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國祥
【關鍵詞】 生物教學;復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4—0127—01
一、近幾年高考生物試題分析
1. 選擇題。題型基本穩定,主要集中在細胞的結構、細胞的代謝、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人體的內環境等穩態的知識考點上,考查的核心依然是注重基礎以及理論聯系實際。命題形式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大都貼近我們的實際和社會生活,與生物科學發展前沿同步。總體趨勢上試題的難度系數有所下降,只要審題認真,學生幾乎都能答對;考點覆蓋面明顯加寬,對知識點的考查更細、更全面,基本涵蓋了《考試說明》中的主干知識;選項情境的設置,更為廣泛;呈現方式及類型變化不大,基本上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少數以表文、圖文的形式出現,重點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及主干、核心知識的掌握情況。
2. 非選擇題。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高頻考點依舊,遺傳的基本規律、生命活動的調節、生態比較穩定,基本年年必考,細胞的代謝部分有所起伏;能力的考查是重點,考查學生對核心知識的理解能力、對隱含信息的獲取能力時實驗的探究能力及綜合能力;考查學生對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結論性語言的熟練掌握能力,準確表達生物學術語、組織語言等的各種綜合能力。
3. 非選擇題。必修與選修相互滲透,試題穩中求變、求新,基礎與能力并重,尤其選做題一半以上的分值聯系考查了必修模塊的知識,加大了對必修考查的權重和分值;實驗與探究、創新與應用結合,更加注重對考生思維品質和科學素養(科學探究能力、科學研究方法)的考查,體現了新課標、新課改提倡的新理念。
4. 圖表型試題的分布。圖表型試題在歷年的高考中出現的數量不等,但圖表信息歷來是生物學高考的重要知識載體。它概括性強、知識容量大、隱含信息多、簡單明了等特點,是表達、概括、拓展和深化生物知識的重要形式。
5. 實驗題的形式比較新穎,實驗的背景一般取自教材,但高于教材,大多數都是教材中實驗的進一步拓展、延伸和綜合。實驗題的考查沒有步驟設計題,更偏重于利用實驗設計的相關原理對實驗進行分析。
二、高考備考策略
1. 回歸教材,重視基礎。新課標下的生物考查內容幾乎全是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檢測,命題回歸教材,考查學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因此,教材在高考備考中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今后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手中教材,要注意理清那些《考試說明》要求為Ⅱ的考點,尤其對高頻考點要嚴格要求,加大力度。要求為Ⅰ的考點不宜大力拓展,應以課本為主,要引導學生回歸課本,理解并掌握課本基礎知識,熟記核心概念及基本原理,不能只埋頭苦讀復習資料、苦做難題、偏題、怪題、超出課本和考試說明的題目。
2. 重視實驗,關注技能。在生物復習中,應對教材中的實驗加大重視力度,對每種實驗類型都有所了解,也應該都有一定的準備。教材中對經典實驗、學生實驗、試劑的正確使用等都體現得非常明確,要更加認真地做好每一個學生實驗,并緊扣教材知識,再做一些相關類型的高考試題。
3. 重視圖表、挖掘信息。在復習時,首先,要讀懂各章節的結構圖、模式圖、流程圖及關系圖等所包含的生物學意義,并力求將教材中的某些生物學的現象、實驗數據、實驗結果、生理過程和規律等轉化為各種形式的圖形、圖表,并通過數據、圖表和曲線提供的信息來處理生物學的實際問題。
4. 注重聯系,關注熱點。高考試題緊密聯系實際,貼近社會生活,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充分體現生物學科的價值。命題情境及考查知識點與生產、生活、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的聯系更緊密,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基本理念之一“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考查知識的切入點主要是聯系人體健康、生活、生產等,并關注與人類社會發展相關的生物科學新進展。
5. 規范語言,術語答題。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通過背誦、口述、默寫等方式對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結論性語言熟練掌握,做到用時不生澀,可順利把答案要點用準確的生物學術語完整、具體地寫在答卷上,且做到層次清晰,言簡意賅,邏輯嚴密,語言規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潔。
6. 精編試題,適時訓練。在備考復習中,以《考試說明》規定的必考考點為依據,應精選試題,大膽舍棄偏、難、怪題。多用高考模擬試題,多做中低檔題,進行基礎訓練,讓學生靈活運用教材知識解題。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