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職場的無效談話實在太多?身為主管的你,不必時時扮Nice,懂得及時喊Cut,才能開啟有意義的、有生產力的對談。具體怎么做?只要4個步驟!
作為老板或部門Leader,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下屬找你匯報項目進度、尋求解答,說了一大串,你卻聽得云里霧里,根本Get不到重點。這樣的談話—點價值都沒有,最好及時停止,高效的職場需要的是能帶來“生產力”的對話。什么是生產力對話?韓國著名職場專家姜一洙在《傾聽的藝術》一書中說,這種對話“和一般閑聊或單純談話完全不同,它目標明確、脈絡清晰,能協助思考,有助解決問題、產出共識。”至于具體做法,則可依循“GROW流程”。
Step1 制定目標(Goal)
“你想要什幻”、“期待得到的改變或成果是什么?”、“你希望我給你什么資源、幫助?”主管在引導目標設定時,最好的做法就是一透過提出問題,掌握部屬的核心需要,幫他厘清目的與目標。引導他去設定能帶給他動力與挑戰的目標,如果一味強調“你非做不可”、“你就該這么做”,反倒會讓對方覺得自己處處“被命令”,產生逆反效應。
Step2 掌握現況(Reality)
“你目前進展到哪步了?”
設定目標后,就需要對現實狀況有明確的認識。主管不妨試著問下屬:“到目前為止,你的進展是?”以此了解對方對問題的認識有多深、思考過哪些做法、做過什么嘗試。如果下屬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這樣的問話也足以讓他警覺,原來自己什么都沒做。
Step3 找出解決方法(Options)
“接下來,我們可以做什么?”
主管可以用開放式的問題和未來導向式提問,刺激下屬自主思考;或透過腦力激蕩,產生更多點子,找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案。所有的主管一定要切記:“生產力對話’不是單方面‘下指令’,從頭到尾都要讓部屬有很強的參與感。”
Step4 明確執行的意志(Will)
“什么時候去做?”、“和誰一起做?”
這個階段要定下何時、誰、做什么,也就是要確認計劃的執行。主管千萬不要將焦點放在過去的錯誤上,而要高瞻遠矚,鎖定未來的可能性,透過提出問題,強化部屬的行動意志。
SELF NOTE
8個行動,讓員工感受到你的關心
好老板能讓員工心甘情愿多付出,對公司有強烈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他們到底是怎么辦到的?職場專欄作家杰夫·哈登(Jeff Haden)觀察說,這些好老板在薪水和福利外,還能掌握員工“真正在乎的事”,用8個行動把關心落在實處——
1充分授權,提供自由;
2給出合理且明確的預期;
3把公司的宏愿拆成每個人的目標;
4適當寒暄交談;
5以溝通換公平;
6私底下給予批評和建議;
7公開表揚;
8幫助部屬創造未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