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上的字都是誰寫的?
很多人喜歡收藏古幣,但你有沒有想過,古幣上的書法誰寫的?今天給大家盤點下這些古代官方制幣“特邀書法家”。
秦丞相李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書同文字”的建議,命令禁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為統(tǒng)一書體。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這種標準字樣,這便是小篆。不久,秦代程邈將篆書改革為隸書,打破了篆書曲屈回環(huán)的形體結(jié)構(gòu),形成新的書體。
西漢曹喜:在西漢著名的“王莽改制”中,王莽在第四次貨幣改革時,廢大、小錢,另作貨布、貨泉兩種。王莽的十布、貨布和貨泉的文字都有懸針篆。懸針篆是小篆的一種,也叫垂針篆,是篆書的異體,懸針是指“豎畫收筆出鋒”,鋒就像鋼針倒懸一樣,為曹喜所創(chuàng)。
唐代歐陽詢: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guī)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guī)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
宋徽宗趙佶: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宋代與歷朝有所不同,每換一種年號就開爐鑄新幣,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錢。因此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有,錢文除真、草、隸、篆、行外,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劃銀勾”瘦金體。
北宋蘇軾:相傳大文豪蘇軾曾經(jīng)題寫過“元佑通寶”錢文,蒼勁豪放,態(tài)濃意淡,體勢秀偉。宋代的很多錢幣的文字都是當時的一些書畫名士與文學大家書寫的,蘇東坡能夠為宋代錢幣題字也便不足為奇了。上海錢幣學家葉世昌先生認為,從元豐八年冬到元祜八年秋的將近九年時間里,蘇東坡歷任翰林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正是在這一歷史時期,蘇東坡為朝廷書寫了“元祜通寶”錢文。
(摘自《老年日報》)
復興號有哪些過人之處
“壽命”更長。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在降低全壽命周期成本、進一步提高安全冗余等方面加大了創(chuàng)新力度。為適應中國地域廣闊、溫度橫跨正負40℃、長距離、高強度等運行需求,“復興號”在多種工況下進行了60萬公里運用考核,比歐洲標準還要嚴格。最終,整車性能指標實現(xiàn)較大提升,“復興號”的設計壽命達到了30年,而“和諧號”是20年。
“身材”更好。標動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線型頭型和車體平順化設計,車型看起來線條更優(yōu)雅,跑起來也更節(jié)能。坐過“和諧號”的朋友都會發(fā)現(xiàn),動車組車頂有個“鼓包”,那其實是空調(diào)系統(tǒng)。“復興號”把這個“鼓包”下沉到了車頂下,使列車不僅看起來更美,列車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列車在時速350公里下運行,人均百公里能耗也下降約17%。
容量更大。由于列車高度從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旅客登車后會感到空間更寬敞了。在斷面增加、空間增大的情況下,按時速350公里試驗運行,列車運行阻力、車內(nèi)噪聲明顯下降,而且座位間距更寬敞。
舒適度更高。“復興號”空調(diào)系統(tǒng)充分考慮減小車外壓力波的影響,通過隧道或交會時減小耳部不適感;列車設有多種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據(jù)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線環(huán)境。此外,為滿足移動互聯(lián)時代的上網(wǎng)需要,車廂內(nèi)還實現(xiàn)了無線網(wǎng)絡全覆蓋。
“警惕性”更強。“復興號”設置智能化感知系統(tǒng),建立強大的安全監(jiān)測系統(tǒng),全車部署了2500余項監(jiān)測點,比以往監(jiān)測點最多的車型還多出約500個,能夠?qū)ψ咝胁繝顟B(tài)、軸承溫度、冷卻系統(tǒng)溫度、制動系統(tǒng)狀態(tài)、客室環(huán)境進行全方位實時監(jiān)測。它可以采集各種車輛狀態(tài)信息1500余項,為全方位、多維度故障診斷、維修提供支持。
(摘自《人民日報》)
小笑話
正確答案
小王準備應聘,看了一大堆復習資料,其中有一題目問:“這位經(jīng)理怎么做才能獲得最大利潤?”小王算了半天,怎么算都是虧本,很是無奈。最后小王一看答案是“改行”。
斷句
一個健身教練遞了一張名片給我,我一字不差地念了出來:“張東亞,健康終結(jié)者。”教練笑著說:“先生,我叫張東。”
動腦筋
日字謎
一日不出門,二日在其中,三日穩(wěn)定坐,四日又漲水,五日把口開,六日把頭蓋,七日多一撇,八日少一橫,九日在彎里,十日日當頭,每句打一字。
算一算
你參加賽跑,追過第2名,你是第幾名?什么東西人們都不喜歡吃?以1000加上40,再加上1000,再加上30,再加上1000,再加上20,再加上1000,再加上10,總數(shù)是多少?(只能心算,不能用筆或計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