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發展進程在不斷加快,促使城市濱水地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而濱水地區的景觀規劃與設計是關鍵,因此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合理的濱水景觀規劃設計既能夠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也能夠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濱水景觀的規劃設計模式進行簡單闡述與探索。
【關鍵詞】濱水景觀;規劃設計;模式
1、前言
城市濱水區景觀是城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城市重點規劃設計的領域。 隨著城市建設的進一步發展,作為設計人員要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進行考慮,將細微的設計理念深入到景觀中,讓使用者享受濱水景觀帶來的舒適,從而使整體景觀得到一個質的飛躍和良好的評價。
2、濱水地區開發的前景
作為城市的一個特殊空間,濱水區可謂水流交錯,這一區域的土地也水草鮮美,在這個城市中具備得天獨厚優勢的空間和區域。盡管濱水區很特殊,卻不能脫離城市而存在,當城市不斷發展時,各種資源也向外圍進行補充,故而濱水區也隨之發展起來。對濱水區進行合理開發,不僅能夠為城市的環境增光添彩,還能夠改善環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
3、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
3.1整體布局與生態環境
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要有宏觀的布局理念,從大處著手,考慮整個區域與城市的關系,結合濱水區的實際情況,合理開展規劃與布局,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考慮到整體布局后,就是生態環境。目前中國的生態環境并不樂觀,由于污染源的嚴重泛濫,導致很多地區原來很優質的自然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所以對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就需要考慮到生態環境的因素,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盡量不造成一定人為的污染和損毀。
3.2多樣性與差異性
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要注重多樣性和差異性,這是因為不同城市的濱水區景觀具有不同的特點,而且濱水區與城市的發展密切相關,每個城市特點和發展情況都是不同的,這樣就注定了濱水區景觀規劃需要有多樣性和差異性。結合環境對景觀進行設計,完善濱水區的功能。比如,相關的水岸線規劃,植物選擇,不能仿照一些城市的成功案例進行照搬硬套,而是要實地考察,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自然資源結構進行科學規劃,凸顯其多樣性與差異性。
3.3盡量保留原始地貌
由于濱水區是城市珍貴的資源,因此在開發時,要注意盡量不要破壞其原始地貌,這樣也可以有效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濱水景觀具有自身獨特的特征與不可替代性,在規劃時要考慮到不要破壞其本質的內容,并在規劃中能夠靈活運用這些內容,開發設計出獨特的濱水景觀。除此之外,還可以運用一些天然的材料與這些風景水乳交融,結合民風民俗,彰顯當地的特色風貌,形成生趣盎然的濱水景觀。
3.4整體與局部
要秉承從整體到細節的規劃路線,將濱水區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然后再逐步細化,這樣才能實現景觀規劃的最佳效果。在對濱水區進行景觀規劃設計的時候,既要對功能進行改善,還要對環境進行改善,實現整體的景觀效果,提升濱水區的觀賞價值和城市的形象,使城市更有投資的價值,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濱水景觀的規劃設計要考慮到多方面需求,既要有基本功能,還要考慮到環境和城市的需求,將濱水區建設成多元化的復合城市公共空間,使其與城市緊密相連,具備很高的價值。總之,濱水景觀設計要具備城市的相關元素,其功能能夠與城市相接軌,打造宜居宜人的環境。
3.5景觀與文化結合
在對濱水區進行景觀規劃設計要與文化相結合,促使濱水區的建設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和深刻的內涵,提升濱水區的價值。在我國一些城市具有很長的歷史,且文化底蘊深厚,倘若能對文化進行提取,融入到濱水景觀設計之中,就做到了將城市和濱水區的建設有機結合,還能夠保留城市的風采,展現城市的精神面貌,濱水區的景觀開發也因此而多出更多的內容,使景觀能夠充滿特色。為了加強景觀與文化的融合,首先要將濱水區景觀打造成城市居民喜歡的公共場所,融入城市的文化元素,使其成為人們的公共財富,還要防止人們破壞環境。第二,濱水區的功能要充分體現,使人們能夠在閑暇之余有休憩的場所。這樣就要充分挖掘功能,使其更加多元化,充滿趣味。比如,濱水區可以使人們能夠欣賞到美麗的風景,聆聽美妙的音樂,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第三,注意水體的可接近性。濱水區的景觀規劃中,水是不可或缺之物。水能夠促進人們與自然和諧共生,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充滿生趣。不過,許多城市的濱水區的卻面臨著洪水的威脅,那么首先就要進行防洪設施的建設。這些設施可以設計得十分人性化,美觀實用,能夠方便人們觀賞和嬉戲的同時,還可以有效起到防洪的效果。
4、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的模式
4.1斷面的處理
第一,自然原型駁岸。自然原型駁岸在規劃時不要破壞其原有的地貌,選擇一些耐濕性、深根性植物穩固自然原型駁岸,使其看起來更加自然、美觀。第二,自然型駁岸。與第一種相比,少了“原型”二字,這就需要采取一些天然的材料對駁岸進行保護,并配合植物穩固。
4.2生態設計模式
對于濱水區,在進行景觀規劃設計的時候,要對生態環境考慮進去,并且嚴格按照生態模式對其進行設計,不應該設置太多建筑,在對該區域布置的時候,不僅要對通風和交通問題進行考慮,還要在設計之前針對規劃設計出整體方案。
4.3建立綠色廊道
綠色廊道的建立是濱水區開發的模式之一。在不破壞原有地貌和生態平衡的情況下,綠色廊道的寬度要足夠,既要有廊道的功能,也要與其他區域形成一條完善的綠色網絡,為城市的綠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4.4人文設計模式
人文設計在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中要高度重視。濱水區宜居宜人,通過濱水區展現城市的文化,在規劃時就需要融入城市當地的歷史文化,結合城市的地域特色挖掘深層次的人文情懷,使濱水區的景觀更具有文化的底蘊。融入人文設計模式的時候,最好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或者對現有條件進行改造,旨在提升濱水區景觀的觀賞價值。
結語:
總之,進行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的時候,要與城市的發展相結合,突出城市的特色,同時還要具備自身的特點,提升觀賞價值,帶動城市的經濟發展。在設計的時候要做到以人為本,這樣就可以對濱水區景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從而與城市的發展理念相符合。
參考文獻:
[1]林佳.城市濱水景觀設計在城市開發中的重要性.現代園藝,2014(06):123-125.
[2]莫麗麗.城市濱水公園規劃設計與形象塑造—以南寧市民歌湖公園為例[J].建筑知識,2012(05):72-73.
[3]李向北,徐吟.基于生態視野下濱水綠地景觀規劃設計探索[J].現代裝飾(理論),2017(0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