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月
廣州血液中心,廣東廣州 510095
2010—2015 年廣州地區全血互助獻血淺析
梁明月
廣州血液中心,廣東廣州 510095
目的 回顧性分析廣州地區 2010—2015 年全血年獻血總量和年互助獻血量,了解廣州地區全血互助獻血發展的趨勢,為更好地開展無償獻血的工作提供參考。 方法 在廣州血液中心信息管理系統中統計 2010—2015 年全血年獻血總量和年互助獻血量,通過 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 χ2檢驗。 結果 廣州地區 2010—2015 年全血年互助獻血 率 呈總體 上 升趨勢且 差 異有統 計 學意義(1.51%vs 5.08%vs 6.6%vs 11.60%vs 13.76%vs 12.24%,P<0.001)。 結論 在肯定互助獻血在廣州無償獻血中積極作用的同時,應加大力度促進互助獻血者投入到自愿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推進無償獻血事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性發展。
互助獻血;無償獻血;廣州
2004 年以來, 血液預警信號在全國多個地區頻繁出現,部 分 地區的臨床用血 持 續緊張并逐漸加 重[1]。 2010年[2],中國青島、昆 明 、北京等各大城市陸 續 出 現 “血荒”。青島獻血者人數比 2009 年下降了 20%, 昆明 260 多間醫院的 80%手術因無充足的血液供給而被推遲,北京血液中心的獻血量首次下降了 50%。 在廣州,A 型和 O 型血庫存量持續維持在低水平以致不能完全滿足臨床用血的需求 。 《中華人民共和 國 獻 血 法 》[3]第 十 五 條 明確規定,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國家提倡并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 與個人和團體自愿無償獻血相比,互助獻血者與用血者之間通常具備直接的親戚、 朋友、鄰居、同事等關系,可以起到迅速動員獻血者從而緩解供血不足的狀況。為了滿足部分擇期手術和慢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供應,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重申患者親屬互助獻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外,互助獻血者一旦意識到自身的獻血行為可以用來拯救親屬和他人的生命,他們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可能會轉變為固定的志愿無償獻血者,從而促進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為總結分析廣州地區全血互助獻血的情況, 現將 2010—2015 年全血年獻血總量和年互助獻血量進行統計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廣州血液中心信息管理系統中統計 2010—2015年全血年獻血總量和年互助獻血量。
1.2 方法
參 考《全國無償獻 血 表彰 獎 勵 辦 法 》[4]中 規 定 的方法折算:全血 200 mL 計為 1 U。全血年互助獻血率(%)= 全血年互助獻血量(U)÷全血年獻血總量(U)×100%。
1.3 統計方法
采用 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對全血年互助獻血率進行趨勢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以 2010 年的全血獻血總量 388 906 U 為基數,2011—2015 年 的 全 血 獻 血 總 量 年 增 長 率 為 0.93% ,1.36%,-3.15%,5.58%,7.55%,盡管 2013 年的全血獻血總量是近年來的最低點,但總體上全血獻血總量不斷增長。 另一方面,2010—2015 年全血年互助獻血率為1.51%,5.08%,6.66%,11.60%,13.76%,12.24% , 全 血 年 互助獻血率隨著年份的增長呈總體上升的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 同時,2015 年全血互助獻血量(51 194 U vs 56 513 U)和互助獻血率(12.24%vs 13.76%)較 2014 年都開始下降,全血互助獻血有開始回落的趨勢,見表1。

表1 2010—2015 年廣州地區全血獻血情況
2010—2015 年廣州地區全血互助獻血存在一定的比例,正是醫療領域用血緊張的表現。 廣州作為華南地區醫療 中心[5],匯集 眾多大型三甲醫 院 和 專 科 醫 院,醫療資源發達,全市近 150 家大小醫院臨床用血需求量非常大。 隨著醫保和新農合覆蓋面擴大,來廣州就醫的外地重病患者增多,如地中海貧血、腫瘤等,但血液卻只能在廣州地區采集,不能外調。統計顯示,廣州的住院患者中 53%來自廣州以外地區,用于地貧患兒治療一項的用血量,每月就超過 1 噸以上,占全部用血的 1/6,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外地、外省的患兒。盡管廣州采血量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一直居于前 3位,千人口獻血人數為全國平均數的 3 倍(2011 年全國為 9/1 000,而廣州市為 28/1 000),但廣州地區總體血液需求量不斷上升,每年的無償獻血增長量難抵持續增加的臨床用血量。 另一方面,受 2011年“郭美美”事件的負面影響,再經過網絡新聞媒體的廣泛傳播和發酵,使社會大眾對公益性事業的信任度降低,廣州市民無償獻血的意愿和人數下降,給廣州血液中心的無償獻血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在血液供應緊張的大背景下,為指導臨床合理用血,廣州血液中心貯血發 血 科 建 立 和 實 行 血 液 定 量 供 應發 放模 式[6],按 日、周 、月計劃地供給血液到每間醫院,供給量的制定以廣州血液中心年度血液計劃采集量、醫院上一年度全血用血量和醫院專科特點作為參考。在盡量滿足醫院血液需求前提下,該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醫院濫用血液的現象,確保急診和公共突發事件用血需求,規范了臨床合理用血,節約了寶貴的血液資源,充分發揮了合理調配廣州地區血液的作用。但因廣州地區約 70%的全血獻血來自街頭無償獻血,無償獻血受天氣、高校學生假期和獻血人 員 流 動的 影 響 ,廣 州 也 像 國 內 其 他 城市 一 樣[7-8],每年的仲夏和寒冬會存在季節性和結構性缺血現象,使得血液定量供應發放模式有時也無法完全按計劃實施,因此互助獻血作為無償獻血的一種輔助模式,保障了急救和臨床醫療用血需求。開展互助獻血有利于緩解臨床用血的不足, 有利于獻血者及時享受還血政策優惠待遇,有利于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壯大固定獻血力量。 然而,互助獻血如果宣傳和組織方式不當會產生弊端:①輸血安全性降低。 少數患者家屬為了能夠互助獻血,故意隱瞞自己的健康狀況,成為輸血安全隱患。 ②激發醫患矛盾。 當一些患者家屬獻的血不夠手術備血量時,醫院會根據互助獻血量的多少安排手術的先后順序。但先進行手術的患者有時會因意外超計劃用血,以致排在后面的患者無血可用而延期手術,造成了醫院輸血科與患者以及親屬之間的矛盾。③阻礙無償獻血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某些患者家屬和親友發現自愿無償獻血后,等到親人需要血液手術時仍然需要互助獻血,以致他們不再愿意為別人獻愛心了,而是把獻血的機會留給自己親人。2013 年,為進一步規范廣東省互助獻血工作,正確引導依法依規開展互助獻血工作,確保臨床用血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廣東省衛生廳發布粵衛函 〔2013〕377 號 《關于進一步規范互助獻血工作的通知》[9]。 廣州血液中心 嚴格執 行 該 通 知 ,不斷完善互助獻血機制,做好互助獻血服務,正確引導互助獻血,同時加大自愿無償獻血的宣傳及招募;另一方面加強血液中心與醫院血庫的溝通,指導臨床合理開展互助獻血工作。整體的策略和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加大互助獻血的政策宣傳并規范互助獻血流程,成立專門工作組,把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延伸到患者和家屬;建立醫療機構和廣州血液中心定期溝通的機制,就涉及臨床用血的問題進行溝通和協調;②提高自愿無償獻血比率,降低互助獻血比率為目標, 加大無償獻血工作力度,以鞏固和擴大固定無償獻血者隊伍作,大力做好獻血者的維護工作。近年來從國家層面到廣州市都出臺了不少鼓勵無償獻血的新規,為進一步做好無償獻血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獻血者健 康 檢 查 要 求 》新 國 標[10],2012 年 7 月 1 日 起 , 既 往 無 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獻血年齡可從 55 周歲延長至 60 周歲,進一步擴大了無償獻血隊伍。 盡管如此,我國的獻血年齡還是寬松于國際社會以及亞洲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國際上獻全血者年齡高限大部分是 65 歲;香港特區規定 16 歲以上,沒有年齡上限;臺灣地區規定 17~65 歲;日本規定18~69 歲 , 韓 國 規 定 16~65 歲[12]。 ②2013 年 , 廣 州 市 人 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廣州市農民工及非本市十城區居民戶口的城鎮戶籍人員積分制入戶政策與申辦指南 》 規 定[12], 近 5 年 內 參 加 過 無 償 獻 血 者 , 每 次 可 積 2分,最高不超過 10 分。 獻血可增入戶積分,進一步調動了獻血者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如何合法合情合理引導互助獻血工作的開展,讓互助獻血者感受到無償獻血的意義、光榮感和歸屬感,從而自愿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是現階段保障臨床血液需求和逐漸提高自愿無償獻血率的關鍵。
[1]肖潔,朱國標,彭濤,等.臨床供血急劇上升的原因分析[J].中 國 輸 血 雜 志 ,2010,23(12):1068-1069.
[2]郭 曉 宇 , 李 吉 斌.“ 血 荒 ”凸 顯 機 制 弊 端[J].政 府 法 制 ,2010(34):8.
[3]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衛 生 部 .中華 人 民 共和 國 獻 血 法[S].北京 :衛生部,1998.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 生育委員會. 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4.
[5]中國新聞網.廣州無償獻血量全國第二血,為何還是缺 EB/OL.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4-08/20/content_28280853. htm.
[6]張偉東. 血液定量供應發放模式的探討[J].中 國 輸 血 雜志 ,2012,25(S1):149.
[7]郭東輝,項漢城,湯丁潔,等.南京地 區近三 年季節性與結構 性 缺 血 的 原 因 分 析[J].臨 床 輸 血 與檢 驗 ,2015,17(5):434-436.
[8]沈 劍.季 節 性 缺 血 的 成 因 分 析 及 對 策[J].醫 學 信 息,2011,24(5):2808.
[9]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規范互助獻血工作的通知.2013EB/OL.http://www.gdwst.gov.cn/a/zcwj/2013051310586. html.
[10]中華人 民共和國 衛 生部.獻血 者健康檢 查 要求(GB18467-2011)[S].北 京:衛 生 部 ,2012.
[11]廣州 市 獻 血 辦 .廣 州 獻 血 手 冊 [K].廣 州 :廣 州 市 南 大 血 辦2013.
[12]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廣州市農民工及非本市十城區居民戶口的城鎮戶籍人員積分制入戶政策與申辦 指 南 [EB/OL].2013.http://www.hrssgz.gov.cn/gzdt/shbz/201307/ t20130713_203605.html.
Analysis of Whole Blood Mutual Donation in Guangzhou from 2010 to 2015
LIANG Ming-yue
Guangzhou Blood Center,Guangzhou,Guangdong Province,510095 China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annual whole blood donation total amount and annual mutual blood donation amount and know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hole blood mutual donation in Guangzhou thus better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the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work.Methods The annual whole blood donation total amount and annual mutual blood donation amount from 2010 to 2015 i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Guangzhou blood center were counted,and the data were given the trend Chi-square test by the SPSS 22.0 software.Results The annual whole blood mutual donation in Guangzhou from 2010 to 2015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1.51% vs 5.08%vs 6.66%vs 11.60%vs 13.76%vs 12.24%,P<0.001).Conclusion We should not only recognize the active function of the mutual blood donation in the Guangzhou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but also promote the mutual blood donors to voluntarily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blood donation team thus promoting the healthy,stead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cause.
Mutual blood donation;Voluntary blood donation;Guangzhou
R193
A
1672-5654(2017)02(a)-015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150
2016-11-05)
梁明月(1986.2-),女,廣東廉江人,碩士,護師,主要從事血站血液采集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