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誠
摘 要:隨著近幾年電子信息技術的普及,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社會活動各個領域,在圖書館的管理服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該文分析了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的內容,闡述了電子信息服務管理的意義,針對加強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質量做了深入研究,結合該研究,提出了幾點加強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與管理的措施,希望對提高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與管理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圖書館 電子信息 服務與管理模式 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c)-0253-02
電子信息服務行業飛速發展給圖書館的服務管理模式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產生了一系列依托于電子信息技術的新管理方式,可以更高效地實現圖書館的日常服務管理功能,通過對計算機的一系列操作,簡單便捷保障圖書館服務管理的順利進行。電子信息技術在圖書館服務管理工作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其更深層次的應用,還需要繼續加強研究。
1 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的內容
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與管理涉及各個方面內容。從用戶角度來看,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與管理包含了文件檢索服務、多媒體教學服務、計算機培訓服務、咨詢服務等方面;從提供者的角度來看,其信息服務與管理模式包括服務的設計到服務應用、服務維護的各個環節;從圖書館管理員的角度來看,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與管理包括用戶注冊結算、安全管理控制等方面。從整個服務管理過程來說,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管理是一個包含了網絡資源采集、網絡資源整理、網絡資源傳播、網絡資源檢索、網絡資源統計分析等多項綜合服務的過程。
2 管理內容及優化措施
2.1 資源管理
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與管理中的資源管理,包含了對整個網絡資源、系統資源、門戶資源以及設備資源的管理,對這些資源的管理是圖書館網絡信息服務的基礎項目,也是服務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1)資源構建和開發。從管理角度可以分為本地資源管理和外部資源管理。本地資源管理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對于本地相關的信息資源服務進行歸類整合。外部資源管理是在本地資源管理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相關的合作機構所提供的信息資源服務以便用戶使用。
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是方便用戶查看圖書館的電子信息資源記錄內容,滿足用戶對特定信息的需求。圖書館的資源增多,在用戶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信息服務的同時,增添了用戶利用信息資源的難度,對于資源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費,科學、有效地對各類基礎設施進行配置,是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的關鍵要素,可以合理地對信息進行組織、標識,提高用戶在信息瀏覽和檢索中的效率,把復雜的信息變得簡單清晰,使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所要瀏覽儲存的信息。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要在信息資源的構建基礎上對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圖書館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為方便統一管理,對資源進行整合是必然需求,對于各種數字資源系統里邊的一些數據的功能、數據結構、數據對象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相應的合并、歸類和重組,變成一個新的資源體系,擁有更高的性能。資源的深層次開發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下載網絡上現有的資源,然后建立相應的數據庫方便用戶查詢;另一種是建立相關的資源鏈接,為用戶提供所需要資源的分布,引導用戶去進行查詢。
(2)質量管理與標準化管理。圖書館電子信息管理資源構建的目的是為用戶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電子信息服務是一項投入高、成本高的工作,假如在服務的前期準備計劃階段出現失誤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為用戶的使用帶來不便。在信息管理資源構建中一定要把握好質量和標準化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在結合用戶的具體需求合理的做出構建計劃,這樣做不僅能為圖書館電子信息管理資源的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還能使得有限的投入獲得最大限度的回報。
標準化管理主要有四個方面,電子信息資源互聯、存儲、檢索、建設標準化。電子信息資源種類十分龐大,在構建的過程中必須按照規定執行統一的標準對資源進行獲取,不僅要保證所獲取的資源都符合用戶的實際需求,同時還方便不同圖書館電子信息資源之間的相互關聯。比如有一個標準化的目錄,方便用戶對信息資源進行統一檢索。要想網絡資源進行共享,那么就一定要對數據進行標準、統一性管理,從而滿足用戶需求。
(3)資源的安全保護管理,在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同時必須加強信息的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不僅僅體現在技術層次,在管理方面也必須有足夠的重視。首先要保證信息的質量,對信息進行嚴格的篩選,避免一些沒有用的或者有害的信息進入到資源庫中,以免對數據庫的建立以及用戶的使用造成干擾和影響。其次要保證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外泄。比如以前超星數據庫曾被盜竊,許多資源遭到泄露,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加強電腦的安全服務,避免遭到木馬等惡意程序破壞電腦內存儲的信息資源。強化知識產權意識,避免被侵權。
2.2 人員管理
(1)用戶管理。隨著現代對于圖書館資源的使用界限模糊化,導致用戶群越發龐大,然而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不能像公共網站一樣針對所有人員開放,所以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必須改變以往的被動服務模式,選擇針對性的人群進行,能更加詳細具體地為用戶帶來服務。需要對資源進行分層次整合,將龐大的用戶群分成外圍用戶和核心用戶,對于外圍用戶開放一些基本的電子信息資源,對核心用戶進行重點服務,建立起核心用戶需求管理服務群,針對核心用戶選擇的資源類型、資源內容進行調查了解,然后及時對圖書館的資源進行更新優化,保證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的持續發展,做到一直讓用戶滿意。
(2)管理人員的管理。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通過加強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選擇以及培訓,增強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使得圖書管理人員能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在日常的工作實踐中增強自身的知識積累,提高服務質量。對服務人員進行明確的分工,培養員工的工作榮譽感,建立起相應的激勵機制,增強工作人員服務的積極主動性。
2.3 組織機構管理
不管什么樣的管理都離不開相應的組織機構,一個合理的組織機構能保證整個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組織機構以職責為內容,對于責任、權利以及財務實現高度一體化,每個人做好自己本職工作。電子信息服務的組織機構管理有多種模式,比如以職能為核心,應用于日常的服務管理維護工作,或者圍繞組織形態進行管理,可以隨時進行變動,實現多種功能服務。同時組織機構的管理離不開相應的制度管理,不僅包含網絡安全、版權問題、各種服務的制度,還包括組織內部的一些規章制度。電子信息服務制度管理要以相應的法律法規為基礎,從而實現各個流程、環節的科學管理。
2.4 服務過程管理
在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過程中要做到對整個服務過程進行全程的管理,從而保證用戶能順利地獲得所需要的信息資源。首先要分析用戶的需求,并且保證整個網絡的流暢運行,用戶可以在圖書管理人員的幫助下獲取所需要的資源,最后做好用戶反饋工作。在服務過程中,服務人員必須加強與用戶之間的溝通交流,全面提高服務質量,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提高用戶滿意度,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來使用。
3 結語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僅為圖書館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同時還給圖書館的生存帶來巨大的挑戰。圖書館管理人員不僅僅要服務于整個社會,同時還要根據用戶的具體需求進行相關信息服務,改變傳統的運行方式,靈活地轉變自己的觀念,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用心服務于用戶,使得圖書館能在新的時期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新興.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信息資源建設模式研究[D].武漢大學,2012.
[2] 毛剛.圖書館用戶需求生態服務系統研究[D].吉林大學,2013.
[3] 文衛.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如何加強服務與管理[J].決策與信息,2016(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