的屋頂保溫層使用膨脹珍珠巖保溫芯板,用來替代常規的瀝青珍珠巖。其次,屋頂還可以架空通風,或做成坡層面,特別是綠化屋頂可以有效隔熱和保溫,并且漂亮的外觀同時還可美化環境。
3.2建筑設備的節能
由古到今,傳統理念中建筑物只是用來供人類居住的,主要用來防暑抗熱和抵御嚴寒,功能性方面來說不太理想。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現代建筑同時以使人類居住更為舒適為理念,這便給建筑物內的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報道,將空調系統加以改進,能夠使建筑物實現節能低耗。例如將全熱交換器安置于空調系統中,不但可以使新風負荷降低30%,同時還能夠把排風和新風直接熱交換,從而實現高達80%的排氣量;通過空調回風換氣,利用空調回風里等量的新風量來置換受到污染的房間氣體;通過使用更為高效的水泵和風機節能;對于管理系統實現保溫等等措施,都有助于節能。
3.3樓宇自控系統節能
在建筑中時常會遇到人走但照明以及空調仍然運行的情況,管理不當和不夠便利的人工操作非常浪費能源。而自控系統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其為現代化的建筑物自動系統,是智能建筑物的信息系統核心部分。自控系統利用了高科技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可以自動監控及管理建筑物中的空調、照明、通風、供水供熱、消防、電力、冷凍水等系統,通過傳感器來實時監測建筑內部的溫度、濕度、流量、液位、壓力等等,在不過分依賴人力的情況下由網絡操作平臺進行自動化操作,實現了至少50%的人力開支,以及降低25%的能耗,可使建筑物內的人員工作更為高效,并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費,長此以往,對于環境污染也有極大幫助。
3.4其它節能措施
資料顯著在東京都,有一處特殊的養老院,其應用了能源綜合循環利用系統,在地下有專用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可以把雨水、雪水收集起來之后進行加工供人類二次利用,能夠滿足廁所用水的70%用量。在屋頂架設了太陽能集熱板,可以提供整家養老院12%的洗澡用水。回收空調制冷時的排熱,在經過熱交換氣后制成熱水,可以負擔養老院每年洗澡用水的25%。
結論:
將各種現代化高科技技術應用到現代建筑物中,能夠使能源更為高效運用,并節省人手,使人類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更為舒適,同時還可實現建筑和環境間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生態建筑是可行的且是大勢所趨的。大量的學術界觀點認為,無論從設計、施工還是后期運營成本來說,節能建筑的投資均要遠遠低于高能耗建筑物,生態建筑在使用時水、電以及供暖都可以實現節能,特別是能源緊缺、價格逐漸增長的背景下,經濟作用更為明顯,因此,諸多發達國家極力推行生態建筑。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推行生態建筑節能模式志在必得,只有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才能使人類與環境的相處更為和諧。
參考文獻:
[1]江素霞,張澤彤.生態建筑節能系統研究[J].建筑電氣,2014,33(05):32-37.
[2]曾恒志,張祺飛,劉國偉.適應地方氣候的生態建筑節能設計——以重慶建筑節能示范中心為例[J].福建建筑,2012,(02):34-37.
[3]李曉.生態建筑節能的合理化構想[J].制冷與空調(四川),2012,26(04):413-415.
[4]任文理,王亞瓊,王芳.淺析“生態建筑”與“節能建筑”的異同[J].門窗,2016,(07):35-36.
[5]李亞麗,劉冰.淺析“生態建筑”與“節能建筑”的異同[J].企業技術開發,2016,35(09):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