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姜爽,徐娜,李大為
1.吉林省人民醫院眼科,吉林長春 130021;2 吉林省腫瘤醫院,吉林長春 130012
更昔洛韋類藥物在眼科的用藥安全管理
趙潔1,姜爽2,徐娜2,李大為2
1.吉林省人民醫院眼科,吉林長春 130021;2 吉林省腫瘤醫院,吉林長春 130012
目的 探討更昔洛韋類藥物在眼科的用藥安全管理的作用。 方法 選取該院眼科 2015 年 1 月—2016 年 5 月期間收治的 398 例行眼科病毒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對觀察組 199 例患者按照更昔洛韋類藥物合理使用原則進行規范管理,對照組 199 例患者未按照更昔洛韋類藥物的合理用藥原則進行規范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記錄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復發的病例數。 結果 觀察組 119 例患者治愈,治愈 率為 59.80%,57 例患者好轉,好轉率為28.64%,23 例 患 者無 效 ,無 效率為 11.56%,9 例 患 者 經 治療 后 復 發或者 繼 發 青 光眼 或 者 白內障 ,對 照 組 89 例 患 者治愈,治愈率為 44.72%,53 例患者 好 轉,好轉 率為 26.63%,57 例 患 者無效,無 效 率為 28.64%,21 例 患 者 經 治 療 后 復 發 或者繼發青光眼或者白內障,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眼科病毒感染患者在應用更昔洛韋類藥物方面進行合理用藥管理,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再次復發率,提高治療效果。
更昔洛韋類藥物;規范管理;眼科病毒感染;復發率
病毒感染性眼病是指因病毒感染而發生的眼部疾病,包括單皰病毒性角膜炎、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及帶狀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等,其中單皰病毒性角膜炎屬于國內最為常見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病毒感染性眼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將導致眼病復發且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 近 年來,預防病毒感 染 性眼病治療后復 發 已 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而更昔洛韋類藥物為治療病毒感染性眼病的常用藥物,然而該類藥物的應用在眾多醫療單位缺乏規范化的管理,因此,規范更昔洛韋類藥物在眼科病毒感染性疾病對于提高治療效果和確保醫療安全方面具有極其 重要的意義[2-3]。 為 了探討更昔洛韋 類藥物在眼科的用藥安全管理的作用, 該文主要就該院眼科 2015年 1 月—2016 年 5 月期間收治的 398 例眼科病毒感染患者對是否按照更昔洛韋類藥物合理使用原則進行規范管理后疾病復發情況進行了統計學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隨機選取該院眼科 2015 年 1 月—2016年5 月期間收治的 398 例臨床上確定為病毒感染性眼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 199 例患者,男性 104 例,女性 95 例,最大年齡 75 歲,最小年齡 39 歲,平均年齡為 (55.3±3.2)歲 ,單 皰 病 毒 性 角 膜炎 患 者 73 例 , 巨 細 胞病毒性視網膜炎患者 64例, 帶狀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62 例;對照組 199 例患者,男性 101 例,女性 98 例,最大年齡 77 歲,最小年齡 40 歲,平均年齡為(54.8±2.6)歲,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69 例,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患者 66 例,帶狀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64 例。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質、各類病毒感染性眼病患者比例以及各項一般生理指標等方面的情況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之間具有可比性。
1.2 規范化管理方法
對于觀察組確診的 199 例病毒感染型眼病患者按照如下原則根據病情合理給予更昔洛韋類藥物進行治療:①使用更昔洛韋類藥物,一方面其用量要足夠但不應盲目加量,另一方面治療療程要夠長;②當出現細菌感染時,需選擇聯合應用抗生素類藥物;③選擇恰當的給藥方式進行給藥,如當眼部局部給藥后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選擇全身給藥的同時,給予局部用藥進行輔助;④告知患者嚴格遵守醫囑,切忌隨意增加用藥劑量、降低用藥劑量、停止用藥。
1.3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病毒感染性眼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分 3級,其判定標準如下:①治愈:患者眼部異物感、畏光、流淚、磨痛及漿液性分泌物等癥狀消失,經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結膜未見充血、瞼結膜濾泡基本消失且角膜透明。②好轉:患者自身感覺癥狀減輕,體征基本消失。③無效:患者自身感覺癥狀未減輕、體征未消失或者較治療前加重。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數據采用 SPSS 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對 計數資料用[n(%)]表示,通過 χ2檢 驗 進行比較,以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 察 組 治 愈率為 59.80%,對照組 治愈率 為 44.72%,(χ2=9.064,P=0.004)。 經 統 計學分析,發現觀 察組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無效率和經治療后發生復發或者繼發青光眼或這白內障的比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在好轉率方面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以上結果提示通過規范化更昔洛韋類藥物在治療感染性眼病的應用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可以降低治療后感染性眼病的復發或者繼發青光眼或者白內障, 具體情況見表1、表2。

表1 規范化應用更昔洛韋類藥物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n(%)]

表2 規范化應用更昔洛韋類藥物對患者治療后復發及繼發眼部疾病的影響[n(%)]
目前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眼病包括角結膜炎、眼瞼炎、虹膜炎、眼干燥綜合征、視網膜炎及葡萄膜炎等,引發病毒感染性眼病的病原體主要包括單純皰疹病毒-1,2,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EB 病毒以及微小 RNA 病毒等[1-2]。 近 年 來 ,病毒感染性眼 病的發生率呈現日趨升高的趨勢,若該類疾病未得到有效的治療,會出現反復發作,甚至繼發青光眼或者白內障,從而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因此,病毒感染性眼病已經成為臨床上眼科 棘手的問題[3]。 對于病毒感染性 眼 病 的 類型眾多,盡管所感染的病毒有所不同,但是在治療方法上基本相同,其中更昔洛韋類藥物在這類疾病的治療上應用較為普遍,然而在更昔洛韋類藥物的應用方面存在不規范 化 的 現 象[4],因 此 該 研 究 旨 在 探討 通 過 規范 化 更 昔洛韋類藥物在病毒感染性眼病的治療應用是否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治療后復發、繼發青光眼或者白內障的發生率。
目前已有多項研究旨在探討眼科用藥安全性的問題 ,李 燕[3]對 648 例 眼 科 疾 病 患 者的 入 院 資料 進 行 了分析,結果發現存在用藥不合理問題的患者有 32 例,不合理用藥的發生率為 4.94%,提出醫院應當加強用藥管理以提高藥 物 使用的合理性。 池雪芬[4]針 對用藥不合理問題亦提出了“5S”管理模式,結果發現在應用該管理模式后可以提 高 藥 物臨床應用的安全性。 葉月娥等人[5]報道了浙江省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眼科門診散瞳藥不良反應及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后續針對性地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并進行實施,結果發現應用散瞳藥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降低,可以有效避免風險事件的發生。 這幾項研究的研究結果均證實了藥物安全管理在臨床用藥上的重要性,該研究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規范化更昔洛韋類藥物在治療感染性眼病的應用的有效性,結果顯示規范化用藥組治愈率顯著高于未采用規范化用藥組(P<0.05), 同時無效率和治療后感染性眼病的復發或者繼發青光眼或者白內障的發生率顯著低于未采用規范化用藥組(P<0.05),另外規范化用藥對病毒感染性眼病患者的好轉率無明顯影響(P>0.05)。
綜上所述,應當加強對病毒感染性眼病患者在治療期間對更昔洛韋類藥物應用的監管,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并且可以預防感染性疾病出現復發或者繼發青光眼或者白內障,改善病毒感染性眼病患者的治療結局,該規范化監管方法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1]武 建 華.更 昔 洛 韋 滴 眼 液 治 療 急 性 出 血 性 結 膜 炎 療 效 觀察[J]. 臨 床 與 實 踐,2014,18(5):593-594.
[2]閆 敏.阿 昔 洛 韋 滴 眼 液 和 更 昔 洛 韋 凝 膠 治 療 單 皰 病 毒 性 角膜 炎 的 臨 床 效 果 比 較 [J].中 國 當 代 醫 藥 ,2015,22(6):138-139.
[3]李燕. 眼科 患 者 用 藥 安 全 隱 患 分 析 與 對 策[J].中 外 醫 學研究,2016,14(10):104-105.
[4]池 雪 芬. “5S”管 理 模 式 在 重 癥 監 護 室 用 藥 安 全 管 理 中 的應 用[J]. 中 醫 藥 管 理 雜 志,2016,24(5):69-71.
[5]葉月 娥,蔡 衛 衛, 王 愛 孫.加強眼 科 散 瞳 藥的 安 全 管 理[J].中 醫 藥 管 理 雜 志,2015,23(3):94-95.
R19
A
1672-5654(2017)02(a)-0096-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096
2016-11-08)
趙潔(1983.8-),女,吉林長春人,碩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眼科學基礎與臨床。
李大為(1971.11-),男,吉林長春人,本科,副主任藥 師 ,研究 方 向:藥學 基 礎與臨床 ,E-mail:7517609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