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三虎
【關鍵詞】 初中語文;主體;觀念;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4—0060—01
一、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要想改變教學方法,教學觀念的轉變是很重要的,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了,教學方法才能徹底得到改進,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突顯出來。如果老師一直抱著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聽眾,老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甚至對老師講的內容不能質疑,不敢否定,不敢提問的舊觀念,這樣的課堂培養出的學生只能是亦步亦趨的學習機器,沒有獨立的思想,更沒有主觀能動性,又如何發揮主體作用。老師在教學中,要著重從以下幾點,改變觀念,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1. 鼓勵學生提問。老師在教學中,碰到關鍵的知識點,想讓學生加強理解,鞏固,就要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就學習內容提出一些問題,然后,再給他們一些時間讓他們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作答,以便達到對知識點的理解準確無誤。
2. 課堂學習目標明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在講課前就要讓學生明白自己這堂課要學習什么,得到什么?讓學生在整個課堂上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學習。這樣不但能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 和學生平等相處。一個老師如果和學生打不成一片,是很難在教學中發掘、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因為他跟學生之間總是有距離,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老師要放下身段,走到學生中間,和學生討論、交流,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從而因人施教,就能在課堂上讓他們積極發揮,參與教學過程,發揮主體作用。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寬松、愉悅、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1. 發揚教學民主,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師生關系融洽,距離適度,學生都能把老師當成良師益友,才能為課堂教學創造良好的心理氛圍。教師只有深入到學生中去,用教師的尊嚴嚴格要求學生,用教師的愛心寬容理解學生,平等親切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向教師質疑問難,發表見解,有秩序地在老師引導下進行創造性的思維。
2. 打破單向教學模式,創設雙邊、多邊教學模式。舊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嚴重受到阻礙和約束。課堂教學是信息傳遞的過程,只有建立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多向信息交流系統,才能充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自主意識,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而獨立思考、樂意求知、積極問答,共同討論,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創設如此教學氛圍,教師首先要寬容理解學生、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失時機地表揚學生的創造性,多角度地啟發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
三、教會學習方法,讓學生自覺去學習
為了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就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聽、說、讀、寫的一些基本學習方法。這樣不但讓學生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與質量,也能在提高老師教學效率的同時,減輕老師的負擔。
1. 重視課前預習。一堂有效率的課,課前預習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在對語文學習中。學生通過預習,可以掌握文章的重點,發現難點、疑點,歸納、總結,在老師講課時就可以有目的地聽,帶著問題聽。這樣的學習不但增強了記憶,加深了印象,而且比起沒有預習的,漫無邊際的學習,更突出了學習的重點,提高了學習的質量。也能讓學生在課堂上邊學邊想邊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 重視歸納。要想讓初中語文學習更加有效率,呈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要讓要學生重視歸納。在每一節課的最后,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對本堂課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并和老師交流,然后做出標記,課后多看,多記,多分析、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素質。
3. 注重閱讀。閱讀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內容。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教會學生閱讀,讓他們重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教學生看懂文章的結構、概括段落大意、總結中心思想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學生教會了學習的方法,不但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能在語文課堂上發揮積極主動的主體作用,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老師的教學目的。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