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政府提出和推進“一帶一路”的號召,我國的交通公路,橋梁建設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原有的單一的交通格局逐漸向多樣化發展,但我國由于經濟發展不均勻,許多地區的交通建設依舊落后,這嚴重影響著當地經濟的發展,造成南北差異,東西差距的加大。本文就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提出一些關于路橋建設的看法。
【關鍵詞】一帶一路;路橋建設;戰略規劃
1、“一帶一路”規劃下交通發展新的格局
在我國一帶一路的交通政策下,交通運輸不斷發展,路與橋的建設在中國經濟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路橋建設是“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必要的基礎條件和重要保障,對于加強各地的政治意識、樹立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具有重要影響,在“一帶一路”的大潮流下,交通運輸部門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加大公路橋梁建設,加快一體化建設力度,對交通沿線加強產業布局,通過集聚效應使產業群形成,從而推動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1]。
2、在一帶一路規劃中路橋建設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我國加大了公路橋梁的修建,我國的經濟建設離不開交通的發展,交通的發展離不開路橋的基本建設,路橋的基本建設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國民出行的便利,提高區域之間的聯系,交通上帶來經濟的刺激不僅要注意衡量經濟利潤,同時注意交通建設帶來的社會性的評價,引導中國交通在未來的幾十年獲得更加健康的發展,提高國家的競爭力。
在近些年來,我國加快了城鄉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梁橋的建設加強了在一帶一路上各個區域交通經濟的發展,縮小區域之間城鄉差距,使得南北、東西的經濟協調發展,同時也加快了我國與鄰國之間的經濟,物資,資源的交流,加快我國偏遠地區經礦場資源,風能,水能,太陽能的開發[2],梁橋建設有助于推動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偏遠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最大程度的開發農村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優化的配置。
3、連續箱梁橋在路橋建設中的技術研究
連續箱梁橋技術在近年來,已經逐漸成熟。在連續箱梁施工前,需要進行支架施工,完成原地表的檢測,支架的受力計算和安裝,而后對支架進行預壓,完成模板的安裝,鋼筋、波紋管、鋼絞線安裝,繼而進行連續箱梁混凝土的施工。智能張拉、壓漿,最后進行支架移除,完成現澆預應力連續箱梁施工工藝。[3]現在國內已經采取了頂推法工藝建成曲線連續箱梁橋,大跨度連續組合箱梁橋的發展,開始了超大跨徑單向預應力UHPC連續箱梁橋概念設,基于ANSYS的等截面連續箱梁橋腹板裂縫分析等。在未來的路上,連續箱梁橋逐步成熟并會得到更大的應用。
4、高寒高原條件下土木施工的技術創新
“一帶一路”的“一路”要經過大片的多年凍土區。凍結的土壤在冰凍狀態下體積膨大,到土壤融化的時候體積變小。在這兩種作用力的推動下,凍土區的道路或者鐵軌的基底就會出現大面積的塌陷與破損。除了凍土以外,還存在空氣稀薄、天氣季度寒冷導致鋼鐵強度與柔韌性降低,所經途中緯度低,海拔高,地質運動比較頻繁等等問題。經過多次實踐與創新,例如:青藏鐵路、青藏公路、蘭西拉光纜、格拉輸油管道等重大工程的建設實踐,我國在高寒高原條件下施工的技術研究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例如:在青藏鐵路建設過程當中,中國土木工程師首次在全球范圍內提出“主動降溫、冷卻地基、保護凍土”的設計方案,創造性地采取了片石氣冷、碎石護坡、以橋代路、熱棒降溫等相應對策解決各種在高寒高原上施工的各種難題,目前這些工程都經受住了兩年以上的安全性考驗。
5、做好路橋建設對一帶一路的重要的意義
只有抓好交通方面基礎設施的關鍵部位和重點工程,著重打通部分缺失路段,使得瓶頸路段變得暢通無阻,并配合完善路橋的安全防護設施以及交通管制設施,進一步提升道路暢通水平,才能推進一帶一路政策順利建立起統一協調的運輸機制[4],促進國與國之間的通關、貿易、旅游等各種方式的溝通,逐漸形成跨國規范的運輸體系,實現國與國之間的運輸便利化。推動海關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建設,暢通水陸雙運的通道,推進邊境城市的進一步發展與建設,增加更多種類型的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我國與鄰國之間的貿易投資領域,開展基礎農業、加工農業及農產品深度加工等領域廣泛合作,積極推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在旅游業,高科技行業等領域合作。加大石油、煤炭、金屬礦石等能源資源的勘探以及共同開發,積極推動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充分利用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推動能源資源就地取材,就近使用,相互合作,最終形成能源——資源合二為一的產業鏈。加強固態、液態傳統能源深加工技術合作。
做好路橋建設有利于推動沿線的新興產業建設與合作,按照“一帶一路”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加強沿線國家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型材料等產業領域的進一步合作,推動創新投資合作機制的建立。
做好一帶一路的路橋建設有利于優化產業鏈的分工布局,推動沿線的上下游產業鏈和相關產業共同發展,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本身就比較滯后,自從21世紀之后,西部地區一直是政策大力扶植的重點區域[5],一帶一路的路橋建設將進一步激活內陸和沿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活力。我國西部地區應該與鄰國積極探索投資合作新模式,鼓勵合作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各類產業園區,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共建新時代的絲綢之路。
參考文獻:
[1]趙方平.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及改善措施探析[J].生產力研究,2014(10).
[2]于思賀,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現狀及發展戰略分析[J].經濟論壇,2016(12).
[3]陳青,現澆預應力連續箱梁施工工藝,交通世界,2017年第27期,81-82
[4]李秀菊,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7).
[5]李明,武昊.淺析交通運輸發展對經濟發展的作用[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