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薔+李莎
在擁擠的2016年12月中國電影市場上,一部日式小清新風格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好萊塢大片的圍攻中取得了令人驚訝的好成績,上映11天,票房達到4.9億。新海誠這個在日漫粉中早已響當當的名字,第一次密集出現在中國普通觀眾的視線里,作為首位吉卜力工作室之外的票房超過百億(日元)的導演。許多人將他稱作“宮崎駿的接班人”。
在動畫電影市場極為繁榮的日本,被稱為動畫界一代宗師的宮崎駿年事已高,榮譽等身的他數次宣布退休,這也掀起了一輪又一輪關于誰將成為宮崎駿接班人的討論。曾經憑借《蟲師》問鼎威尼斯金獅獎的大友克洋、三次奪得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動畫電影獎的細田守,包括新海誠都在討論名單之列。
2016年11月21日,《你的名字》在中國舉辦了首映禮,新海誠秉持著后輩的恭敬態度,同時也清晰地闡述了自己和宮崎駿的不同:“我自己覺得我一定不會是下一個宮崎駿。宮崎駿導演的電影無論是幼兒園小朋友,還是成人,都可以看得很開心,我拍不出這樣的電影,也不是很想拍這樣的電影,我的作品里著重表現的是少男少女的情感,以及覺得孤獨的人的情緒。看我作品的人是從十四五歲的中學生到四十歲中年人之間的群體,他們正處在不太適應周遭環境的青春期,又或是內心住著一個閉門不出的少年……年紀更小的尚不能體會這種人生經歷,年紀更大的多數已經遺忘了那份心緒。”
宮崎駿生于二戰年代,因此他對于毀滅、離散、人性異化的故事更為感興趣,他的動畫故事中有更多關乎人類面對災難和戰爭時的普世性態度。但對生于七十年代的新海誠來說,在他的成長過程中要面對的則是社會高度發展帶來的“城市病”: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冷漠,一邊孤獨地生活,一邊更加急切地尋找自己的情感寄托。
《你的名字》在中國宣傳期間,也是新海誠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媒體面前,采訪過他的記者都對這位溫和謙遜的導演贊賞有加。因為經常在作品中畫穿校服的中學生,一位中國記者特地將中國中學生的校服照片拿給他看,新海誠沉思片刻,笑著說:“這種運動服可能沒辦法畫成漫畫。”
第二天,片方安排了一場簽票會,新海誠全程站著簽名,一個簽名會用掉近30秒。新海誠對待工作的態度,讓很多中國觀眾感嘆:“自己瞬間被圈粉。”12月9日,片方公布了新海誠特地為中國觀眾送上的手寫信,以此表達對中國觀眾的感謝:“《你的名字》能被這么多人喜歡,現在還覺得難以置信。非常幸福,由衷致謝。”
潘燁摘自《看天下》