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詠沁
【摘要】《路線圖——翻譯研究方法入門》作為翻譯學研究入門書籍,很久以來一直是研習翻譯學的學生以及希望對翻譯研究有所了解的人的必讀書目之一。它在翻譯研究方向和具體的研究方法上給讀者很多啟示,填補了翻譯學方法論上的空白。
【關鍵詞】翻譯 研究方法
一、引言
《路線圖——翻譯研究方法入門》作為翻譯學研究入門書籍,很久以來一直是研習翻譯學的學生以及希望對翻譯研究有所了解的人的必讀書目之一。書本雖薄,但卻給人很多啟發。國內也有一些學者對這本書做了研究,比如楊曉榮就從多個角度對本書進行了評析。
它給一些經驗較少的譯者和學生提供了翻譯學研究上一系列可探討的話題和研究方法。讀者能夠根據地圖的指引,走向翻譯學研究的桃花源。在本書中,翻譯學研究包括描述,分析,使翻譯過程,翻譯背景,翻譯產品和翻譯過程中涉及到的人的作用理論化。這本書給了讀者在翻譯研究中的信心,翻譯學科有很多能實現自身價值的事。
在開始翻譯研究之前,應該要先進行一些實際的翻譯操作和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紙上談兵,這些古語說的都是實踐的重要性。在翻譯研究中,如若沒有原先的翻譯經驗,很多翻譯方法無從談起,也就很難開展翻譯實踐。鎖定興趣點也很重要,鎖定的過程五花八門。我常有這樣的感覺,在確定一個方向之后,很多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老師上課提到的理論和文本或是閑暇時翻閱的小說和看的電影電視劇都能夠使最終的話題一點點清晰。在對于想要研究的話題有個比較準確的方向之后需要去閱讀和準備研究的問題相關的文獻,以確定自己的研究問題不是無意義重復其他人的勞動,也不是憑空創造沒有任何研究軌跡的,因為前無古人的研究問題很有可能是研究困難以至于無法開始。
二、書本各章節介紹
本書一共十章,按照翻譯研究的步驟作詳細介紹。
第一章總體介紹了翻譯研究的十二個領域,能夠幫助讀者確定話題,確定相關的研究方向。文中介紹的一些領域非常有趣,比如翻譯腔的研究。翻譯腔在生活中很常見,英語的翻譯有英語的翻譯腔,日語的翻譯,特別是我們常常接觸到的動漫的翻譯也有翻譯腔,但是這兩種翻譯腔的體現是不同的。翻譯腔的不同在我看來是由不同的語言結構和語言習慣決定的,這也許能夠成為日后一個能夠展開討論的話題。在這一章的閱讀中我也產生了很多問題,比如在看到口譯的領域時,回想我看到過的與口譯相關的文獻,相對于筆譯來說太少太少,究竟是因為口譯難以研究還是我自己看過的文獻太少?在談到翻譯機構翻譯公司時,員工的翻譯質量如何被量化?當代出名的譯者,高產的譯者有哪些,有沒有對于他們翻譯過程研究的文章?這些問題也就是我的興趣所在。
接下來的第二章,作者介紹了從最初的想法到形成寫作計劃之間的步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和老師和同學多交流,查看其他的資源,然后帶著批判的眼光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做好筆記并分類。在做筆記的過程當中特別要注意在引用文章觀點時注意記錄上所有關于文獻的信息,以供未來寫文章的時候參閱,要根據主題和話題對于筆記進行整理,這樣當要進入一個話題進入探討時,曾經關于這個話題的筆記就能夠有所參考。研究日記就是做好研究的日程計劃。都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給自己限定一個研究的期限會比拖延癥好得多。
第四章介紹了幾種不同研究中的區別,作者在本章節中舉了一些經驗研究方法的案例。第五章寫了問題與假設。作者推薦讀者通過閱讀相關文獻來發現好問題。在確定好問題之后,就可以對這些問題的答案進行假設。之后就要去驗證假設。我們以不同的文本為例,驗證某一理論并不是重復他人的勞動,實際上也創造了屬于我們自己的價值。
第六章探討了變量之間的關系。文中提到,和一些譯者的訪談記錄是一種特殊的數據,這種數據在研究譯者心理對于譯文的影響可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也會有很大的研究價值。數據歸類過程是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想到了畢業論文途中,對于語料素材的分類,一稿中很多例子分類錯誤,導致理論分析的時候特別牽強,重新分類之后,分析也變的順暢了。
第八章介紹了撰寫研究報告的過程。寫作是和自己交流的過程,讓思維更加清晰。而文獻綜述的目的是要表現各個文獻觀點之間的邏輯。作者提出的KISS原則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寫得短小精煉,同時作者還貼心的站在讀者的角度,給出三個建議,避免使用句式特別復雜的長句,更加多用動詞而不是名詞,多用主動態而不是被動態。
作者也提到總有思維卡殼的時候。畫思維導圖,看看思維導圖如何指引,在平時記下突然的靈感和想法,寫下研究日記,停下來換個環境寫,把一篇文章分成很多個小目標等等,都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方法。
最后的兩章節講述了在完成寫作之后如何做口頭展示以及對于文章的評估。
三、結束語
這本書側重于介紹翻譯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的研究方法,而并非專攻理論。它填補了翻譯研究方法論的空白,我認為是每一個學習翻譯學,做翻譯學研究人的必讀入門書目,也可以在研究遇到瓶頸時作為一本有效的工具書。
參考文獻:
[1]威廉姆斯,切斯特曼.路線圖 翻譯研究方法入門[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楊曉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路線圖:翻譯研究方法入門》評析[J].中國翻譯,2003,24(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