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圍繞如何實施初中英語作文教學這一主題,依據最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介紹了如何在不同學習階段中實施相關的寫作技能教學;強調向學生講授詞匯、句型、段落和文體等寫作知識的重要性;倡導科學的寫作教學策略;創造性的提出了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兩種有效的學生作文評價手段,并重點介紹舉行優秀作文展和制作個人檔案兩種結果評價對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深遠意義,從而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可持續性發展,進而推動我市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寫作技能 寫作知識 寫作策略 評價方式
前言
英語寫作既能體現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標準之一。然而英語寫作教學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為了提高寫作教學效果,筆者根據《課程標準 》的五級要求及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應貫穿在寫作技能、寫作知識和寫作策略的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之中,以及通過對學生作文的科學評價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寫作技能的教學
《英語教學法》明確提出:英語寫作技能的訓練需要早期化和系統化,應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進行。因此筆者依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在不同的年級對學生的寫作技能訓練有不同的要求。
1.書寫技能。書寫技能是英語寫作的起始技能。在七年級第一學期,一定要落實學生的書寫技能的訓練,可以通過舉行英文書寫比賽來激勵學生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學生練得一手好字,以后他們就自然有了寫作的“沖動”和興趣。
2.仿寫技能。仿寫不僅有內容的模仿,還有框架的模仿。在七年級和八年級的教學中,教師應有階梯性的引導學生根據教材短文進行有針對性的仿寫。
3.改寫技能。改寫是學生按照需要對文章的人稱、時態、語態等進行改寫。例如:在仁愛英語八年級的教材中,Unit3 Topic2 What sweet music! Section D中,學完1a短文之后,學生需完成一個寫作任務:介紹班里幾個同學對不同類型音樂的看法。因此,在課堂上,筆者引導學生把短文中的Kangkang/Li Xiang\ Tom\ Wang Junfeng改為班上四個學生的名字,再請班長當學校的播音員把短文大聲報道朗讀,全班同學聽得非常投入,馬上產生了寫作靈感,真是下筆如有神,還沒下課,很多同學已經寫好作文了。
4.縮寫技能。縮寫技能就是在保留原文主要內容的情況下對原文進行壓縮、刪減的技能。對短文的復述就是縮寫的一種口頭表現形式。縮寫技能訓練比較適合八、九年級學生。
5.續寫技能。續寫技能就是根據原文的內在邏輯關系和故事情節將其拓展或者接續下去,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完整。續寫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要求極高,因此續寫技能訓練適合在九年級進行。
二、寫作知識的教學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技能和知識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寫作技能是在感性知識向理性知識轉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英語寫作知識教學的次序應是:詞——句——篇。“詞” 是基礎,“句” 是橋梁,“篇”是目的。
1.詞匯知識教學。用英語表達時,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五到記憶總則”記憶單詞,即“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再者,教師可教給學生一些有效的具體的記單詞方法,如:加減字母記憶法((though—thought)、更替字母記憶法(bridge—fridge)、分解合成記憶法(team+mate=teammate)、詞中有詞記憶法(cheat中有eat)、分音節記憶法(di ffi cul ty)、物以類聚記憶法等。只有改進詞匯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才能為寫作奠定堅實基礎。
2.句型知識教學。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句型按結構可分為簡單句、并列句、復合句三種;按照句子功能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教師應重視教材中的句子練習,引導學生從對單個句型的掌握逐漸過渡到多種句型的混用,直到學生能連貫 自如地表達思想。
3.段落知識教學。段落是篇章的基本結構單位,一般作文由若干段落組成,段落又由“主題句+支撐句+結尾句”組成。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列出文章的基本框架:head(開頭
段)—body(文章主體)—foot(結束段),在框架的基礎上,再 有重點地引入body部分的內容。這樣,學生寫起來頓感思路清晰,稍加發揮,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寫成了。
4.文體知識教學。寫作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不同文體具有不同的結構和特點。例如,記敘文要包含“5W和1H”的要素(即who\where\when\what\why\how);說明文要用合適的說明方法來說明一個事物;議論文要有論點,并用事實、數據來論證論點。這些文體知識是學生綜合運用寫作知識進行不同方式表達的必備知識。
三、英語寫作教學策略
寫作教學策略是指教師為了實現寫作教學目標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教學行為。科學的寫作教學策略能夠提高寫作教學效果。
1.寫作與聽說相融合的策略。寫作與聽說相融合的策略,就是把寫作作為強化聽說學習、訓練內容的輔助手段,在鞏固聽說涉及的詞匯、句型的同時,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借助聽說訓練的機會得以強化。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聽說活動之前寫出與話題有關的重點詞匯和句型。例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4 Topic1 Whats the strongest animal on the farm? 中上SectionA的聽說課時,課前,可以引導學生寫出動物名稱和相關形容詞的三個等級的詞;課后,布置學生應用本課的目標詞匯及句子介紹自己或家人最喜歡的動物。
2.寫作與閱讀相融合的策略。寫作與閱讀相融合的策略就是借助閱讀來鞏固寫作知識和技能,即以讀促寫。通過大量閱讀的語言輸入途徑,學生將積累充足的寫作素材,就能夠運用自如,寫出好的文章。
3.寫日記或者周記的策略。養成用英語寫日記或者周記的習慣,是運用寫作知識、強化寫作技能、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策略。倡導學生與同學分享自己的英語日記,讓同學相互學習并點評,達到共同提高寫作能力的效果。
四、學生作文評價方式
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采用具有積極意義的激勵性評價是提高學生寫作自信心的有效措施,有效的寫作評價應建立在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基礎之上。
1.過程評價。
(1)鼓勵為主,糾正為輔。平時多了解學生的性格和學習情況,帶著 “放大鏡”尋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如寫作中出現的好詞好句以及新穎生動的內容和巧妙的構思,抄寫在黑板或投影在屏幕上重點評析; 而對代表性的錯誤在課堂上稍做講解糾正。
(2)師生面批。有選擇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面對面點評。這種師生間的雙向交流有利于更好地向學生提供反饋信息,解釋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語,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
(3)同學互評。引導學生完成 自己的寫作后,先自己修改,然后找一位同伴幫助修,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學習與借鑒,起到教學相長的功效。例如;在八年級上學期,筆者讓所教的兩個班級的學生按座位號一一對應成為筆友,通過書信引導學生應用一般現在時介紹自己的日常生活,應用一般過去時介紹上周末的活動,應用一般將來時介紹寒假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的是用英語做事情的成就感,他們不但學會英語信的寫作格式,而且掌握了三種時態。
2.結果評價。
(1)優秀作品展。舉行班級優秀作品展是一種有效的結果性評價方式。每次作文評改后,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習作貼在教室的布告欄上,讓學生閱看欣賞并學習參考,作品展不僅能肯定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同時鞭策寫作水平差的學生,以點帶面,提高全班學生寫作水平。
(2)個人檔案。個人檔案是一本有封面設計、能收藏各年級、各話題作品的文件夾。個人檔案的制作不但充分發揮學生的畫畫、打字等潛能,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能讓學生反復經常閱看作文評語,更能讓學生縱向、橫向的了解自己不同階段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中,當學生學完第五單元Topic3后,他們以My School Life為題展開寫作,擅長畫畫的學生在作文中畫上運動器材、食物、飲料等圖畫,且涂上鮮艷的顏料,真是圖文并茂;有的學生計算機學的好,文章不僅打印,而且下載相關彩色圖片,有的學生還配上自己的生活照片,非常真實感人。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寫作教學是一個過程性的教學,而這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其掌握的寫作技能和寫作知識密切相關,教師只有重視語言的實踐性,以學生為中心,運用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和科學的評價手段,培養學生用英語寫作的意識及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常汝吉.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4]Nunan,D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008.
作者簡介:朱金英(1979-),女,廣東揭陽人,本科,中學英語一級教師,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