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薇,陳敬凡,利敏
成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核工業 416 醫院,四川成都 610066
綜合健康干預管理模式對社區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研究
黃薇,陳敬凡,利敏
成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核工業 416 醫院,四川成都 610066
目的 研究綜合健康干預管理模式對社區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方法 選取該院 2013—2016 年的 110 例慢性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其中對照組 55 例,采用常規基礎干預管理模式;研究組55例, 采用綜合健康干預管理模式。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半年后的總有效率和生活質量評分。 結果 研究組有效率為98.18%,對 照組的 有 效率為 85.45%,研究組 高 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 計 學意義(P<0.05);對照 組 患 者的精神 狀 況 、生 理 功能、社會功能、身體健康狀況和情感狀況等各項指標的評分低于研究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綜合健康干預管理模式可控制社區慢性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可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綜合健康干預管理模式;社區;慢性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異常為臨床癥狀的慢性疾病,因近幾年人們的生活質量升高,糖尿病的發病率開始遞增[1]。 糖尿病患者長 期 存 在高血糖異常的 問題,會導致眼、腎、心臟和血管等重要組織受損,常見的臨床癥狀有多飲 多 食、多尿和體重下 降 等[2]。 糖尿病 目 前沒有徹底治愈的辦法,但可通過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控制、飲食、運動和藥物方面來控制糖尿病,血糖的穩定決定糖尿病的 并 發癥發生率[3]。 該院為了患 者 能 更 好 地 控制病情,研究了綜合健康干預管理模式對社區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并與常規基礎干預管理模式進行了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取該院 2013—2016 年的 110 例慢性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其中分析組 55 例,男性 30 例,女性 25 例;年齡 48~80 歲,平均年齡(54.3±7.5)歲;病史 2~21 年,平均病 史 (8.6±3.4)年 。對照組 55 例,男性 29 例,女性 26 例;年齡 51~78 歲,平均 年 齡 (55.2±6.4)歲 ;病史 3~22 年,平均 病 史 (8.1±5.7)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史和文化程度等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該次研究,且簽好知情同意書。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條件:①臨床癥狀與《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相符;①排除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如:心肌衰竭、腎臟受損、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③排除糖尿病腎病和有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基礎干預管理模式,增加患者在用藥、飲食、運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健康知識,可采取講座、宣傳手冊、海報、影像和隨訪等方式來干預。 研究組采用綜合健康干預管理模式,干預內容主要包括:①將健康管理師組織成干預小組,對所有成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 ②制定詳細的干預策略,每個月分別進行一次將抗知識講座和討論,讓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的基礎知識和并發癥,了解在飲食、運動和用藥方面的方法,了解患者自我管理、干預、控制和預防的重要性。③實施干預策略,提高患者對糖尿病基礎知識和并發癥的了解,掌握在飲食、運動和用藥方面的方法,提高自我管理、干預、控制和預防的能力。 ④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干預,因糖尿病需長期控制,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產生焦慮、恐懼和急躁等心理,導致失去治療的信心,故心理干預在治療糖尿病中必不可少。⑤對患者的飲食和運動進行干預,飲食是患者控制糖尿病的基礎,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和體重制定相應的運動,對控制病情有很大的幫助。
1.3 觀察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空腹血糖在 6.1 mmol/L 以下。有效:臨床癥狀好轉,空 腹 血糖在 7.1 mmo/L 以下。 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空腹血糖在 7.0 mmo/L 以上;有效率=痊愈率+好轉率。 根據 SF-36 生活質量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精神狀況、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身體健康狀況和情感狀況進行評定,采取百分制,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反之。
1.4 統計方法
該文的所有數據采用 SPSS 17.0 統計學軟件來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有效率
研究組有效率為 98.18%,對照組的有效率為 85.45%,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有效率對比[n(%)]
2.2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
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精神狀況、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身體健康狀況和情感狀況等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x±s)
治療慢性糖尿病可從血糖、臨床癥狀、代謝和并發癥等方面入手,若將患者血糖控制,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并發癥發生率,調整代謝的紊亂情況,不僅可提高治療療效 ,還 可改善患者的生 活質量[4]。 臨床上 治療 表現在控制血糖方面, 而血糖的穩定情況與患者的用藥、飲食、運動和知 識掌握程度密切 相 關[5]。 而我國 是 糖 尿病的高發國家,位居世界首位,該病不僅給患者家庭帶來困擾,還給國家帶來巨大的負擔;而綜合健康干預管理模式的優點在于方便患者積極參與,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通過健康的管理方式來改善患者的生活習慣。 患者對血糖的控制和臨床癥狀的緩解在家里就可進行,而社區是管理患者的重要機構,對實施相關管理措施時較為方便[6];普通的社區對患 者的 干 預 度 不 夠 ,管理方案比較單一和專業,患者的掌握度不夠,導致管理的效果不明顯[7]。 有研 究 表 明,實施糖尿 病 患者早發現、早預 防 、早控制和早治療的管理方案,可最大力度解除糖尿病對患者生理、心理和生活的威脅,而綜合健康干預管理模式可實現此管 理 效果[8]。 可見,綜合 健康 干預管理模 式能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給患者和國家減輕負擔。
綜上所述,綜合健康干預管理模式可控制社區慢性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可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1]謝艷華,戴衛華,張楊,等.綜合干預管理模式對社區慢性糖尿 病 患 者 的 影 響[J].護 士 進 修 雜 志,2014,2(11):1004-1006.
[2]許美群.綜合干預管理模式對社區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當 代醫學,2015,12(22):88-89.
[3]陳芳云.綜合干預管理模式對社區慢性糖尿病患者的作用[J].世 界 最 新 醫 學 信 息 文 摘 : 連 續 型 電 子 期 刊 ,2015,24(77):245-246.
[4]王 輝.綜 合 干 預 管 理 模 式 應 用 于 社 區 慢 性 糖 尿 病 患 者 治 療的 效 果 分 析[J].醫 藥 前 沿,2015,31(2):48-49.
[5]武艷紅.綜合干預管理模式對社區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醫 藥前沿,2016,12(3):380-381.
[6]崔學利,施小明,李園,等.慢性糖尿病患者社區綜合干預管理 的 分 析[J].臨 床 醫 藥 文 獻 電 子 雜 志,2015,4(33):6863-6864.
[7]李秀榮.綜合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社區自我管理實施效果分析[J].湖 北 民 族 學 院 學 報 :醫 學 版,2011,28(2):80-81.
[8]聶 蓉,鄭 君 圣.綜 合 干 預 管 理 模 式 對 社 區 慢 性 糖 尿 病 患 者的 影 響 分 析[J].吉 林 醫 學,2016,37(7):1811-1812.
R473
A
1672-5654(2017)02(a)-0021-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021
2016-11-04)
黃薇(1967.5-),女 ,四川內江人,本科,副主 任醫師,研究方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