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華
【摘要】時態和詞匯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兩個基礎內容,從初中到高中,必須掌握的三大時態為:一般將來時,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學懂時態并能運用時態,就可輕松理解句子語意;另一方面,英語詞匯則是本學科的靈魂所在,3500個詞匯,是高中英語的最低要求,有了詞匯的保障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英語是一門工具性語言,關鍵在于多讀多寫,培養語感,養成勤于運用的習慣。俗話說: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關鍵詞】時態 詞匯 語法
一、時態
英語中的時態就如同海上航行的帆船的桅桿一樣,掌握著前進的方向,而在這里同樣適用,所謂百變不離其宗。
閱讀理解是整個英語學習過程的重中之重,得閱讀者得天下。而幫助我們準確理解文本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時態,時態是現在時(ing)還是過去時(ed)都對文章的翻譯很重要。
在語法專項填空和改錯當中,找準文章主時態必定是第一個步驟,而有時也不乏會有兩種及其以上時態,那出現的情況是文章中出現了倒敘或插敘,當然,這時侯的主時態就不再是單一的一種,我們還得根據事件的發展來確定時態。
二、詞匯
天道酬勤(good help the people who can help themselves)。高中階段,掌握3500個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性任務,有了這些詞匯,你便能在平常生活中披荊斬棘,熟讀詞匯,你才不至于忘記他們.根據人腦的記憶規律來看,一個月復習完一輪詞匯最為適宜。雖然記單詞也是一個反復的過程,雖然沒有破繭成蝶的曲折艱辛,卻也少了了頻繁的惆然若失。“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要樹立把詞匯爛熟于心的理念,把它當作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的事情來做。(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ny)。假如沒有持之以恒的決心與毅力,又怎能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詞匯的學習效果決定著英語學習的快慢,只要你一松開詞匯這根弦,那整個局面就不好掌控。所謂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狀態變化往往對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詞匯決定學生的英語成績,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對于詞匯的重視和認真程度,是助英語取得進步的最有效的基礎。
26個字母,3500個詞匯,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在規定時間內把它完成,而擁有一本權威且實用的詞匯手冊也是首要的。書店里的手冊比比皆是,要選擇一本最適合自己的。現今采用的新編英語教材如牛津教材,新世紀英語等以詞量大、涉及面廣成為新的特點。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對課外閱讀及相應詞匯量的要求也顯著提升,然而學生更為關注高考對于詞匯量掌握的要求,們他迫切而要這樣一本手冊,它既能通過所提供的最實用詞組和例句來掌握詞的用法并借此強化記憶,又能兼顧日常英語學習的要求。我正在用的一本詞匯手冊是上海市教育考試院每年最新出版的《高考英語詞匯手冊》,它結合了課程教材改革委員會編寫的《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學科課程標準》,結合同學們所使用教材,編寫了這本基礎性的《高考英語詞匯手冊》,供廣大高中同學(尤其是高二、高三年級的同學)使用,期望他們盡早關注考試的詞匯背誦,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只要不時地多讀多背,大量基礎詞匯終將熟稔于心,有詞匯作為基礎,在英語高考中,每個人都有可能得高分。
三、語法
對于絕大部分同學來說,語法就像一只攔路虎,使其寸步難行,不僅高中語法需要用心琢磨,花時間去領悟,就連初中語法要弄懂,我當年也是使了渾身解數。其實總結起來,學通語法分兩大類,語境考查和詞形變化,共十二個語法項目,類型不算多,但涉及的領域都考查語法的具體運用。
閱讀理解的長句分析,有時按照一般的邏輯思維總是難翻譯通順,或是翻譯得不地道。同理,完形填空本就需要清醒的頭腦和強大的判斷力,完形填空的文本結構一般很緊湊,前后聯系很密切,對語法知識的欠缺,會干擾我們的判斷,致使做題的效果大打折扣。
綜上來說,無論高考如何變化,語法在英語中的基礎性地位可動搖的,對語法的考查或隱性或顯性地滲透于整個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和完形都需要扎實的語法基礎來分析句子結構和理解文意,寫作則需要利用語法規則來遣詞造句,而語法填空和短文改錯則更直截了當地對語法知識進行顯性考查,困此,學習時間再緊,也不能淡化對語法的復習。
修行靠個人,英語學習歸根結底還是要勤奮,只要努力都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there is no difficulty in the world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關于時態、語法、詞匯等系列概念,不僅要在日常學習中加以鞏固,而且要經常進行溫習,領悟其中的內涵。
參考文獻:
[1]新概念英語2[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10.
[2]贏在微點[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