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剛
吉林省肝膽病醫院外二科,吉林長春 130062
普外科圍術期抗生素合理用藥管理
王福剛
吉林省肝膽病醫院外二科,吉林長春 130062
目的 探討普外科圍手術期抗生素使用現狀,為進一步規范圍手術期抗生素用藥管理提供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普外科 2014 年 12 月—2015 年 12 月收治的 182 例患者,將患者按治療時間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按常規情況使用,研究組在干預措施的指導下應用抗生素,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法規,調查分析兩組患者的抗 生 素使用 情 況 。 結果 預防用 抗 生素比 例 為百分率 為 81.32%(74/91),預 防用藥 合 理率為 71.42%(65/91);對照 組 :預防 用抗生素 比 例 為百分率 為 95.60%(87/91),預防用 藥 合理率為 50.55%(46/91)。 研究組預防用藥合理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該院普外科圍手術期抗生素使用中還存在使用率較高、藥物選擇不恰當、聯合用藥不合理等情況,在今后中要進一步強化管理,嚴格把握用藥指征,提高用藥合理性。
圍手術期;抗菌藥物;合理用藥
抗生素是由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或高等動植物產生的有活性的代謝產物,是臨床常見抗感染藥物,在普外科圍手術期預防和控制術后切口感染中廣泛應用。近年來,抗生素不合理甚至濫用現象普遍,藥源性疾病、細菌耐藥性不斷增加、患者醫療費用不斷攀升,尤其是耐藥菌、超 級 細菌的出現,嚴 重 威脅著患者的生 命 健 康[1-2]。 抗生素的濫用成為醫學界一大難題,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重視。如何合理有效的應用抗生素,落實我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規定,實現圍手術期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出現不良后果,該院經過研究考察制定出符合該院實際的抗生素合理應用管理規范及監督、檢測計劃,定期監測、反饋并進行干預,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普外科 2014 年 12 月—2015 年 12 月手術患者共 182 例進行調查,將患者按照治療時間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男性 51 例,女性 40 例,年齡 9 個月~80 歲,平均(44.5±3.2)歲,清潔術 34 例,清潔污染手術 29 例,污染手術 28 例;對照組男性 48 例,女性 43例,年齡 11 個月~82 歲,平均(42.5±4.0)歲,清潔術 31例,清潔污染手術 26 例,污染手術 34 例。 納入標準:患者術前無發熱、白細胞計數升高等感染癥狀體征,術后無感染,圍手術期抗生素使用均為預防性用藥;病例完整度高;該次研究通過倫理道德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術前或者術后出現感染;病歷不完整;行 2 次以上手術;手術涉及多器官多原因。
1.2 方法
1.2.1 藥 物 使 用 合 理性調查 采 用回 顧 性 調查 法 , 分析兩組患者的歸檔病歷。 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及該院抗生素臨床應用規范,參考相關書籍、藥品說明書,對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抗抗生素的臨床預防使用合理性進行分析、評價,結果反饋到科室,制定不合理用藥的干預措施。
1.2.2 藥 物 合 理 使 用干預措 施 ①建 立 干 預小 組 , 醫院藥事管理部門牽頭,組織各科室專家成立干預小組討論干預措施,提出建議并協助調查。詳細記錄檢查結果,及時解決已發現問題并不斷完善。②制定干預措施相關管理文件,依據國家相關規定制定嚴格的抗菌藥物使用原則,制定合理應用抗生素相關文件,以院文的形式發放并督促嚴格執行。 ③定期培訓,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定期專業培訓,做到相關責任人詳細了解并熟記抗生素合理應用規范,在工作中嚴格執行。④其他:定期監測手術前后抗生素使用情況并及時反饋;抗生素使用情況納入科室綜合績效中;對多次違規科室進行誡勉,必要時給予警告、經濟處罰及暫停抗生素處方權等。
1.3 判定標準
參照衛計委頒布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標準,內容包括藥物選擇、用藥時機、用藥方式、劑量、適應證、禁忌證 等[3-4]。
1.4 統計方法
采用 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數據對比采取 χ2校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這意義。
2.1 一般情況
研究組:預防用抗生素比例為百分率為 81.32%(74/ 91),預防用藥合理率為 71.42%(65/91);對照組:預防用抗生素比例為百分率為 95.60%(87/91),預防用藥合理率為 50.55%(46/91)。 研究組預防用藥百分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1.029,P<0.05),防用藥合理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370,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 對照組治療效果差異統計[n(%)]
2.2 預防用抗菌藥物情況
兩組患者預防用藥以硝基咪唑類、三代頭孢及其酶抑制劑為主,個別醫師對Ⅲ類切口患者會選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氟喹諾酮類等。此外,Ⅰ類切口多選擇單聯用藥,Ⅱ類切口以單聯和二聯用藥為主,Ⅲ類切口以聯合用藥為主。
2.3 不合理用藥表現
對照組患者用藥的不合理主要體現在:預防用藥療程過長、無指征預防用藥、預防用藥時機錯誤;研究組預防用藥合理率明顯上升,但仍存在預防用藥選擇不適宜等現象。
抗生素是是我國目前臨床預防、治療感染作用的常用藥物,是我國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藥物,廣泛應用于圍手術期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預防治療中。我國目前已成為抗生素應用的大國,隨著而來的不恰當甚至濫用抗生素現象也日益引起社會關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僅給影響患者病情的康復甚至掩蓋病情延誤治療時機;各種藥源性疾病;耐藥菌、超級細菌;患者治療費用的不斷攀升都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加強圍手術期抗生素合理用藥管理是當今醫學一大難題。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預防用抗生素比例為百分率為81.32%,預防用藥合理率為 71.42%;對照組預防用抗生素比例為百 分率為 95.60%, 預防用藥合理率為50.55%。研究組預防用藥合理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中發現的不合理用藥現象如下:①Ⅰ類切口圍手術期預防用藥比例高。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指出抗生素一般不應用于Ⅰ類切口,主要針對Ⅱ、Ⅲ類手術切口。 I類切口感染率低,行清潔處理即可,僅在特殊情況時可考慮預防用藥。 調查結果顯示,對照組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百分率為95.60%,研究組為 81.32%,雖有明 顯 下 降 ,但仍 偏 高 ,無指征預防用藥問題仍較為普遍。 ②用藥時機錯誤,用藥療程過長。 該研究中時機錯誤主要體現在術中、術后分別用藥。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規定[5],圍 手術期抗生素最佳使用時間為術前 0.5~2.0 h 以使切口充分暴露時藥物濃度最大殺菌效果最佳,用藥時間不宜超過24 h;短的清潔術術前用藥 1 次即可;對于有污且需要清潔的手術,可根據患者需要適當延長用藥時間。 ③抗菌藥物選擇不當 要根據目的選擇針對性強、療效確切的抗生素,術后感染主要選擇抗金黃色葡萄球菌藥物;術中感染依據手術類型、范圍、污染情況選擇。術后感染以一、二代頭孢菌素為主;泌尿系統手術選擇喹諾酮類;酶抑制劑不宜用于 I類手術切口;口腔、腸道手術選擇抗厭氧菌藥物。 該調查中存在喹諾酮類、三代頭孢菌素類、硝基咪唑類尤其酶抑制劑使用率高,未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針對性地選用。④其他不合理表現術中追加用藥不適宜,手術時間超過 3 h 或出血量> 1 500 mL 時可以在術中進行2次給藥。此外聯合用藥要有明確指征。
綜上所述,經過有效的用藥管理,該院圍手術期抗生素的使用情況有明顯改善,但也應該意識到,在普外科抗生素不恰當應用現象仍較為普遍,抗生素使用率較高、藥物選擇不恰當、聯合用藥不合理等情況,在今后治療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管理,嚴格把握抗生素使用原則,有效提高用藥合理性。
[1]樊暉暉,張靜.普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分析[J].中 國 處 方 藥 ,2015,13(5):44.
[2]潘 錦 珍.I 類 切 口 圍 手 術 期 抗 菌 藥 物 合 理 用 藥 干 預 性 研 究[J].中 國 現 代 藥 物 應 用 ,2015,10(10):173.
[3]付旻,劉露,郁美珍,等.普通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合理使 用 及 對 策 研 究[J].白 求 恩 醫 學 雜 志 ,2015,13(5):462.
[4]姜洪旭.目前圍手術期抗菌藥物合理用藥問題評價與分析[J].醫藥前言,2015,5(33):115.
[5]洪 霞 , 郭 軒 ,張 頌 頌 ,等.216 例 圍 手 術 期 預 防 性 應 用 抗 生 素合 理 性 分 析[J]. 黑 龍 江 醫 藥 科 ,2015,38(6):120.
R619
A
1672-5654(2017)02(a)-0114-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114
2016-11-07)
王福剛(1976.7-),男,吉林長春人,碩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普外科基礎與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