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摘 要:秦山二期擴建工程核島廠房外墻混凝土施工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該文介紹秦山核電核島混凝土質量標準及施工中出現的質量缺陷,并從清水混凝土所選用材料、模板選型拼接,混凝土缺陷修復、成品保護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措施。
關鍵詞:核島外墻清水混凝土 質量控制 缺陷修復 質量標準
中圖分類號:TU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c)-0040-02
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結構一次成型,不需要任何裝飾,不抹灰不涂刷完全利用混凝土結構的自然狀態作為結構外觀的表現形式,采用清水混凝土避免了普通混凝土抹灰層開裂、空鼓、脫落的質量安全隱患,減少建造和維修成本。清水混凝土在施工中要求較高,從材料選用,模板體系及安裝,對拉螺桿布置,混凝土澆筑等,到后期養護拆模,每一道施工工序過程都嚴格控制,從而達到混凝土結構質量的高標準?;谇逅炷恋奶攸c,秦山核電擴建工程核島廠房外墻施工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符合核電廠綠色環保要求。該文結合核島廠房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介紹清水混凝土的質量標準、常見的質量缺陷,提出了控制措施。
1 核島外墻清水混凝土質量標準
核島廠房外墻清水混凝土的質量驗收標準高于普通結構混凝土驗收標準:
(1)外觀質量高于普通混凝土表面觀感質量,要求無蜂窩麻面、裂縫和露筋現象,表面無明顯色差,和無起砂無污染,穿墻螺栓孔眼整齊,孔洞封堵密實平整顏色同墻面基本一致,接縫處無明顯痕跡、有規律地設置對拉螺栓和施工縫,模板接縫處無漏漿掛漿。
(2)結構尺寸允許偏差嚴于《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要求。
2 常見清水混凝土質量缺陷
為進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以達到清水混凝土質量標準,我們將3DX廠房-7.6 m~-3.6 m外墻、3LX/WX廠房的±0.00 m~3.75 m外墻作為清水混凝土施工樣板墻,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各道工序施工質量,施工中觀察到影響清水混凝土效果的主要因素,為后續下一階段混凝土施工提供預控措施,明確清水混凝土質量缺陷的修復效果和方法。樣板墻的施工從測量定位、模板選型、安裝、鋼筋加工、綁扎,混凝土的制備、澆筑、振搗以及澆筑后的養護、保護等各方面均按照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和質量標準進行施工、檢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也出現了常見的清水混凝土質量缺陷:
(1)相臨模板間有錯臺現象,墻面垂直度偏差較大。
(2)距混凝土表面5 m左右,肉眼看整體顏色基本一致,局部有較明顯色差。
(3)局部有砂線(面),且該部位手感粗糙,表面附有細砂。
(4)模板對拉螺栓孔眼排列個別有偏位現象,孔洞封堵顏色和墻面稍有差異,目測有色差。
(5)模板拼縫位置拐角處因使用定型模板,在水平方向沒有交圈。
(6)墻底有爛根現象。
(7)混凝土表面污染。
3 控制清水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措施
通過樣板墻的施工,發現了影響上述清水混凝土質量缺陷的各種因素,可以發現模板體系的設計、制作與安裝是影響清水混凝土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除此還有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澆筑工藝、混凝土的養護和修補、及后期成品保護等因素,因此必須全過程采取質量措施,以確保清水混凝土的結構與外觀達到預期的效果。
3.1 模板體系控制措施
模板體系為墻體大模板體系,采用18 mm厚雙面覆膜膠合板,背肋采用10cm×10cm木枋@30 cm,拉桿用Φ17高強拉桿,間距60cm×60cm。拉桿間距為按照大模板設計進行安裝,每塊大模板沿高度設置不少于3道,外墻應在高強拉桿中間安裝膨脹止水片。相鄰大模板之間采用槽鋼鋼楔和拉桿剛性連接,避免錯縫,墻體交叉部位盡量使用陰角模板進行支設,大模板吊裝前檢查墻體根部的導墻的位置是否正確,不滿足要求的用砂漿或細石砼進行找平,墻體位置用一頭帶墊塊的限位鋼筋進行位置找正。施工時按照各施工段的配模圖進行支設,根據墻體施工的順序合理組織大模板的供應和維修,保證墻體模板正常施工。脫模劑選用對混凝土表面質量和顏色不產生影響的優質脫模劑。加強對模板垂直度的控制,尤其增加在混凝土澆筑期間的檢查。
3.2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
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混凝土采用現場預拌混凝,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須滿足設計技術規格書要求,滿足施工可泵性要求;骨料應質地堅密,級配良好,不含有害雜物;摻和料和外加劑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應根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藝及氣候條件,結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對水泥的適應性等因素,經過試驗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應考慮泵送的垂直和水平距離、泵送設備的技術條件等因素,按有關規定進行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坍落度滿足施工要求。拌合物應攪拌均勻,顏色一致,不得有離析和泌水現象。按GBJ107—87《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分批進行檢驗評定合格。
泵送混凝土保證連續、保質、及時、足量供應,在保證泵送混凝土不離析、不沁水的情況下,混凝土坍落度可提高為14±3 cm,同時控制混凝土含氣量不超過1.7%,初凝時間6~8 h。
3.3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選用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原材料應有足夠的存儲量,至少要保證兩層或同一視覺空間的混凝土原材料的顏色和各種技術參數保持一致。
(1)水泥:材料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尤其是不得含有氯化物、硫酸鈉或碳酸鈉等雜質,水泥必須是42.5、52.5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秦山二期擴建核島廠房所用水泥為同一生產廠家供應,品種、強度等級、批號,且同一熟料磨制,顏色質地均勻。所有材料在交貨前必須經過產品試驗,并在貯存前必須進行現場檢驗試驗。
(2)骨料:承壓骨料必須經簽定試驗后確定骨料供應產地,骨料的質量必須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93)、《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93)等要求。粗骨料強度應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92)的規定。骨料包括天然骨料,軋碎的骨料或天然的和人工的混合骨料。顆料必須堅硬、堅固和耐久,并不得含有粘附的表層、粘土、壤土、堿、有機物或其它有害物質。骨料的級配必須能生產出符合和易性、密度和強度要求的混凝土。礫石的級配必須符合JGJ53—92中關于級配的要求??墒褂眠B續粒級5~16、5~31.5和連續粒級5~16與單粒級16~31.5的組合,不準單獨使用單粒級骨科。細骨料應選擇質地堅硬,級配良好的河沙,其細度模數應>2.6(中砂),為同一生產廠家生產的產品。
(3)摻合料:F類II級粉煤灰,所用材料為同一廠家生產的產品。
(4)外加劑:外加劑在摻入量不大于水泥質量的5%,與水泥品種相適應,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具有明顯的減水效果,提高混凝土的各項工作性能指標,混凝土外加劑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的要求。
(5)拌合用水及養護用水:應符合《混凝土拌合物用水標準》(JGJ63-89)的規定。
3.4 清水混凝土澆筑過程及養護質量控制
模板、鋼筋、予埋件、基層清理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即可澆筑墻體混凝土。
(1)使用混凝土泵車或汽車泵直接進行澆筑,在無法覆蓋時使用混凝土輸送管下料,澆筑混凝土用的混凝土輸送管道要架設專門的支撐架進行支撐,嚴禁直接支撐在結構鋼筋和模板支架上。
(2)澆筑混凝土前,做好有關隱蔽記錄,各工序自檢合格,且在監理單位簽字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內的積水、木屑、鐵絲等雜物。
(3)墻體混凝土施工采用水平分層的方法進行澆筑,每層澆筑厚度300~500mm。混凝土泵送之前要先用與混凝土同成分的砂漿或減去粗骨料的混凝土濕潤輸送管,并在施工基層處預鋪15~20mm厚的該砂漿。澆筑時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應不大于2 m,否則需用軟管或串桶配合下料。
(4)混凝土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應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則,混凝土振搗應均勻、密實,每次振搗時間20~30s,應視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宜。振搗點要均勻排列,每點間距不超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振搗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0 mm左右,振搗棒嚴禁直接碰撞模板、預埋件等。
(5)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間的養護十分重要,模板拆除后立即刷養生液或覆蓋麻袋片1~2層,灑水養護,養護的持續時間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少于7 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 d。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混凝土養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實際養護天數要視當時的氣候條件確定。避免形成和減小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
3.5 清水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補控制措施
在墻體模板拆除后應及時檢查產生混凝土缺陷應及時進行處理。盡管已采取了各種措施,但由于混凝土的泌水性、模板的漏漿和混凝土本身的含氣量較大,其表面局部可能會產生一些小的氣泡、孔眼和砂帶等缺陷。對表面灰塵及其他附著物,應用掃帚、毛刷等進行清掃后用強力工業吸塵器吸塵,砂漿濺物、流痕等可用鏟刀、開刀、鏨子、鋼絲刷、磨光機等清除;油污及脫模劑等污垢,用5%~10%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洗刷后用清水沖洗,表面泛堿的可用3%草酸水溶液進行中和后用清水沖洗;酥松、起皮、起砂處,應先用鏨子、鏟刀等清理,用清水沖洗后,再進行修補采用相同品種、相同強度等級的水泥拌制成水泥漿體,修復缺陷部位,待水泥漿體硬化后,用細砂紙將整個構件表面均勻地打磨光潔,對表面不平或接縫錯位處,先將凸出部位鑿平,按不同情況采用聚合物水泥膩子或水泥砂漿找平,待干燥后再打磨平整。經表面處理后的混凝土表面應無浮漿、脫膜劑、油污。確保清水混凝土墻面平整顏色均勻,達到預期效果。
3.6 清水混凝土成品保護
(1)鋼筋半成品經檢查驗收合格后,鋼筋堆放區必須清潔有條理,鋼筋不能直接堆放在地面上,應用地梁架空,并防止鋼筋受潮生銹,避免因鋼筋浮銹影響清水混凝土表面效果。
(2)核島安全殼的模板體系考慮了施工縫沖毛、養護等施工用水的排流,避免了污染下層混凝土墻面的后果。混凝土澆筑前應仔細檢查模板的拉桿是否牢固,加固斜撐是否牢固,以及模板的接縫是否嚴密等。應在模板四周與混凝土的交接處貼上海棉條并壓緊以保證模板與混凝土結合緊密,控制混凝土澆筑時漏漿現象。兩塊模板之間應拼接緊密并用膠條在拼縫處粘貼。模板體系定期維護,妥善保管。用完后放入專用場地,專人清理模板表面,保證合理循環使用。
4 結語
清水混凝土施工是一項非常細致的工作,比一般混凝土施工要求嚴格。施工中嚴格執行已批準的方案,做好工前技術交底工作,每道工序有質量計劃的控制點來控制施工質量,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核島外墻施工質量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高猛,姚冀華.淺談清水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7):232.
[2] 賈貰翔.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見質量缺陷及控制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3(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