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偉林
【關鍵詞】 初中;地理;有效性;興趣;生活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4—0076—01
初中地理教學中不能忽視課堂的教學效率,因為地理不但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而且在學生的綜合素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文將從在教學中提升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效率這一問題展開論述,希望和大家交流經驗,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一、聯系生活,提高學生興趣
地理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學科,為了讓學生能接近地理,了解地理,認識地理,并能深刻體會到地理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把課堂教學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拉近學生與地理的距離,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主動學習地理,提高地理知識。
1. 認識實際生活與地理的聯系。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要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認識到地理與我們生活無處不在的關系,從而產生對理的親近感,依賴感,提高學習地理的熱情。在觀察中學習,在學習中觀察的學習方法,增加學生學習地理的樂趣,也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地理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同時,我們也可推薦學生觀察一些關于地理的電視節目,比如“國家地理”、“地理中國”、“人與自然”“探索發現”等等。這些節目不但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習課本上所沒有的地理知識,而且還會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讓他們愛上地理。
2. 動腦動手,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地理。任何理論知識都要放在生活中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使理論知識得到論證,也讓學生重新認識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我們要也遵循“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有意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的作業,體現地理知識在我們生活中易實踐的特征和地理知識的應用作用。讓學生在旅游的實踐中,學習到很多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地理知識,增強了學習地理的趣味性,而且還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責任心,養成他們在行走中學習地理的好習慣。
3. 學會觀察,讓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地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地理知識是無處不在的。比如,學生可以隨時在地理課本、資料中學習地理知識,通過媒體,如報刊、電視、網絡等獲取大量的關于地理的信息。再比如,在現實生活中,學生也可以隨時發現很多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新的地理知識,以及與地理有關的難題和疑問。老師要抓住機會,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尤其是地理中的一些人文焦點,是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教材。所以,地理教師可以以一些人文焦點為載體,結合人文地理原理,對現實中的一些人文熱點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和學生共同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案,達到學有所用的教學目標。
二、把教與學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要提升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聯系生活,讓學生感受地理,增強對地理的認識度是一方面,另一個方面,教師一定要放下陳舊的思想觀念,把教與學很好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初中地理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再到自覺地進行探索未知的地理知識,形成自覺學習地理的良好習慣,這才是教師提升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有趣的方法和學生進行互動:
1.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增強學習的興趣。其實地理是一門很有趣的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一個學生都能參與的良好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學習氛圍。如,“地球是個球體”這一說法流傳很久,關于此否真實,我鼓勵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在共同討論、互助合作中,找出地球不是一個球體的有力證據。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博采眾長,不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而且在搜集證據的過程中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地理知識,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我們的教學效率。
2. 巧妙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對地理知識的求知欲,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巧設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講,在聽講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增進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如,在世界地理教學的時候,由于條件限制,學生無法親身經歷,此時我就借助一些圖片、影視資料等,為學生創設了特定的學習情境。懸念、疑問式的學習,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不但要注意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豐富自己的地理知識,還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下改變觀念,認真鉆研、精心備課,不斷創新,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這樣才能在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