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國的社會經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其中現代節能技術的發展速度尤其快,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住宅及景觀工程也走向綠色節能的發展道路。論文主要從綠色建筑理念指導下的節能建筑結構及景觀設計方法探討了住宅及景觀設計中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情況,并且提出了多種節能技術措施,希望能夠促進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住宅及景觀設計;綠色建筑;節能技術
住宅和景觀設計中綠色建筑節能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性、政策性和經濟性,綠色建筑設計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為了促進住宅和景觀設計中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首先應該做好平面設計,住宅和景觀設計涉及的領域廣,平面類型也多種多樣,應該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平面設計方案。隨著建筑工程業的發展,建筑節能技術必將在建筑景觀工程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1、生態小區的景觀環境規劃設計原則
現代生態小區景觀的營造,應當符合舒適、高效、健康和美觀的設計要求。舒適和健康是生態住宅的基礎,高效是生態住宅的核心內容,追求美觀是生態住宅與大自然和諧的完美境界。小區的景觀設計應本著“以人為本、回歸自然”的設計原則,充分利用小區內的有限空間,力求營造“鳥語花香、綠樹成蔭、花木扶疏、緩坡清流、陽光草坪、生機盎然”的人間仙境。營造一個富有特色的、環保的,又整體和諧的人居環境,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1 景觀設計自然多層次的原則
因地制宜是生態小區景觀環境設計的基本原則。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這樣不僅節約資金投入,降低維護成本,而且自然起伏的多變地形比平面整齊的地形更能營造自然的景觀,使空間有變化,有層次感,更富有詩情畫意。其次,選擇地域性植物樹種,在園林綠化上盡量選擇適宜生存的鄉土植物為主。
1.2 小區內外環境立體化原則
運用“景觀生態網絡”的設計理念來規劃設計綠色生態型住宅小區景觀,賦予住宅小區景觀空間的立體化、多樣化和網絡化。環境景觀綠化上下交融,運用圍墻綠化、陽臺綠化、屋頂綠化、懸掛綠化、攀爬綠化等多種植物造景手段,使小區內的休閑區綠化、道路綠化、陽臺綠化、建筑前后綠化、車庫入口綠化等綠色植物系統立體化布置; 小區內部綠化與外部環境景觀連接成綠色網絡,內外景觀交融,和諧過渡和延續,使得小區外部也成為居民放松游憩的場所,同時小區圍墻綠化形成綠色屏障,美化、凈化住宅小區環境。
1.3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原則
在住宅小區景觀環境規劃設計時,首先要合理梳理自然景觀要素,例如: 地形、水體、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始終要以人為本,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把人居學、景觀生態學、植物學、社會學、美學等融入到景觀設計中,使人與自然界組成有機整體,體現生物多樣性。其次要從視覺美感上對景觀形象再造,不僅僅停留在生存的層次,而是邁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悅。要使景觀設計更加符合整體生態環境,不僅要有綠化的數量,更要考慮綠地的質量和功能,創造回歸自然,融于自然的詩情畫意的小區景觀。
2、綠色建筑理念指導下的節能建筑結構及景觀設計方法
2.1 科學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間結構
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利用地下空間結構,可以有效轉移地上建筑設計的消極要素,為地上空間的科學規劃和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居住區內進行綠色建筑施工,主要存在的噪聲源就是中水處理站和泵房。因此,在設計景觀的時候可以把設備轉移到地下,實現很好的控制噪聲源的目標。在設計居住區的時候,可以設置地下室,充分利用通風、消防和防滲水等措施來保證地下室能夠更好的應用。這樣,可以為住戶的生活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同時還可以地節約地上的空間。同樣,在設計地下車庫的時候可以充分結合車庫的設計風格與建筑整體風格。這樣既能夠保證車庫與建筑結構的和諧自然,同時還能夠展現出景觀的效果,節約了用地。在設計中,還可以利用樓與樓之間的一些空間,建造半地下的車庫。通過進行適當的綠化,可以實現節約用地和提高建筑整體綠化率的目的,美化居住區環境。
2.2 設計透水地面
在設計景觀方案時的時候,對于主干道和人行道以及園林用道等可以應用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法。例如,對于主干道可以使用瀝青混凝土材料,對于人行道等可以使用一些透水性比較好的材料,而對于地面的停車場則可以使用植草磚鋪設。這樣,可以保證建筑設計的整體生態化,打造生態停車場,還能夠很好地保證建筑的透水性能。
2.3 設計科學合理的道路系統
在住宅和景觀設計過程中,布局道路系統的時候要對各種要素進行充分考慮,尤其是消防、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在居住區,可以有效區分車行道和園路,按照功能區進行合理的搭配。這樣,可以形成有規律的環形結構,保證交通的快捷通暢,同時可以使消防隱患大大減少。在設計車行道的時候,在保證消防使用的基礎上,使各條道路的寬度滿足正常的需要。對于園路而言,寬度以 1.5m 到 2.5m 為宜。為了能夠滿足殘疾人的需要,還應該設置殘疾人專用道。在不一樣的道路區段配置不同的裝飾鋪設,路面的鋪設以一些常見的材質為主,例如卵石和水泥磚等。這樣,既能夠保證物美價廉,還實現了環保。
2.4建筑——“節能藝術”創造景觀和諧整體
生態小區的建筑要符合環保、節能、節水、無污染、高舒適度的原則。在社區環境設計中,生態設計體現在展示自然,弱化建筑,提倡人和動植物和諧相處的理念。建筑風格與景觀環境的和諧統一尤為重要,優秀的建筑設計往往是一個小區景觀設計的點睛之筆。建筑就其特點而言,特別重視總體布局,滿足功能的要求,滿足景觀構圖的要求。在基址選擇上,因地制宜,融于自然。將建筑空間與自然空間融成和諧的整體,建筑的雙重性是居住功能與藝術性,建筑的藝術性強調建筑造型的美觀,色彩與周圍環境和諧,還要極力追求美觀。生態建筑還要探索、創新現代建筑中空間與環境的新意。生態設計很大部分體現在探索如何保護資源,節約能源和減少建筑材料對環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沼氣等各種能源及各種新技術和設計理念。總之,生態景觀設計越來越受到歡迎和重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在做小區景觀設計時要因地因勢因時,充分考慮到我們的生存環境的協調關系,在景觀設計中綜合的進行環境和生態分析,努力創造出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空間,這也是 21 世紀賦予我們設計師的責任。因此,為了創造出人們心中理想的家園,使得我們居住的家園環境、小區氛圍更有詩情畫意,研究與了解先進的生態住宅小區環境設計理念,對設計人員來說有著積極的意義。
結語:
住宅和景觀設計建筑節能是一項技術性、政策性、經濟性很強的工作。住宅和景觀設計建筑節能涉及到設計、施工、建材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 要實現住宅和景觀設計建筑節能, 首先是住宅和景觀設計建筑設計的平面設計, 住宅和景觀設計平面的類型多種多樣, 要因地制宜加以確定。從建筑隨著節能標準的不斷修訂、國家政策法規的宏觀調控和國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進入 21世紀以來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發展迅速, 取得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睿.小議住宅建筑的設計中可以改善的問題[J].四川建材,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